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咨询服务一直是图书馆的重要业务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参考咨询服务将向虚拟参考咨询服务转型。本文分析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着重探讨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2.
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 ,评价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4例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儿 ,监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检测Ig系列 ,详细记录患儿入院后情况及患儿家属情况 ,并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在同期住院的 10 5 2例新生儿中 ,2 4例 (2 .3% )患儿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占 2 9.2 % ,中度增高 5 4 .2 % ,重度增高 16 .7%。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时间为入院后 0~ 2 0d不等 ,其中 2 5 .0 %患儿入院当时即发现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 9.2 %患儿为入院后 1d发现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在恢复期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Ig系列中 ,IgA增高 6例 (2 5 .0 % ) ,IgE增高 2例 (8.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儿的恢复时间为 2~ 2 1d。患儿出院后 ,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 ,其中 3例(12 .5 % )患儿有湿疹存在。截止至随访日期 ,尚未发现有过敏及哮喘发作。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 ,常见的原因与新生儿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3.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冠脉完全闭塞的一种急性疾病,近年来应用急诊介入术(PCI)使STEMI救治率大大提高。本院自2006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气管插管是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急诊的危重患者,常存在潜在的器官功能失调、内环境紊乱,插管伴随的并发症常在所难免,同时插管导致的任何一个并发症皆可给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带来致命的后果。因此,做好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病情评估及充分的抢救准备工作,可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我院急诊科采取护理措施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张华敏  张蕻  邵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3004-3004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多数患者合并一侧肢体瘫痪,严重者可出现昏睡及昏迷等意识障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常给予静脉输液,以改善脑部循环,保护脑细胞,预防与治疗并发症.由于患者在急性期需输注的药物较多,输液时间较长,故发生静脉渗漏和静脉炎的几率较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或烦躁不安等症状,以往护理人员为了方便管理,习惯采用患侧肢体输液.目前关于输液的侧别与静脉渗漏及静脉炎之间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多,但结果不一致[1].为此,我科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健侧和患侧肢体静脉输注进行了对比观察,旨在为输液侧别与静脉炎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结合放射疗法、皮质类固醇药物注射、硅胶膜贴敷.结果:手术切除结合其它治疗方法为75例患者治疗,随访51例6个月-2年,6例复发,其余无瘢痕增生.结论:综合性治疗增生性瘢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甲旁减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儿中男12例,女8例;发病日龄2~28 d.母亲甲状旁腺功能亢进5例,糖尿病母亲婴儿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例.主要表现为惊厥20例,肢体抖动18例,面色发绀6例.水肿6例,转移性钙化4例.血钙降低20例,血磷增高14例,甲状旁腺素(PTH)降低10例,正常5例,轻度增高5例.经钙剂和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治疗,18例临床症状消失带药出院,2例放弃治疗.13例患儿自生后1个月至3年于内分泌门诊随访,生长发育正常;3例不明原因死亡;4例失访.结论 新生儿期甲旁减少见,以暂时性多见.遇难治性低钙血症应检查血钙、磷、PTH水平,需注意母亲隐匿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剂和维生素D及衍生物治疗有效,治疗中应注意预防高钙血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性早产(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儿的妊娠结局。方法对312例PPROM的孕妇及其分娩的320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潜伏期的新生儿结局,孕28~33+6周与孕34~37周胎膜早破性早产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潜伏期平均为30 h,新生儿死产,死亡,感染的发生率在破水时间超过40h组大于破水时间在40h内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孕28~33+6周与孕34~37周间PPROM分娩方式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28~33+6周PPROM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NR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7周者(P<0.01)。80%PPROM新生儿死亡发生在32周之前。结论 PPROM的潜伏期尽量控制在40小时内,孕28~34周PPROM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2周以上,最好达到34周,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9.
邵芳  田霞  艾峥  李芸  魏虹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100-102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25例行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后随访12个月,分析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得到有效随访;25例患者中,对面部正、侧面轮廓改善效果非常满意20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0例,满意度为100.0%;术后平均软组织下颌角间距为(120.0±7.5)mm,明显小于术前的(130.5±9.7)mm,平均下面宽减少(9.2±2.2)mm;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远期并发症,咬肌咀嚼功能无明显改变4例,咬肌功能轻度下降21例。结论口内入路咬肌剥离联合颊脂垫切除瘦脸术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对面部形态进行改善,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妇产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对于早期或无特征的病例有时难以及时确诊。在与妊娠相关的死亡中,由异位妊娠引起的占了9%[1]。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的检测为临床妇科疾病,特别是急腹症的患者在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观察上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2]。本文对40例异位妊娠患者与50例同期健康妊娠妇女血清β-HCG和孕酮进行联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