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患者,女性,54岁,于30 d前无意发现右肩胛下肿物,当时未予以重视。包块逐渐增大,20 d前就诊当地医院,摄片提示右肩胛下见软组织样肿物,未累及胸膜,要求行手术切除。为进一步诊断与治疗于2014年10月10日就诊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门诊,以拟诊“右肩胛下肿物”入院。查体:右肩胛下肿物,位于肩胛骨最下缘,大小6.0 cm ×6.0 cm ×4.0 cm,类圆形包块,质韧,活动度尚可,压痛(-),局部皮肤无明显红肿等感染征象,无窦道形成。腋窝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与压痛。完善血常规、电解质等检查后于2014年10月16日行“右肩胛下肿物切除术”,并送病理检查。大体检查:右侧肩胛下灰红色肿物一个,大小8.5 cm ×7.0 cm ×4.0 cm,无包膜,切面局灶边缘质硬,质硬区大小4.0 cm ×4.0 cm ×2.8 cm,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质硬。镜检:肿物主要由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构成,伴有明显的玻璃样变性,纤维细胞甚少,弹力纤维分散于纤维组织中,呈粗纤维状,波浪状弯曲,分支状,有的呈颗粒状,其间夹杂着小血管及脂肪组织,特殊染色中胶原纤维呈蓝绿色,条状、球形、串珠样分布(图1)。病理诊断:肩胛弹力纤维瘤。  相似文献   
102.
<正> 1974年2月~1984年12月,我院门诊使用自拟祛瘀通脉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126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6例中,男性60例,女性66例;年龄小于30岁者3例,40岁2例,41~50岁12例,51~60岁30例,61~70岁51例,71~80岁25例,81~85岁3例。最小者27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61.9岁;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治疗。病程:最短者一天,最长者三年,3个月以内者95例,3个月以上者31例。职业及发病时间:农民38例,工人32例,家庭妇女42例,干部14例。在劳动中发病者91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对主动脉超微结构和主动脉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的2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实验组大鼠给予3周应激刺激制作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刺激正常饲养。两组大鼠同时处死,用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组织的超微结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实验组大鼠主动脉的超微结构改变,内皮细胞的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变。而对照组大鼠的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无此改变;②实验组大鼠主动脉组织的VCAM-1表达增强(平均灰度值为151.39±1.17),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平均灰度值为159.48±3.75,P<0.05)。结论:①慢性应激能造成大鼠主动脉超微结构的改变,内皮细胞线粒体结构退行性变和内皮细胞的炎症性变;②慢性应激能导致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04.
邵云  任艳丽  付强  张海礁  郭华 《中国药事》2017,31(1):101-106
目的:了解医院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随机抽取的我院2014年7月-2014年9月11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及术后患者体温、炎症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用药频度较高的药品是头孢西丁、五水头孢唑林、头孢唑林、奥硝唑,抗菌药物平均给药时间为2.27天,联合用药率为10%,术后感染率3.64%。结论:我院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趋于合理,术后感染率低,但少数病例仍存在药物选择、用药天数、联合用药等方面的欠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的32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预后及随访情况。其中颞下经小脑幕入路13例,枕下乙状窦入路1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gross total resection,GTR)18例;近全切除(near total resection,NTR)8例;次全切除(subtotal resection,STR)(包括海绵窦区残留4例)6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脑干梗塞12例(GTR组10例,NTR组2例);迟发脑内血肿18例(GTR组8例,NTR组6例,STR组4例);脑脊液漏9例(GTR组5例,NTR组2例,STR组2例)。各组并发症率为GTR组15例(83.3%);NTR组6例(75.0%);STR组4例(66.7%)。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恶化23例(71.9%),其中原有症状加重9例,新增症状者14例;神经功能障碍稳定及好转9例(28.1%)。其中GTR组15例(88.9%);NTR组5例(62.5%);STR组2例(33.3%),GTR组和非全切除组(NTR组和ST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P<0.05)。结论:追求全切除的手术策略可能增加并发症,恶化神经功能障碍,从而降低生存质量。因此手术治疗策略的选择需兼顾肿瘤全切率、术后生存质量、复发率三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异丙酚麻醉镇静下,瑞芬太尼复合顺式阿曲库铵和芬太尼复合维库溴铵两种麻醉维持方法在老年口腔颌面手术麻醉时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老年口腔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在1h~3h,随机分成R和F两组(N=25),两组术中异丙酚持续输入4mg/kg/h,R组持续泵入瑞芬太尼4ug/kg/h~12ug/kg/h+顺式阿曲库铵1ug/kg/min~2ug/kg/min;F组持续泵入芬太尼1.5ug/kg/h~2ug/kg/h+维库溴铵1ug/kg/min~2ug/kg/min,估计在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药。监测指标包括手术开始时,开始后10分钟,开始后30分钟开始后1h,停药时和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输出量(CO)。记录停药后唤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开始后10分钟的MAP,HR和CO无显著差异;R组手术开始后30分钟HR低于F组(P〈0.05)。R组唤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PACU滞留时间短于F组(P〈0.05),R组的苏醒快于F组。结论老年口腔颌面部手术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时,瑞芬太尼复合顺式阿曲库铵与芬太尼复合维库溴铵两种维持方法术中均适合,瑞芬太尼复合顺式阿曲库铵维持组意识恢复好,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维库溴铵组。  相似文献   
107.
邓彦东  甄宇治  王金锐  邵云  樊文峰 《临床荟萃》2011,26(22):1958-196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肠病中的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确诊为缺血性肠病的超声表现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全部经手术病理或组织活检病理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肠炎,超声显示肠壁增厚或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共62例,此直接征象预测缺血性肠炎的阳性率79.5%(62/78);56例显示壁间血流信号消失或很难显示,提示缺血性肠炎的阳性率90.3%(56/62)。结论超声检查廉价、无创、迅速,对缺血性肠病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定位较明确,可作为本病的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吴志峰  羊正祥  缪伟锋  浦毅  邵云 《江苏医药》2012,38(10):1234-1235
血管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颅后窝.占颅内肿瘤的1.5%-2.5%,后颅窝肿瘤的7%-12%[1,2].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伴发其他内脏肿瘤和囊肿,称为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约25%的血管母细胞瘤与VHL综合征有关.手术全切除是根治血管母细胞瘤的最佳手段,对于大多数后颅窝病变的患者较易做到,但脑干血管母细胞瘤因其肿瘤的位置给手术切除带来风险和困难.我们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脑干血管母细胞瘤共11例,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并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影响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因素,以提高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06例,术后完整随访以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根据责任血管类型、压迫程度和减压是否充分分组讨论.结果 动脉压迫与动静脉混合压迫和静脉压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根的压迫程度为单纯接触/粘连、接触/粘连和移位、三叉神经萎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中充分减压与不充分减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脉压迫且与三叉神经根单纯接触/粘连、术中充分减压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多为满意;反之应加强术后随访或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0.
闫国超  邵云  张瑞华  秦小霞  武艳  王政民 《广东医学》2012,33(14):2042-204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及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正常对照组,n=10)、高脂饮食组(n=40)。成功诱导的肥胖大鼠再随机分为HFD组(n=16)和HFD+ALA组(n=16),HFD+ALA组给予为期2周的ALA[30 mg/(kg.d)]腹腔注射。测定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Cys C、血脂等指标;HE、PAS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饮食成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32只;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FD组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明显升高(P<0.05),Cys C浓度[(0.16±0.04)mg/L]亦高于正常对照组[(0.06±0.03)mg/L]。ALA干预使肥胖大鼠体重降低,不同程度地降低游离脂肪酸、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TC、TG;血清Cys C水平下降[(0.04±0.03)mg/L]。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Cys C水平升高,ALA明显改善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肥胖引起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