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3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340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440篇
口腔科学   199篇
临床医学   1675篇
内科学   985篇
皮肤病学   207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3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02篇
综合类   3026篇
预防医学   1426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1401篇
  34篇
中国医学   1183篇
肿瘤学   238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599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730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653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运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最佳时机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婴幼儿泪囊炎患儿共496例为对照组.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眼科门诊确诊为婴幼儿泪囊炎患儿51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泪道探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泪道探通术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泪囊炎患儿的治疗最佳时机、疗效.结果 一次探通术后两组治愈效果差异P值 <0.05,无统计学意义;需要二次探通治愈效果差异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三次探通术治愈效果差异P值<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个月以下月龄两组患儿,比较一次、二次探通术治愈效果差异P值 <0.05均无统计学意义; 三次探通术治愈效果差异P值<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4个以上月龄二组泪道探通术的疗效比较:1次治愈效果差异P值 <0.05,无统计学意义.2次治愈和3次治愈效果差异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婴幼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的最佳时机是出生后3~4个月,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可指引家长把握好婴幼儿泪囊炎治疗的最佳时机、提高手术的一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64例2型糖尿病受试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RE≤20ug/min)33例,微量蛋白尿组(UARE20~199ug/min)31例,测定生化指标以及72h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平均血糖、血糖波动最大幅度(DMMG)、平均血糖波动振幅(MAGE)及血糖标准差(SDBG),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间空腹血糖水平(8.17±2.11和9.62±3.14)、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6.80±2.30和8.40±1.80),有统计学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DMMG(7.14±2.61和5.30±1.93)、MAGE(5.93±2.62和3.65±1.41)及SDBG(2.48±0.56和1.93±0.49)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RE分别与病程、HbA1c、MAGE、SDBG呈正相关(r分别为0.360,0.510,0.695,0.512,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UARE相关,血糖波动可能促进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波动性高糖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HK-2),给予稳定高糖或波动高糖干预,并使用抗氧化剂和P53特异性抑制剂验证氧化应激和P53在波动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此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糖尿病稳定高血糖组(B)和糖尿病波动高血糖组(C)。采用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血糖波动组每天定时腹腔注射速效胰岛素,并错时给予葡萄糖,造成一天中血糖浓度大幅波动模型。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ADPH氧化酶4(Nox4)和P5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脏细胞凋亡。结果: (1)与稳定高糖比较,波动高糖引起更加明显的HK-2细胞凋亡,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同时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增加和SOD活性下降,抗氧化剂和P53抑制剂可明显抑制磷酸化P5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2)在体动物实验制模12周后,与B组比较,C组肾组织Nox4表达明显增加,肾小管磷酸化P53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凋亡数增加。结论: 氧化应激和P53参与波动性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4.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53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清P53蛋白对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并探讨血清P53蛋白对HCC动态监测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检测血清P53蛋白的浓度,同时结合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分析130例标本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血清P53蛋白和AFP榆测结果.结果 ELISA检测显示HCC患者血清P53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及肝硬化患者(P<0.05);血清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53×103.处可检测到单一的条带,血清P53蛋白浓度升高与Western blot检测的光密度值密切相关.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阳性率为64.62%,血清P53蛋白检测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符合率达84.62%;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53蛋白检测和AFP检测曲线下而积分别为0.910和0.954,二者Kappa:0.657,P=0.000,表明2种方法 的检测结果有止相关关系,检测结果吻合.结论 血清P53蛋白浓度升高能较好地反映p53基因的突变,对肝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动态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可作为HCC手术后动态监测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一个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AIS病因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2例AIS患者及8例非脊柱侧凸(肿瘤、外伤等)患者(对照组).AIS组患者年龄10~16岁,平均12.7岁,平均Cobb角60.1°,其中10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2例取棘突软骨.对照组患者年龄10~15岁,平均12.9岁,其中7例在术中取髂软骨,1例取棘突软骨.对髂软骨和棘突软骨标本进行细胞培养至二代,取二代细胞用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软骨细胞表型鉴定,并抽提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软骨细胞中褪黑素受体两种亚型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表达.AIS组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4±0.29和0.54±0.31,对照组分别为0.69±0.18和0.83±0.3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软骨细胞中MTNR1A、MTNR1B的mRNA表达均减少,这可能与AIS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96.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即时镇痛效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委中放血加针刺腰部夹脊穴与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痛即时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门诊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血组和放血夹脊组,每组51例.各组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统计各组即时镇痛的总有效率.结果 放血组及放血夹脊组治疗前后.VAS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放血夹脊组较放血组更能降低疼痛评分(P<0.05).另外,放血组即时镇痛的总有效率为74.5%,放血夹脊组为92.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委中放血加针刺腰部夹脊穴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使用综合疗法能提高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997.
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涂层脱落的临床分期和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于生物型髋关节长期的生物学效应是未知的.探讨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涂层脱落的原因和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09年2月,对5例生物型髋关节假体涂层脱落进行分析,采用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男3例,女2例;年龄55~68岁.术中取出假体进行分析,探讨涂层脱落发生的原因.对照组为翻修术取下的正常假体(10例).使用组织形态学观察断面的表面形态和微结构,并用电子数显外径千分尺测量碎片厚度,维式硬度计测量涂层的维式硬度(HV),以及Push-out试验测量界面抗剪切强度.对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组织形态学观察有区别.2例HA涂层脱落患者涂层厚度分别为112、138μm;维氏硬度分别为5 843、4 524 Hv;抗剪切强度分别为12.4、11.6 MPa.3例钛珠涂层脱落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分别为82、88及87分.结论:多种原因可同时导致假体涂层脱落,但临床上碰到的涂层脱落的病例多与假体质量有关,现有各种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涂层与假体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预防涂层的早期脱落.  相似文献   
998.
兔抗人APE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兔抗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以纯化的全长APE1蛋白为抗原, 采用改良的快速免疫法制备兔抗人APE1多克隆抗体并进行特异性亲和纯化, 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制备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ELISA检测显示该抗体的效价达到1:128 000, 相对亲和力常数为8.96×10-6 mol/L.Western blot显示该抗体能与APE1蛋白特异性结合,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此外, 该抗体还可用于小鼠和大鼠组织APE1蛋白的检测.结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和效价良好, 不仅为今后深入研究人APE1蛋白的性质与功能提供了有用的实验工具, 还可用于检测小鼠和大鼠组织中APE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9.
大学生自主性与社会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主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调控问卷、大学生社会适应问卷对6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男生的自主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大二、大三的自主水平无显著差异.大四稍有下降.②自主性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及总分间均存在显著相关.③不同自主水平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各维度及总均分上差异显著,高自主水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显著高于低自主水平大学生.④自主水平能显著预测个体社会适应状况.结论:自主性与社会适应存在显著相关,不同自主水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利用改良的旁置输尿管导管持续顺行灌流技术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应用改良的旁置输尿管导管持续顺行灌流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30例输尿管结石。改良方法为术中输尿管镜抵达结石下方后,先将一根5F输尿管导管越过结石向上插入10cm,必要时可插入肾盂。保留导管退镜,再从管旁进镜抵达结石。助手经导管持续推注生理盐水,术者在输尿管内形成的向下水流冲刷所致的清晰视野下安全连续碎石。结果本组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100%(30/30),平均结石排净时间2d.平均手术时间32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d。术中及术后无输尿管穿孔、高热、脓肾等并发症。结论旁置输尿管导管持续顺行灌流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可在清晰视野下连续碎石,结石不易上移。碎石易冲出,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