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在原因不明不孕症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因原因不明不孕症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的患者519例,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寻找"原因不明"不孕症的病因。结果在519例原因不明不孕症患者中,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占10.2%(53/519),发现盆腔异常者占89.8%(466/519);盆腔异常患者分别为72.4%(376/519)盆腔粘连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2.3%(64/519)盆腔粘连、3.7%(19/519)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以及1.3%(7/519)子宫内膜息肉。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后随访12~36个月,最终纳入386例患者统计术后自然妊娠情况,术后总自然妊娠率为53.9%(208/386),年龄≥35岁患者的自然妊娠率为29.8%(31/104)。结论临床诊断为原因不明不孕症的患者,应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下能更直观地发现不孕症的病因,并且可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提高妊娠率。高龄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率明显下降,尝试自然妊娠的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讨IVF-ET失败的原因及行宫腹腔镜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7年11月120例IVF-ET失败后行宫腹腔镜检查患者的病史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5.5岁,平均不孕时间5.5年。既往IVFET失败者中,IVF-ET指征明确者55例(45.8%),不明原因者65例(54.2%);本次术后成功妊娠54例,妊娠率49.1%。IVF-ET指征明确患者中,输卵管因素34例、排卵障碍7例、男方因素9例、其他因素5例。34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者中,术后妊娠率为44.1%;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提示55.9%(19/34例)存在单侧或双侧输卵管积水,与术中输卵管积水的诊断符合率为84.2%(16/19例);HSG提示双侧输卵管不通与术中的符合率为42.9%(6/14例)。86例既往因非输卵管因素行IVF-ET者中,经腹腔镜探查存在输卵管积水者19.8%(17/86例),术后妊娠率52.9%(9/17);不存在输卵管积水者69例,术后妊娠率39.1%(27/69),其中自然妊娠占所有妊娠者37.0%(10/27)。根据本次手术中诊断和处理输卵管积水与否将病例分组,积水组和非积水组的术后妊娠率分别为58.8%和44.2%(P=0.032)。结论应强调严格把握IVF-ET指征,腹腔镜手术对于明确助孕指征、处理输卵管积水、提高IVF-ET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非输卵管积水的患者也能从手术中获益。合理规范的助孕前诊治流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73.
目的研究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特点,便于在临床工作中对这部分人群进行识别,给予合适的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8上半年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IVF-ET、因重度OHSS住院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这些患者的一般情况、卵巢刺激第2天时的激素水平、促排卵方案、扳机当天的雌激素水平、直径大于10mm的卵泡情况及黄体支持方案、OHSS的发生类型、妊娠情况等。将2018上半年发生的8例重症OHSS患者列为A组,2014~2017年间发生的37例列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结果 2014年至2018上半年我院生殖中心促排卵治疗周期中共发生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症OHSS患者45例,发生率为0.87%(45/5 155)。按时段分析,2018上半年的重度OHSS发生率为1.74%(8/460),2014~2017年为0.79%(37/4 695),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体重指数(BMI)、促排卵方案、卵巢刺激周期第2天的激素水平、OHSS类型、黄体支持方案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室数据如获卵数、卵裂胚胎数、囊胚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趋势上看,A组中拮抗剂方案比例增多(37.5%vs.13.5%)、达必佳黄体支持比例增加(37.5%vs.13.5%)、晚发型OHSS增加(87.5%vs.64.9%)。结论在IVF治疗中,OHSS易感人群即使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其OHSS发生风险仍然很高;另外,用达必佳行黄体支持同样具有OHSS高风险,尤其是晚发型OHSS。IVF-ET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需要医生在可接受的IVF妊娠结局与并发症最小风险之间进行评估和权衡。  相似文献   
174.
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是肾上腺及卵巢合成雌二醇及睾酮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肾上腺硫酸化酶的作用下可生成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两者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类固醇激素。近年来其在绝经后妇女内分泌及维持健康状态中所起的作用受到关注,本文将对DHEA在绝经后妇女中作用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5.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的缺乏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危害生命质量的健康事件.根据目前平均寿命,女性近30年的时间将处于雌激素缺乏状态,而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全面解决绝经相关症状及疾病的唯一方案.虽然近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和大众对MHT的认识有所提高,但MHT的知晓率和使用率在...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索香芍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全国11个中心进行,招募处于围绝经期并伴有情绪症状的患者300例,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患者随机进入研究组(香芍颗粒1袋,每日3次,150例)和安慰剂组(香芍颗粒类似物1袋,每日3次,150例)治疗8周,并通过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14项焦虑量表(HAMA)和Greene围绝经期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变化。结果:完成至少4周随诊的276例(92.0%)受试者纳入分析,其中研究组136例,安慰剂组140例。治疗8周后研究组和安慰剂组HAMD及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研究组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与基线比较,HAMD和HAMA的评分减分率在研究组均高于安慰剂组(P<0.05)。研究组抑郁症状治疗总有效率67.6%,安慰剂组抑郁症状治疗总有效率5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症状的治疗总有效率也优于安慰剂组(61.0%vs.44....  相似文献   
177.
北京市城区围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症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围绝经期妇女更年期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8个城区随机抽取45~59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家庭经济情况;Kupperman评分。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频数、描述性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78例妇女完成调查,平均年龄51.8岁,其中自然绝经739例,平均绝经年龄为49.32岁。13项症状中,各项症状患病率从15.6%~59.7%不等。出现频率最高前5位症状依次为骨关节肌肉痛(59.7%)、疲乏(57.3%)、失眠(52.7%)、潮热出汗(48.1%)以及易激动(48.1%);各项症状中重度者仅占0.9%~6.4%。有214例妇女(16.7%)Kupperman评分≥17分,χ2检验显示更年期综合征与绝经分期及婚姻状态相关(分别P=0.034,P=0.013),离婚或分居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率较高,教育程度、是否仍在工作以及个人收入与更年期综合征无相关性(P>0.05)。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仅婚姻状态一项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绝大多数妇女在围绝经期存在更年期症状,以轻度为主。绝经分期以及婚姻状态可能与更年期症状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8.
卵泡发育及卵母细胞成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一种多种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近年来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不仅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对神经元的分裂和发育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生殖系统也有表达.并认为BDNF能够通过某种旁分泌或自分泌的方式促进卵母细胞成熟,尤其是胞浆成熟,从而促进移植前胚胎的发育.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不甚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9.
芳香化酶抑制剂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显著、特异抑制雌激素的合成,已批准用于绝经后乳腺癌妇女.但在绝经前单独应用常不能完全阻断卵巢合成雌激素。在早卵泡期使用可诱导排卵,绝经前长期应用则雌激素稳定在较低的水平。芳香化酶抑制剂显著抑制腺体外来源的雌激素,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辅助生育中可以取代氯米芬.节省卵泡刺激素(FSH)的用量,避免卵巢过度刺激,提高卵巢反应及用于体外成熟。来曲唑还可以诱导出多囊卵巢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0.
激素替代疗法(HRT)可以有效缓解女性绝经相关症状,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及老年慢性疾病。目前中国有非常庞大的绝经期人口,非常有必要让广大的妇产科医生在临床中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HRT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多项临床研究提示,HRT的安全性与启用时机和个体化用药方案有密切关系。HRT应在窗口期开始使用,选择用药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症状侧重点、家族疾病史和基础疾病综合考虑,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并且用药期间需规范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