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硒酵母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白癜风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两组:100例硒酵母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00例单纯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免疫球蛋白G(IgG)及其亚类、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16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GSH-PX、CA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MDA、LP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gG、IgG1、IgG2a、IgG2b和IgG3的抗体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硒酵母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机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休克合并达到RIFLE诊断标准功能衰竭阶段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63例,根据治疗开始时机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组(n=33)诊断后12 h内开始CRRT,晚期组诊断后48 h后开始CRRT(n=30),比较2组患者生存率,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手术情况、病史和疾病危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Rank检验,2组各时段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Cox回归分析提示,血乳酸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RT治疗开始时机选择对于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短期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脉搏指示的连续性心输出量(Pi CCO)监测技术以及超声心动图(UCG)测定ICU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输出量(CO)的效果。方法选择心源性休克患者共40例,均进行Pi CCO及超声心动图测定CO。结果 3例患者因未获得满意的图像而放弃。超声心动图和Pi CCO测定的CO分别为(3.19±0.66)、(3.35±0.67)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测定CO具有快速、准确、无创等优势,适合于ICU心源性休克患者监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电针联合高压氧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 共纳入脑损伤后昏迷患者64例,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高压氧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使用高压氧治疗,分别于纳入时、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对患者进行GCS评分.结果 两组对患者的GCS评分均有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8.25±1.96),治疗6个月(8.58±1.45)]相比,观察组[治疗3个月(10.0±2.11),治疗6个月(11.0±1.79)]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远期疗效更为显著.结论 电针联合高压氧较单纯运用高压氧治疗,对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更为显著,对长期意识障碍的患者,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提高患者GCS评分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ASV和SIMV+PSV模式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患者脱机中的研究,为临床寻找一个更合适的脱机模式。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体外循环下行非复杂心脏外科手术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纳入研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常规转入ICU,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ASV组和SIMV+PSV组),分别给予ASV和SIMV+PSV两种通气模式,并按标准的脱机程序脱机。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机报警次数、人工操作次数、生命体征等指标。结果:共31例患者完成该研究,其中ASV组16例,SIMV+PSV组15例。ASV组与SIMV+PSV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223.9±22.1)min VS(302.9±30.2)min]、呼吸机报警次数[(2.0±1.3)bpmVS(4.0±1.8)bpm]人工操作次数[(4.8±1.4)bpm VS(8.2±3.4)bpm],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呼吸力学指标:ASV组与SIMV+PSV组相比,气道峰值压力[(15.8±1.4)cmH2O VS(20.4±1.3)cmH2O],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而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SV模式能加速气管插管的拔除,简化操作,ASV模式作为一个脱机模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傍针刺法结合穴位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8年5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7例气滞血瘀型CSR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55)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傍针刺法结合穴位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颈项强痛、肢体麻木、颈部活动不利、眩晕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PQ中各量表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结论 傍针刺法结合穴位推拿治疗气滞血瘀型CSR,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临床以突然猝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口齿不清、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在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 在胃镜引导下,穿刺点选择在胃体前壁,给22例重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胃造口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术中血压稳定,SpO2均大于97%,操作时间(15.5±2.3)min,出血量(3.8±1.9)ml.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胃瘘、胃结肠瘘、气腹、反流误吸,吸人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下内镜下胃造口术创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是适合重症患者建立胃肠内营养途径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现将我院自1988年至1992年12月共收治的68例肺癌化疗疗效总结如下: 本组68例中.男46例,女22例,男:女为2.1:1。年龄32岁~74岁,平均年龄54.2岁。有吸烟史53例(78%)。Kaynofsky评分范围40分~100分.平均72分。起病至治疗时间范围1~13个月,平均3个月。68例中经支气管镜组织咬检病理证实的57例(89.7%);淋巴结活检6例(8.8%);胸膜活检2例(2.9%);肺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1例(1.5%);痰细胞学检查2例(2.9%)。68例中小细胞肺癌45例(66%);鳞癌14例(21%);腺癌9例(13%)。临床分期:45例小细胞肺癌中,局限期(LD)29例;广泛期(ED)16例,68例肺癌中.Ⅰ期2例(2.9%);Ⅱ期12例(18%);Ⅲa期21例(31%);Ⅲb期11例(16%);Ⅳ期22例(3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 和雌激素调节蛋白 (PS2) 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 (SABC法) 检测 ER、PR和 PS2 在 76 例随访5~9年的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结果 ER、PR和 PS2 三者的表达两两之间呈明显正相关 (P<0 .01), 与患者的年龄关系密切 (P<0. 01), 而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组织学分类以及分级无明显相关。在预后方面,PR和PS2的表达与患者的无瘤生存、复发及死亡状况密切相关 (均P<0 .05)。结论 PR和PS2能够反映雌激素调节系统的功能和完整性, 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优于ER。同时进行 ER、PR和 PS2 的三联检测, 可以得到 3 个指标的累积效果, 以弥补单一ER检测或ER、PR检测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