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临床最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关节镜下ACL重建术为目前治疗该损伤最有效的方法。股骨及胫骨遂道定位,尤其是股骨隧道定位,其准确性与ACL重建术的疗效密切相关。该文从ACL解剖、重建方法、骨隧道定位方法、骨隧道定位的生物力学特征及临床疗效等方面对ACL重建术中骨隧道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分为两组。80例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并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余72例不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DVT发生率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术后用低分子肝素病人无一例发生DVT,血液流变学好于对照组;未用低分子肝素组有2例死亡,1例术后心跳、呼吸停止,42%术后肢体肿胀,9例彩超证实为DVT。所有用低分子肝素的病人未见有出血。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改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预防DVT,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背景:方便成骨及其成骨量的检测、占用空间相对较小,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属于骨外固定器,结构相对简单,多平面式固定,作者尚未查到用其建立胫骨缺损大动物模型可信性的较多实验报告.目的:验证半环槽外固定器构建山羊胫骨段缺损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设计、时间、地点:随机对照观察.实验于2005-03/2007-02在第三军医大学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9只健康成年山羊由第三军医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半环槽外固定器为第三军医大学李起鸿教授研制、直径2.5 mm骨元针为上海医疗器械公司产品.方法:动物经麻醉后,在距胫骨上关节面1.5~2.0 cm的松质骨同一平面各穿两针为第1组,两针夹角为40°在第1组下3.0~5.0cm处与第1组任一针平行穿一针为第2组.第4组穿针处距胫骨下端关节面2.0 cm松质骨处.第3组与第4组任一针平行,与第2组交叉成40°角,两组相距3.5~5.0 cm,共6针.上半环槽外固定器,游离胫骨中段,根据X线片得到的胫骨长度,在胫骨中下段中间两穿针处之间用线锯锯断胫骨和骨膜,造成20%骨与骨膜缺损.主要观察指标:①术后动物一般情况及半环槽外固定器应用状况.②采用X线及Lane-Sandhu评分观察骨缺损自行修复成骨情况.结果:纳入实验山羊9只,1只因术后感染死亡,1只出现针道感染,已予补充,其余均存活并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动物术后2~6 h苏醒,并能站立进食.螺母松动后及时旋紧,无外固定松动失败,皮肤无坏死.术后2 d内伤肢能落地,但不能负重,2周后可以部分负重,3周有轻微跛行,4周后能自由活动,无跛行.②术后5周X-侧位片胫骨缺损处可见少许骨膜反应,术后10周断端有硬化,髓腔开始有闭合迹象,术后15周残端髓腔闭合,残端骨膜反应未加重,各时间点Lane-Sandhu X线评分均为0分.术后5,10,15周组织学检查未见骨形成,各时间点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均为0分.结论:应用半环槽外固定器在造成山羊胫骨20%缺损的条件下构建的骨缺损动物模型,术后15周经检X线及组织学检测未出现骨愈合现象,证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及可重复性,适用于组织工程用大段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腹部CT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3种检查方法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的84例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经腹超声、腹部CT和MRCP检查结果等。比较3种方法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对胆总管扩张的检出率。结果 84例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通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金标准)及相关治疗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76例,经腹超声检查、腹部CT检查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55.26%、77.63%、93.42%),准确率分别为(57.14%、76.19%、92.85%)。3种检查方法对胆总管结石(CBDS)的诊断灵敏度、准确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特异度(75.00%、62.50%、87.50%)、阳性预测值(95.45%、95.16%、98.61%)、阴性预测值(15.00%、22.72%、58.33%)和对胆管扩张的检出率(61.90%、71.43%、73.8...  相似文献   
75.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及显微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祖根  田晓滨  李波  邱冰  韩伟 《贵州医药》2001,25(2):165-165
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由基层医院转来的在手术中误伤周围神经21例,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常造成严重后果和医疗纠纷。现将神经损伤及显微外科治疗情况作一介绍,并提出一些可行性预防措施供同道借鉴。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46岁。平均26岁。21例中,神经卡压4例,术中误断伤神经17例。11 损伤原因111 因腋窝包块摘除,术中右臂丛内侧束被7号丝线缝扎1例。112 使用胶管止血带行上肢手术,致多神经卡压受损3例,3例病人均为术后回房以后由家属发现,其中2例胶管止血带时间为4+小时,另一例达6+小时;1…  相似文献   
76.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用微创技术完成4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随机抽取传统方法完成的46例全髋关节置换病例作比较。结果用微创技术完成的全髋关节置换病例较传统方法完成的病例有创伤小、输血量明显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快且好的优点。结论(1)微创技术可以完成生物型、混合型、骨水泥型等各种全髋关节置换。(2)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应选择新鲜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肢短缩在3 cm以内的病例。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在骨肿瘤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3月辽宁省肿瘤医院14例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7例,年龄13~57岁、平均32岁。肿瘤部位股骨远端4例、胫骨近端3例、肩胛骨3例、骨盆2例、肱骨近端1例、锁骨近端1例。恶性肿瘤11例,其中骨肉瘤6例、软骨肉瘤2...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对外周血caspase3活性、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率及呼吸爆发的影响。方法检测并比较50名正常健康人,90例AOSC内镜治疗组及38例手术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caspase3活性,PMN凋亡率、呼吸爆发及住院时间变化。结果AOSC患者治疗前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外周血caspase3活性、PMN凋亡率及呼吸爆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第5天,内镜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纽外周血caspase3活性,PMN凋亡率及呼吸爆发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内镜治疗组基本恢复正常(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手术治疗组(P〈0.01)。结论AOSC患者外用血存在caspase3活性降低、PMN凋亡延迟及呼吸爆发增强,内镜治疗AOSC能较快提高外周血caspase3活性,促进PMN凋亡及减轻呼吸爆发,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9.
邱冰  李东复 《国际免疫学杂志》2010,33(2):102-105,109
抗原提呈相关转运体(TAP)在内源性抗原提呈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负责内源性抗原从胞浆到内质网腔的转运。TAP是由TAP1基因和TAP2基因编码的TAP1和TAP2组成的异二聚体。TAP基因具有多态性。乙型肝炎病毒(HBV)作为细胞内抗原,主要是经过内源性抗原加工和提呈途径而启动免疫应答的,TAP1/TAP2基因多态性的改变造成了分子结构异常,则会出现抗原呈递的功能障碍,抗原提呈不能有效进行,HBV抗原肽不能被细胞毒细胞识别而清除,则形成HBV的慢性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80.
环枢椎陈旧性骨折脱位多为外伤或退性疾病所致。脱位将产生脊髓压迫,因此对环枢椎脱位早期经牵引容易复位而陈旧性脱位牵引治疗通常无效,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压迫症状,同时要进行枕颈固定植骨融合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我科治疗环枢椎陈旧性脱位4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