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MIOM)在颈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采用术中MIOM监测,记录术中各个阶段的报警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使术中脊髓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最小化.分析术中警报按类型、原因、术前诊断以及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以及手术前后JOA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与术前基准电位相比较,术毕SEP及MEP波幅均有所提高,而潜伏期均未有明显改变.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以及行椎体次全切手术者术中监测“严重警报”发生率较高.结论 颈前路手术中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降低术中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手术风险并能作为手术疗效评价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放尽胸水后经胸腔内注入顺铂加胸腺五肽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放尽胸水后经胸腔内注入顺铂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50%),两组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顺铂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确切疗效,明显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智力迟缓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智力迟缓儿童语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剌组80例,语言训练组40例,综合组40例45例进行临床观察,并对治疗前后的总智商(FIQ)、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进行自身和组间对照。结果:针剌组总有效率77.5%,综合组总有效率82.5%,语训组总有效率52.5%。结论:针刺对患者的FIQ、VIO、PIQ均有明显的提高,语言训练只对VIQ有所提高,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4.
为摸清公共浴室环境污染状况,探讨切实可行的消毒方法,从而指导经营单位开展环境消毒,保障洗浴顾客的身体健康,对某公共浴室进行了调查. 闭池后清扫冲刷浴室环境,以300mg/L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1.5 m高度喷洒更衣室、更鞋室、冷饮厅等,喷洒更衣箱内壁、座椅、搓澡床、桑拿浴室座台等物体表面,于次日开池前,梅花状布点,平皿沉降法测定室内空气细菌总数;涂抹法随机涂抹物体表面25 cm2做细菌总数测定,对侧面100cm2做大肠菌群测定.开池后3h及闭池前分别在相同点采样,夏、秋季监测,每季连采3天.通过控制发放更衣箱钥匙,使各更衣箱使用次数基本相同,统计入浴人数.  相似文献   
25.
提高肿瘤病人随访率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邵阳 《中国肿瘤》2001,10(6):340-341
根据自身工作体会,提出了几点提高肿瘤病人随访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6.
云南是历史上有名的“瘴疫”之地,自然疫源地广,疫病种类杂,有害昆虫和动植物多,老疫源地未消灭,新疫源地又产生,发病率远远高于全国其他省区,历史上曾有“要到云南坝(指分布在全省各地的数百个坝子),先把老婆嫁”之说。然而,云南省军区近年来通过狠抓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规范化配套建设与管理,创造了边防卫勤保障奇迹:杜绝了传染病暴发流行、甲类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发生,部队昼夜发病率、传染病年总发病率控制在总部规定标准以内,训练伤降到4%,病员后送率控制在2%~3%,“四率”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九五”以来,全区建…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精氨酸加压素受体(AVPR1A、AVPR1B)和催产素受体(OXTR)基因多态性在青少年男性暴力攻击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基因与基因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SNa Pshot基因分型技术对138名暴力攻击行为男性少教人员(暴力组)、98名非暴力男性少教人员(非暴力组)以及153名正常成年男性(正常组)的AVPR1A(rs1042615)、AVPR1B(rs28632197)、OXTR(rs13316193、rs2254298、rs53576、rs2268498、rs237885)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分析3组间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采用多因子降维法(MDR)构建影响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基因-基因间交互作用模型。结果:暴力组AVPR1B基因rs28632197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暴力组和正常组(P均0.017),OR值分别为2.24及2.63,95%CI分别为(1.45~3.47)和(1.78~3.88);暴力组与非暴力组及正常组在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力组含A等位基因的基因型(AA/AG)明显高于非暴力组和正常组(P0.017);其余位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VPR1B(rs28632197)与OXTR(rs53576)在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中存在基因间交互作用。结论:AVPR1B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暴力攻击行为相关;AVPR1B与OXTR基因的交互作用可能增加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8.
“状态-特质愤怒”理论概念及其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愤怒是个体的一种内在状态,调节个体与环境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同焦虑与抑郁一样,愤怒也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但长期以来在心理学领域较少受到研究人员重视。随着研究方法的完善,最近十几年,对愤怒情绪的研究逐渐成为了精神病理学、心身医学和临床心理学等领域的热点。这些研究重点关注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愤怒情绪所导致的各种不良后果,比如社交不良,低自尊,人际冲突和职业适应不良等。  相似文献   
29.
30.
张波  何建川  邵阳 《西部医学》2012,24(4):640-642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探讨多粘菌素B(polymyxcin B,PMB)与内毒素的相互作用力。方法利用FTIR分析PMB与内毒素相互作用后的红外光谱图。结果①PMB的N-H伸缩振动:在PMB与内毒素吸附后的图谱中该吸收峰的强度相比PMB的吸收峰强度有所减弱。②C-N的伸缩振动:PMB与内毒素吸附后的图谱中该吸收峰的强度相比PMB的吸收峰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弱。结论PMB作为吸附剂吸附内毒素的作用力是正、负电荷间的静电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