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丙酮酸乙酯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百草枯(paraquat)时小鼠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丙酮酸乙酯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C57BL 小鼠腹腔注射百草枯(20mg/kg)诱导损伤(PI组);2h后腹腔注射丙酮酸乙酯(40 mg/kg).在损伤6、12、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检测血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24 h后观察肺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PI组小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在给予百草枯后迅速升高,约在6 h达高峰,之后迅速下降.经丙酮酸乙酯治疗,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均低于PI组,且在6h差异显著(P<0.01).结论:百草枯可引起小鼠细胞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大量产生,TNF-α和IL-1β可能参与肺损伤过程;早期给予丙酮酸乙酯能降低TNF-α和IL-1β的释放,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可以减轻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52.
颅脑损伤后微循环的变化直接影响脑的功能。观察实验性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相点微循环的变化对于颅脑损伤早期救治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分组72只Wistar大鼠雌雄不拘 ,随机分成7组 ,每组 8只。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伤后 30min、1h、2h、4h、6h组。1.2 脑损伤模型的制作用 2 0 %氨基甲酸乙酯 ( 1g/kg ,ip)麻醉大鼠 ,参考Paxinox等[1] 的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 ,沿头皮矢状缝正中切开 ,暴露颅骨。左侧旁Ap =-4 .0mm ,Ro = 2 .0mm ,钻一直径为 4mm的小孔 ,将打击头固定在孔内 ,流体冲…  相似文献   
53.
功能性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损伤或疾病导致脑、脊髓功能严重损害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如何在损伤早期(即伤后12h内)治愈神经损伤,防止继发性损害,至今尚未找到满意的处理措施[1,2]。因此目前康复医学的主要课题仍是用不同的方法去替代或修复损伤中失去的功能。轴突的正确连接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基础,但轴突朝正确的方向生长需要有足够的局部信息来引导,因而研究局部信息如何作用于脊髓损伤后的低位内在神经通路,并使分子贮存功能的恢复达到最大化成为当今康复医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对局部信息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刺激治疗,使用非常广泛,如:膝关节扭伤,理疗师利用电刺激来恢复肌力;二是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本文将对有关功能性电刺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54.
目的:从人肝癌组织中克隆出人细胞分裂周期基因2( CDC2),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DC2蛋白。方法:从人肝癌组织中提取RNA,采用RT-PCR法扩增CDC2 cDNA,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并回收RT-PCR产物,将RT-PCR产物插入pET28a(+)载体NdeⅠ和 XhoⅠ两酶切位点之间,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人CDC2蛋白。结果:RT-PCR扩增出约894 bp的DNA片段,与GenBank中的CDC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经限制性内切图谱和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pET28a(+)/CDC2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人CDC2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已表达。结论:从人肝癌组织中成功地扩增出CDC2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相似文献   
55.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横断挫伤后,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横断致伤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GF组,每组10只,观察时间为2wk。结果:术后2wk,NGF组的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经Tarlov评分,NGF组有70%可恢复到4-5分,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只有20%恢复到4-5分。结论:NGF对周围神经损伤后有促进神经传导和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邵阳  石齐  叶青 《武警医学》2021,32(1):51-54
目的 了解武警军人慢性前列腺炎样症状的发病情况并研究在部队特殊环境下的发病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与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制问卷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对301名武警某部军人进行调查.结果 (1)慢性前列腺炎样症状阳性率为23.6%.(2)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BMI、...  相似文献   
57.
研究了固定有多粘菌素B(Polymyxin B,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对血浆中细菌内毒素的亲和吸附性能,讨论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纯种大白鼠作为实验动物,建立内毒索血症动物模型。用固定有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对动物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观察该吸附剂血液灌流清除血浆中内毒素的功效,考察了接有PMB短肽的聚苯乙烯微球的血液相容性及其对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血液灌流吸附疗法成功地清除动物模型血液中的内毒素,而且,固定有多粘菌素B的特异吸附剂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流体冲击致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相点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和局部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的变化,及它们在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流体冲击装置制作中度脑损伤,氨基酸微量分析系统检测谷氨酸(glutamate,Glu)和天门冬氨酸(aspate,Asp)含量,氢清除法检测大脑局部血流量.结果中度脑损伤后rCBF明显低于伤前和正常对照组;脑组织Glu、Asp的含量在伤后30min即可见明显增加,1h有所回落,2h又有所升高,4h至6h趋于稳定.结论结果显示脑损伤后脑血流量的下降可能与氨基酸释放有着一定的关系,氨基酸大量释放可能在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外加电场(electric fields,EF)对脊髓血流量(spinal cord blod flow,SCBF)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EF治疗组(EF组)。Allen's打击法50 gcm(5 g×10 m)致伤大鼠L1~L2段脊髓,给予EF治疗,于伤前、伤后即刻、1、3、6、24 h分别记录T12段脊髓血流量、脊髓感觉诱发电位。术后7、14天行联合行为评分(CBS)。结果: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应用EF后,大鼠SCBF、SEP明显优于CON组(P<0.05)。结论:EF能有效改善损伤早期脊髓微循环,保护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钙离子不仅参与调节生命活动而且与神经细胞的死亡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在脑和脊髓损伤,尤其是其继发性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Ca2+的变化是细胞死亡的最后“共同的通路”〔1~4〕,是神经元继发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1损伤神经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