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87—1991年,我们采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作土壤虫卵分离调查。对每年春秋两季连续5年化疗的实验村的庭院、菜地和粪缸周围土壤中的寄生虫虫卵进行连续观察。化疗村在化疗后第2—5年土壤虫卵的检出率分别为28.67%、29.00%、24.67%和11.33%,存在逐年显著降低的趋势(X~2=26.54,P<0.001),不同环境中蛔虫卵和鞭虫卵的检出率及阳性密度亦逐年减少,且较对照村为低;结果表明反复化疗显著减少环境中虫卵污染。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10岁,江苏省江都县人。1989年5月在肠道寄生虫病调查时发现缩小膜壳绦虫卵,每克粪虫卵数(EPG)定量透明法448.3个,饱和盐水浮聚法108个。同时查见蛔虫卵,EPG定透法50 830个,饱和盐水浮聚法为“ ”(半定量)。用吡喹酮400mg(南京制药厂  相似文献   
13.
1987~1988年对一个村的肠道蠕虫卵阳性者进行了6次化疗,使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下降68.70%。通过900份土样分离虫卵调查,实验村阳性率(28.67%)显著低于对照村(72.00%)(p<0.001),且前者土壤中的虫卵密度也低于后者。提示,对肠道蠕虫感染者反复查治可以减少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控制肠道蠕虫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采用试管滤膜培养法比较观察苯并咪唑类对肠道线虫卵的体内外作用;用饱和盐水浮聚法和体外培养法比较观察药物对钩虫的体内外作用。结果提示.甲苯咪唑和阿苯达唑对肠线虫作用后很快抑制其产卵.对烟、鞭、钩虫的体内杀卵作用在治疗后2天分别达97.8%、100%和100%的死亡率:体外杀卵试验获得类似结果.对煦、钩、蛔虫卵的作用依次减弱.药物对成虫作用缓慢.服药后第3天开始排虫.第4天达高峰。疗效与服药次数正相关.而与感染度呈负相关.体外培养表明钩虫接触药物后活动减少.48h内趋于"死亡"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驱除钩虫和驱治其它肠道线虫混合感染的最佳方案,我们于1988年9~10月,采用阿苯达唑伍用小剂量复方甲苯咪唑驱除肠道线虫,并与两药单用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一、治疗对象和方法(一)治疗对象为江苏省江都县吴堡乡居民粪检线虫卵阳性者。(二)检查方法为定量透明法与盐水漂浮法联用。定量透明法按沈一平等报道的方法进行,每份粪样镜检2张厚片;盐水漂浮法用自制金属定量圈(孔径10mm,长7mm)刮取经100孔/英寸铜丝布滤过的粪  相似文献   
16.
1987~1990年在江苏省江都县吴堡乡吉家村肠蠕虫病防治对策试点及其周围地区的粪检普查中,陆续查见人体感染缩小膜壳绦虫10例。一、查治结果 10例感染者中定量透明法阳性6例,盐水漂浮法阳性7例,两法同时阳性为4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3~64岁,13岁以下5例,25岁以上5例。感染者每克粪虫卵数(EPG)最高为4080,最低为4。3例为单纯感染,7例伴有蛔虫、钩虫、鞭虫等其它蠕虫感染。治疗采用5种方案,治后1个月用同法复查。A.吡喹酮20mg/kg顿服或分2次服,治疗3例全部阴转。B.复方甲苯咪唑6片加服吡喹酮20mg/kg分3次服,治  相似文献   
17.
土源性线虫低感染率人群目标化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扬州市八里镇居民用甲苯达唑进行目标化疗,钩虫感染率从0.80%降至0。表明目标化疗对土源性线虫低感染率人群仍有效。  相似文献   
18.
1987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市及高邮市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在高邮市东墩乡昌农村联合开展了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1],并在全村开展过一次选择性化疗[2]。为了解间隔10年以后该村的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及探索其变化规律,我们于1997年8月...  相似文献   
19.
1987年~1991年,我们选择江苏省江都吴堡乡吉家村进行一年两次反复查治,使人群蛔虫的感染率从52.08%降到4.07%。现将5年普查的受精蛔虫卵与未受精蛔虫卵检出的变化情况分析如下。一、方法与结果人群粪检普查采用定量透明法(Kato~Katz)二片和饱和盐水浮聚法三片。化疗药物主要采取阿苯哒唑  相似文献   
20.
<正> 缩小膜壳绦线虫(Hymenolepis diminuta)普遍寄生于鼠类,偶尔寄生人体。人体感染自 Rudolphi(1805)首次报告至今,仅报道 300多例。分别散在于南美、澳洲、欧洲、亚洲和南非等地,近年来国内人体病例报道逐渐增多,至今已报告93例,分布于湖北等18个省、市,大多数为个例报告,感染率最高的为0.4%。1987~1991年,我们在江苏省江都县吴堡乡吉家村人群肠蠕虫病综合查治试点工作中,先后发现缩小膜壳绦虫感染11例,累计感染率高达0.9%,现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及查洽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