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我国已经进入艾滋病(AIDS)快速增长期,卫生部评估数据显示,截止2005年底我国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患者(PLWHA)65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约7.5万人。今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为一种发作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依据开通经络疗法及量子经络针灸学理论,打破传统以经络学为基础的循经取穴,以穴位为针刺区域对头痛施治的方法,采用以头顶部为中心,向四周八向以“米”字形排列布针,施以电刺激的方法治疗偏头痛,并以此为依据开发研制了开通经络电子头痛治疗仪,对30例偏头痛病人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建强  邰迎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46-2647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短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30 例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2组疗程均为15 d.观察入院时及入院后3,7,15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短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发病相关因素及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300例脑卒中病人抑郁发生情况、脑卒中后抑郁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及治疗情况.结果 发生抑郁症95例(31.6%);抑郁发生与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相关.结论 脑卒中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强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抗抑郁治疗,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翠华  邰迎东 《全科护理》2012,10(24):2260-2261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由多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对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负担。近年来有相关研究表明血尿酸水平与脑血管疾病有相关性,可能作为预测其预后的指证之一。现将高尿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病情进展影响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中水平的变化,探讨EPO可能存在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ACI患者64例,根据头颅CT或MRI梗死灶横断面最大直径分为小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大梗死灶组,与正常对照组35例作对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EPO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EPO及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PO与CRP水平经直线相关分析呈负相关(r=-0.643,P<0.01);小梗死灶组血清EPO水平高于中、大梗死灶组(P均<0.01),中梗死灶组血清EPO水平高于大梗死灶组(P<0.05);大梗死灶组血清CRP水平高于小、中梗死灶组(P<0.01),小梗死灶组与中梗死灶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梗死灶的增大,血清EPO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血清CRP水平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内源性EPO在ACI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减轻脑缺血区的炎症反应。外源性EPO有望成为ACI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7.
西咪替丁致重度药物性皮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5 0岁。主因头痛、纳差、烧心 1个月余于 2 0 0 2年 7月 1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医师给予阿莫西林、果胶铋、西咪替丁、刺五加等口服 (常规剂量 )。服用 1d后患者自感全身皮肤瘙痒 ,逐渐出现红色斑丘疹 ,逐渐连成大片。考虑为药物过敏。立即停用口服药物 ,给予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 ,皮疹一度减轻。 1d前因其纳差 ,上腹不适 ,门诊医生又给其加输西咪替丁 ,后全身皮疹加重 ,颜面、全身皮肤红肿、瘙痒 ,睁眼困难而收住院。发病以来 ,无发热畏寒及关节疼痛 ,无咳嗽、咳痰 ,精神尚好 ,纳差 ,大小便正常。平素体健 ,无药…  相似文献   
18.
恶性综合征是病人在应用精神药物时引起一种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高热、大汗、强直,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不稳,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水电紊乱等临床表现。多发生于接受神经阻滞剂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的特点,病死率在10%-20%之间。而在无精神病房的综合医院不易诊断,因此对本综合征的认识,做到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