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了解合肥市2010年婴幼儿听力筛查初筛、复筛情况。方法:利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对合肥市婴幼儿进行听力初筛、复筛,对全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婴幼儿听力筛查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合肥市婴幼儿听力筛查初筛38 982例,初筛率80.77%,初筛未通过率8.69%;听力复筛1 178例,复筛未通过率为17.40%。男性婴幼儿初筛未通过率高于女性婴幼儿,左耳初筛未通过率高于右耳,复筛未通过率无性别和耳别差异。结论:TEOAE筛查能早期发现婴幼儿听力损失,对于初筛、复筛未通过者,需听力检测治疗机构转诊和接诊进一步明确并定期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纵向随访合肥市城区低出生体重儿(LBWI)0~12月体格发育情况,科学评价LBWI婴儿期生长速率,明确LBWI出生后的生长追赶状况,为生长发育监测及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LBWI出生队列,共228名LBWI进入随访队列,在儿保系统中选择同期的161名正常出生体重儿(NBWI)作为对照组,监测婴儿0~12月龄体格发育结果。结果 LBWI男女婴体重、身长、头围各指标在婴儿期均明显低于 NBWI组同性别婴儿,LBWI和NBWI婴儿期最大生长速率在生后前3个月内,LBWI组男女婴在1~3月期间体格发育指标增长速度大于NBWI组,3月龄之后各体格指标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其中体重和头围顺位为1月龄>2月龄>3月龄,身长顺位为3月龄>1月龄>2月龄,LBWI在1岁内体重、身长和头围呈追赶生长,且6个月内追赶较快,尤以4月内明显。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LBWI)和足月低出生体重儿(MLBWI)体格发育增长速度存在差异,PLBWI出生后6月内增长速度基本大于MLBWI,但两组男女婴最大生长速率均出现在生后前3个月内。结论 低出生体重对婴儿的体格发育存在影响,LBWI男女婴婴儿期最大生长速率均出现在生后前3个月内,各体格发育指标增长速度大于NBWI,且各体格发育指标呈现追赶性生长,在4月龄内尤为明显,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6月内体重、身长增长速度基本大于足月低出生体重儿。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探索广大群众对计划免疫工作的认识,了解群众的有关计免常识及意向,为进一步完善计免工作提供信息,特作本次调查。 一、方法 1.调查点和调查对象:根据城乡群众文化、生活等差异,选择城关镇为城镇居民调查点,另外根据经济状况和交通情况抽选2个乡为农村居民调查点。调查对象是1993年4月份到计免门诊送孩子接种的家长。 2.调查方法:由县卫生防疫站和乡镇计划免疫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对妇女产后2年体重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合肥市某区妇幼保健站进行产后42天体检的418例妇女为研究人群并建立观察队列,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孕产妇管理档案的方法收集基线资料,于产后42天及6月、12月、18月、24月对其进行连续性随访观察各时点的体重值。结果:418例产妇产后42天、6月、12月、18月、24月恢复至孕前体重率分别为7.42%、15.38%、32.58%、24.89%、27.97%。孕前BMI各组(18.5kg/m2组,18.5kg/m2≤BMI24kg/m2组,≥24kg/m2组)产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增重3组(孕期增重较少组、孕期增重适中组和孕期增重较多组)妇女产后42天、18月和24月体重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BMI、孕期增重影响产后2年体重的变化,根据孕前BMI将孕期增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有效促进妇女产后体重恢复到孕前水平并控制远期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2003-2008年安徽省合肥市<5岁儿童死亡率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3-2008年合肥市<5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5岁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的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90%.、8.18%.和9.84‰,较2003年分别下降了40.8%、34.4%和50.7%;连续6年,合肥市<5岁儿童死亡的年龄构成均以婴儿死亡为主,占81.5%,其中主要为新生儿期死亡,占72.2%;2003年<5岁儿童死因顺位前3位分别为意外窒息、出生窒息、肺炎和溺水,2008年分别为早产、出生窒息和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死前未进行治疗的比例由2003年的43.75%下降至2008年的23.87%.结论 2003-2008年合肥市<5岁儿童死亡率下降明显,减少<5岁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早产、出生窒息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了解合肥市主城区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0~12月体格生长状况,掌握合肥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小样儿婴儿期生长轨迹。 方法  建立出生队列,228名LBWI进入队列,选取同期同机构接受健康管理的161名正常出生体重儿(normal birth weight infant,NBWI)作为对照组,监测婴儿0~12月龄体格生长指标,以偏度系数-中位数-变异系数(lambda-mu-sigma,LMS)法计算性别年龄别体重、身长各百分位数值,并绘制LMS曲线。 结果  婴儿期LBWI组体重、身长等指标均明显低于NB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01);LBWI 3月龄体重达到出生时2.5倍,12月龄体重约为出生时4.3倍,12月龄身长为出生时1.6倍;总体上LBWI组在生后第1年尤其在6月龄前体重、身长呈追赶生长趋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追赶生长速度快于足月小样儿。 结论  LBWI在婴儿期存在追赶生长,LMS法建立的合肥市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与足月小样儿婴儿期生长曲线客观地描述了两者不同的体格生长特点和轨迹。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耳聋基因与听力联合筛查对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转诊至合肥市妇幼保健所的505例婴幼儿进行AABR复筛,同时采集足跟血制成千滤纸片,对常见的4个耳聋基因的9个位点进行筛查,包括:GJB2 (235delC、299delAT、176del16、35delG)、GJB3(538C>T)、SLC26A4 (IVS7-2A>G、2168A>G)、线粒体12SrRNA(1555A>G、1494C>T).结果 505例婴幼儿中有69例(13.7%,69/505)携带耳聋易感基因突变,其中GJB2基因突变56例(81.16%,56/69),SLC26A4基因突变10例(14.49%,10/69),线粒体12 SrRNA基因突变3例(4.35%,3/69),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505例中,AABR筛查未通过376例,未通过率为74.46%;69例耳聋基因突变婴幼儿中有37例进行了ABR检测,其中32例(86.49%)存在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结论 本组婴幼儿耳聋基因突变类型以GJB2基因为主,其次为SLC26A4基因,耳聋基因筛查是听力筛查的有效补充,两者联合筛查有利于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相似文献   
78.
杭春梅  黄锟  孙瑜  邵子瑜  程光英 《安徽医药》2020,24(7):1329-1333
目的探讨产后不同阶段的抑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决定因素。方法选取 2016年 3—6月在合肥市接受产后 3~7d访视和产后 42 d检查的 4 027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产后不同阶段重度抑郁的相关决定因素。结果产后 3~7d和产后 42 d抑郁总检出率分别为 22.3%和 11.9%,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 5.7%和 3.6%,总体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 7.5%(303/4 027)。产后不同时间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和决定因素不同。无职业、初产( OR=0.674)、早产( OR=2.588)、产后 3~7d超重 /肥胖( OR=1.448)、产后 3~7 d与家人的关系不佳( OR=2.790)、婴儿出生健康状况不佳( OR=12.424)和婴儿 42 d健康状况不佳( OR=9.100)是产后总体重度抑郁发生的主要决定因素。结论产后不同阶段产妇的重度抑郁水平呈动态变化,重度产后抑郁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对特定的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调查合肥市学龄前儿童散光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合肥市10家托幼机构3~6岁学龄前儿童3 600例,应用伟伦视力筛选仪进行双眼屈光度的检查,并通过调查表调查其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完成视力筛查和调查问卷的学龄前儿童共计3 428例,应答率95.2%,散光共计219例(占6.4%).各年龄段(χ2 =3.819,P>0.05)和不同性别(χ2 =0.255, P>0.05)散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学龄前儿童散光的因素包括出生时体质量、户外活动和近距离用眼时间.结论 散光是合肥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重要表现之一,出生时体质量、户外活动和近距离用眼时间是影响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合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相关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合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个案评审方案(试行)》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十二表格法对全市部分助产机构选送10份具有代表性、疑难病例进行评审。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相关因素中,家庭的态度问题、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的资源问题、县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占一半以上,属于主要影响因素;省、市级级医疗保健人员的态度问题、资源问题及知识技能问题是影响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次要原因。结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及新生儿学科建设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