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56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脂质体肺部给药在多肽类药物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肽类药物由于易被蛋白酶降解失活、半衰期短而局限于注射给药。将其通过脂质体的包裹,并经一定的给药装置传输到肺靶向部位或由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局部或全身疗效,并达到控制释放的目的,已成为研究热点。此文介绍了脂质体肺部给药的特点、方式和在多肽类药物给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相玉  邵伟 《齐鲁药事》2007,26(4):240-241
目的优选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提取方法。方法以提取后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即选择不同提取时间、乙醇量和乙醇浓度作为相关因素,初步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及结论结果表明,银杏叶最佳提取工艺为:加药材15倍量(9,6)60%乙醇,回流2次,每次1.5h。  相似文献   
13.
邵伟  汪爱虎  杨新春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22-1823
目的:联合应用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心电图ST段变化(sumSTR)方法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程度。方法:连续入选57例AMI患者,按梗死部位分为前壁组和下壁组,于6h~12h内行直接PCI,并于手术前后分别记录ST段变化和TMP变化,从而评价心肌灌注程度。结果:对比57例AMI患者PCI前后记录显示,术后ST段明显回落TMP数值上升。结论:PCI对AMI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目前医疗行业中的网络现状出发,系统介绍了网闸的发展历程、概念和工作原理.并结合网闸在我院的应用实践,提出了保障医院内部网络可靠、安全、高效运行的策略,实现与外网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15.
反流性食管炎(RE)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为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我们于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对RE患者予以上述药物治疗,并设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邵伟  葛玲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2):323-324
目的:比较颈外静脉与上肢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将45例肿瘤病人按外周血管条件情况分为2组,A组20例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给予颈外静脉留置针;B组25例行上肢前臂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留置针保留时间和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A组颈外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平均(6.5±6.76)天,静脉炎发生率为5%;B组上肢静脉留置针平均保留时间(3.28±2.9)天,静脉炎发生率为44%.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与上肢静脉留置针比较,平均保留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优于上肢静脉.  相似文献   
17.
本组四例均为男性。年龄20~28岁,在清理倒塌的粪池底部2小时后,先后发病来我院急诊,均以“沼气中毒心律失常”收入内科。早期均有头晕、恶心,吐为胃内容物,呼吸困难,心悸。其中1例意识朦胧,血压降至11/8kPa。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生化及心肌三酶均正常。B超、胸透无改变。心电:前2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分别为140次/分和160次/分”;后2例心电分别为“心房纤颤,房率为500次/分,室率为150次/分”和“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室律为140次/分”。  相似文献   
18.
邵伟 《天津护理》2005,13(1):17-17
经皮肾穿刺行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是一项创伤性检查,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但存在一定的危险。肾活检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是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必要措施。现将99例肾活检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erebral ischemia on functional parameters of affected arteries and probe into the possible pathogenesis of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ethods Intraluminal suture ischemic model was used by occlusion of lef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 rats.Two hours later,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egments were isolated from both ischemia and control groups for measurement of changes in vessel diameter induced by increasing pressure and vasoactive compounds.And then,distensibility,myogenic tone,reactivity to 5-HT and ACh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 In lower pressure range,ischemic vessels showed an increased myogenic tone(at 40 mm Hg,1 mm Hg=0.133 kPa,19.3%±0.4% vs 10.0%±0.2%,t=20.568,P=0.000)and decreased diameter.In higher pressure range,ischemic vessels showed an increased diameter.distensibility and decreased myogenic tone(at 120 mm Hg,12.0%±0.2% vs 21.8%±0.4%,t=-23.575,P=0.000).In normal pressure range,myogenic tone was not altered after ischemia. Both groups constricted to 5-HT and dilated to ACh,however,the response was significantly diminished after ischemla.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contractile and diastolic function of affected artery was impaired after ischemia,a result that may contribute to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y losing upstream cerebrovascular resistance and increasing perfusion on the micro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20.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及CT引导穿刺微创碎吸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小骨窗开颅术组和CT引导穿刺微创碎吸组,其中小骨窗开颅术组38例,CT引导穿刺微创碎吸组36例。治疗期间记录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并随访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小骨窗开颅术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1~6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1.08±1.36)分改善为(8.56±1.21)分;CT引导穿刺微创碎吸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6~16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1.36±1.25)分改善为(26.36±1.42)分。两组比较,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肿清除量小骨窗组优于CT引导穿刺微创碎吸组(P<0.01)。结论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彻底,疗效优于CT引导穿刺微创碎吸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