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患儿 :女 ,10岁。自出生起两次排尿间滴尿为主诉 ,诊断为输尿管异位开口收入院。既往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史 ,但内裤天天被尿污脏。体检 :发育营养一般 ,心、肺无异常。腹平软 ,外阴部皮肤轻度尿浸渍呈湿疹样改变 ,阴道口可见尿液珠间断滴出。1.实验室检查 血肌酐 5 0 .7mmol/L ,尿素氮 5 .8mmol/L ,尿红细胞 3~ 6 /Hp。2 .影像学检查 胸腹X线平片(- )。IVP(静脉肾盂造影 ) :右肾输尿管显影良好呈代偿性改变 ,膀胱充盈良好 ,2h后未见左肾显影。B超 :右肾10 6 .0mm× 42 .0mm× 36 .0mm ,呈代偿性增大 ,肾盂光…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分析我院1988年至1991年4月尸解6例,组织活检1例新生儿毛霉菌病.其中胃肠型2例,肺型1例,播散型3例,肝坏死1例.本病临床无特异性症状,诊断可取分泌物、血、粪便作沙博氏培养,特异性诊断有赖于受累组织活检.其感染除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外,亦可通过脐部而致肝坏死.该病病死率高,本组治愈1例.作者认为宿主免疫功能异常是毛霉菌易感的主要因素,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抗感染为本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3.
刘××、男、日龄26日,因唇周颜面青紫26天、咳嗽4天于1984年12月15日入院,(住院号36804)。患儿系第3胎第3产足月顺产,娩出后即见面部和足底青紫,吮奶时有气急、唇绀加剧和出汗现象,咳嗽4天但无发热、呕吐。体检:体温不升,体重3Kg、身长52cm、头围37cm,胸围35cm、呼吸40次/分、肺底闻及少许水泡音,心律齐,心率144次/分,胸骨左缘3~4肋间有Ⅱ级收缩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在肠梗阻患者肠道功能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学分光光度法测定50位肠梗阻患者术前2h与术后第3d的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结果 起病后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随病情发展逐渐加重,术后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回落。结论 随缺血程度的加重,肠道屏障功能和肠粘膜损伤不断加重,可能是肠梗阻患者选择手术时机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5.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othicPulmonaryHemosiderosis,IPH),自1864年Virchow首先报道,1931年Ceelen于尸体解剖发现此病,并将其特征加以总结,提出IPH的诊断,故又称Ceelen氏综合症。国内已有数百例临床报道[1、2],均偏重于临床诊断,对于病理尸体解剖诊断报道少见,现将我院三例经尸体解剖、HE染色、特殊化学染色(普鲁氏兰反应染色法、醛品红弹力纠维染色法、VG、Masson、Csaba阿尔辛蓝沙红法-肥大细胞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α-AT1:100、PCNA1:100、S-P法)后确诊报告如下:例一:女,3岁,因发热,咳嗽、…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预后的影响.方法 江西省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120只,SPF级,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空白对照组15只、MODS模型对照组15只,采用ME Caballero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 2000 mg/kg单次腹腔注射建立单相速发小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rhEGF MODS治疗组90只,其中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种给药方式:腹腔注射组45只,皮下注射组45只;每组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10 μg/kg,30 μg/kg和50 μg/kg,每个剂量组15只.观察各组小鼠24 h内呼吸、体质量、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24h后,计算各组病死率;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后立即收集肝脏、肾脏、心脏、脑、肺、脾脏、胰腺、肠、胃,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体质量自身变化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给药方式及不同剂量的rhECF给药对MODS小鼠体质量变化影响采用Dunnett法分析;不同给药方式对MODS小鼠病死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rhEGF皮下给药组与MODS模型对照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rEGF MODS腹腔给药组病死率明显低于MODS模型对照组病死率73.3%(P<0.01),其中腹腔给药50 μg/kg和30 μg/kg剂量组的病死率(6.7%、20.0%)较MODS模型对照组降低(P =0.000,0.009);而且腹腔给药50 μg/kg的病死率(6.7%)比10 μg/kg更低(P=0.014).同时,rhEGF MODS (50 μg/kg)腹腔给药组的病死率(6.7%)较皮下给药组的病死率(40.0%)降低更明显(P=0.031).在组织病理学上rhEGFMODS治疗组能改善MODS小鼠肝肺组织的损伤,随rhEGF腹腔给药剂量增加,肝淤血程度减轻,肝细胞凋亡减少,肝细胞浊肿和空泡变减少.同时随rhEGF MODS治疗组给药剂量增加肺间质充血减轻,炎细胞减少,偶见凋亡小体,支气管柱状纤毛上皮较少脱落.结论 rhEGF对TAA诱导的MODS小鼠模型的肝肺等脏器的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且腹腔注射较皮下注射能更有效地降低MODS小鼠的24 h病死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应用人本管理在护理管理活动的方法和意义。方法以人为本的管理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从人出发,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发挥护理集体的群体效应,更新服务理念,展现人性化服务等措施。结果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将人本管理运用于护理管理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病人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68.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血管瘤分期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1浓度来判断血管瘤是处于增生期还是消退期,为临床确定分期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一个临床检测手段。方法 本组40例血管瘤患儿,其中20例增生期,20例消退期,;阴性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浓度。结果 对测得的ICAM-1浓度通过SPSS软件统计分析,发现血管瘤增生期的ICAM-1显著高于消退期和阴性对照组,而消退期血管瘤和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没有显著意义。结论 血清ICAM-1测定对于血管瘤的分期诊断是无创、有效的方法,可推荐为血管瘤术前分期诊断和治疗的辅助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9.
患儿男,第2胎,胎龄42周,出生体重3200g。出生时全身青紫,重度窒息,经心肺复苏抢救10分种后哭声响,皮肤转红。因呼吸困难于生后4小时转入我院NICU。体检:易激惹,皮肤粘膜无紫绀,呼吸48次/分,三凹征(+),呼气呻吟,双肺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及痰鸣音。心率12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肝肋下1cm,剑突下1-5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89g/L,红细胞6×1012/L,白细胞30×1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4。尿常规阴性。血培养无细菌生长。生后6小时抽搐…  相似文献   
70.
小儿皮肤血管瘤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小儿皮肤血管瘤、淋巴管瘤、正常皮肤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进行检测,意在探讨ER、PR在血管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1994~1997年送检血管瘤手术标本存档蜡块107例,其中毛细血管瘤4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