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究调Q 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或单纯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学院)整形外科就诊的84例黄褐斑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给予单纯果酸治疗(每4周治疗1次,共治疗10次,为2个疗程)。观察组(40例)给予果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将根据患者的皮肤状况穿插进行于果酸治疗期间(每4周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全部治疗结束后6个月对患者的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 MASI)进行疗效统计,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MAS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MASI评分下降率(41.23±12.34)%高于对照组(26.19±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2.5%和45.45%)以及患者满意率(65%和40.9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产生的刺痛、瘙痒和结痂等不良反应均在对症处理后消失,无导致...  相似文献   
32.
为评价等离子低温消融下鼻甲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对52例慢性鼻炎进行等离子低温消融下鼻甲,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43例治愈(82.7%),9例好转(17.3%),总有效率100%。等离子低温消融术具有微创治疗,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并能很好地保护鼻腔黏膜功能的优点,是治疗慢性鼻炎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蒲公英活性成分T-1的药理及临床作用。方法:用PCR法检测病毒;投与蒲公英T-1、对照水及维生素E,显示小鼠腹膜毛细血管红细胞流量;投与蒲公英T-1及对照水,检测大鼠粪便中胆汁酸(BileAcid);使用大鼠脑垂体培养系,添加蒲公英T-1,显示其有否促进脑垂体分泌作用。结果:实验确认蒲公英活性成分T-1有抗丙型肝炎病毒,促进毛细血管循环,促进胆汁分泌,促进脑垂体分泌,抑制癌细胞生长及增加利尿的作用。结论:蒲公英被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由于其有效成分T-1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34.
超声波作用下合成奥沙拉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奥沙拉秦.方法:以水杨酸为原料,在超声波作用下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总收率为31.2%,反应时问为4.5 h,与文献相比提高了产率,缩短了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35.
奥沙拉嗪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成奥沙拉嗪的新方法。方法:以水杨酸为原料,以文献报道方法为基础,在超声波作用下合成药物奥沙拉嗪。结果:通过与文献报道路线的对比,可知在超声波作用下合成此药物反应时间由原先的8·0h缩短到4·5h、产率由26·3%提高到31·2%。结论:此法适用于合成药物奥沙拉嗪。  相似文献   
36.
舒督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督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予舒督饮(鹿角霜、杜仲、续断、土鳖虫、葛根、川牛膝、川芎、赤芍、白芍、水蛭、红花、白芥子、制南星)治疗,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和柳氮磺吡啶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6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A)、甲襞微循环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舒督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血管再闭塞率低、住院时间短,预后效果好等优点,尤其对高危病人有很好的效果,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模拟支气管镜成像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临床高度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气管、双肺的多排螺旋CT扫描及模拟支气管镜成像检查,并对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术前多排螺旋CT模拟支气管镜成像检查为临床提供了清晰、准确的影像资料,与支气管镜检术中所见相符合,准确率达98.8%。结论多排螺旋CT模拟支气管镜成像检查具有支气管所见的相似的形态学特征,分辨率高,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腹部皮下注射大剂量卵白蛋白(OVA)建立小鼠哮喘免疫治疗模型,探讨IL-23/Th17轴在小鼠哮喘模型经皮免疫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8只BALB/c小鼠为建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哮喘对照组和哮喘免疫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哮喘免疫治疗组予10μg OVA于0、7 d腹腔注射致敏,21~27 d持续1周予1 mg OVA腹部皮下注射诱导免疫耐受,35~41 d予1%OVA雾化激发;哮喘对照组在21~27 d OVA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处置同哮喘免疫治疗组;空白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致敏及激发。50 d予10%OVA加强激发1次。末次激发24 h内检测气道反应性;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OVA特异性Ig E、BALF中IL-5、IFN-γ、IL-23、IL-10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脾、肺组织Treg、Th17细胞比例;q-PCR检测肺组织转录因子。结果哮喘免疫治疗组气道反应性、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23水平及血清OVA特异性Ig E水平明显低于哮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LF中IFN-γ水平与哮喘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E染色发现哮喘免疫治疗组肺组织炎症较哮喘对照组明显减轻;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哮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检测肺组织转录因子表明免疫治疗组Foxp3明显高于哮喘对照组,而RORγt明显低于哮喘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OVA特异性免疫治疗能够减轻哮喘小鼠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同时引起Th17细胞下降伴随IL-23表达降低;其机制可能与纠正肺部IL-23/Th17轴有关。  相似文献   
40.
病历简介男,45岁。因纳差、上腹痛3年就诊。既往无肝病史。体检:极度消瘦,贫血貌,心肺(-),腹平软,剑下明显压痛,未及包块,肝、牌不大。Hb77yL,血浆总蛋白469/L,白蛋白31g/L,血清ALT、AST及肾功、电解质均正常。上消化道钡透胃体皱襞巨大,蠕动减少且缓慢。胃镜示胃粘膜皱襞巨大,充气后不消失,其表面满布泡祥物,活检质地轨,易出血,胃窦及十二指肠粘膜充血水肿明显。病理报告(胃体)粘膜明显增厚,腺窝明显延长屈曲,腺管扩张,可见多数分泌粘液的细胞,提示为Mjn乏trier病。2讨论M6n6trier病又称肥厚增生性胃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