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背景: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通畅率是否与传统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相同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的差异性。
方法:选取同一操作者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00例,按其临床特征及桥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匹配抽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137例。采用64排多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冠脉搭桥后1个月,1年,2年,3年,4年的桥血管通畅情况。
结果与结论:共对641条桥血管进行评价,两组中左侧乳内动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均高于大隐静脉桥,两组左侧乳内动脉桥和大隐静脉桥血管时间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说明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患者桥血管时间通畅率相似,对于某些适当的患者来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通过建立负载人肺腺癌细胞株GLC-82可溶性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探讨应用DC疫苗的致敏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CTL)体外杀瘤细胞的可行性和实验条件,为后期l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用定量摩尔氯化钾提取法获得人肺腺癌细胞GLC-82的可溶性抗原多肽(TSA),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用GM-CSF、白细胞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体外诱导扩增并鉴定获取DC,构建DC疫苗;利用DC疫苗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诱导产生具有识别肺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CTL的可行性及MTT法检测该CTL对GLC-82、肺癌CALU-6和人红白血病K 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人PBMC体外经7d诱导出的DC,经形态学、免疫组化证实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特性;负载GLC-82抗原的DC疫苗能有效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CTL,最适浓度为1:10;诱导活化的CTL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未经肿瘤抗原致敏的组.结论 诱导培养人外周血PBMC中的Mo可获取大量DC,诱导出的DC功能较强,适宜临床应用;DC疫苗能强烈刺激初始型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产生CD 8+表达增加的CTL;激活的CTL对肺癌靶细胞发挥高效而特异的细胞毒效应,对非肺组织瘤靶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33.
34.
李占清 关晓海 王世军 陈晶 伊雪 邬鹏宇 肖志 Nickkholgh Arash Bruns Helge Hoffmann Katrin Schemmer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5):891-893
目的:对大鼠肾移植进行经验总结以指导实验与临床研究。
方法:作者在2004-01/2009-07海德堡大学移植中心期间,采用大鼠肾动、静脉与腹主动脉、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对于急性肾移植模型,输尿管直接植入膀胱内;对于慢性肾移植模型,输尿管采用端端吻合法。术中直接切除对侧肾脏,完成大鼠肾移植1 000例,并对其进行总结。
结果:只要供体肾脏冲洗良好,吻合时暖缺血时间小于30 min,手术时间60 min左右,吻合技术娴熟,移植成功率达98%以上。
结论:该实验模型安全、方便、可行。肾移植成功的关键是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35.
将96只普通级3周龄SD幼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川芎嗪(TMP组)各32只。TMP组各8只分别于实验前12、24、36、48h腹腔注射川芎嗪100mg/kg,Sham组和I/R组各8只分别于上述对应时间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TMP组和I/R组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ham组开胸穿线不结扎。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TUNEI。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HSP70表达TMP组明显高于I/R组和Sham组且实验前24h用药者最高,I/R组明显高于Sham组;细胞凋亡指数TMP组和I/R组明显高于Sham组,TMP组明显低于I/R组(实验前36h用药者最低)。提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未成熟心肌细胞凋亡及降低HSP70表达;川芎嗪可诱导HSP70表达增加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诱导内源性热休克蛋白70表达对供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诱导内源性热休克蛋白70( HSP70)表达规律,探讨内源性HSP70对离体供心的保护作用,以寻求更为有效的延长供心保存的方法.方法 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均对SD大鼠行腹腔注射,每24小时给药一次,共给药6次.2组均于最后1次给药24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于供心离体后5个时间点(0、4、6、8、10 h)观察左心室前壁心肌组织的HSP70表达情况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HSP70表达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同时间点的HSP70表达量明显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各时间点相对应的对照组;但随着供心保存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下降;实验组保存10 h后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保存6h下降明显.各时间点实验组心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5±0.09)μmol/g比(1.98±0.55) μmol/g,(0.35±0.09)μmol/g比(2.13±0.57) μmol/g,(0.52±0.10) μmol/g比(2.94±0.55)μmol/g,(1.28±0.24) μmol/g比(4.02 ±0.97) μmol/g,(2.70±0.41) μmol/g比(5.31±1.34)mol/g,P<0.01].实验组SOD比对照组同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87±61.23) U/mg比(146.50±40.37) U/mg,(246.36 ±57.42) U/mg比(143.28±39.21) U/mg,( 235.85±54.33) U/mg比(118.46±35.81) U/mg,(205.61±43.26) U/mg比(79.37±21.65) U/mg,( 112.03±31.75) U/mg比(50.26±14.98) U/mg,P<0.01].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诱导心肌HSP70高表达对供心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其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增强心肌抗氧自由基损伤能力,从而发挥其对供心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建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模型来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预处理供受体对供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对照组:摘取供心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ml;EPO供体预处理组:供体摘取供心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EPO 5000U/kg,受体不处理;EPO受体预处理组:受体于移植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EPO 5000U/kg,供体不处理。利用4℃ HTK液保存供心16h后建立大鼠同种腹腔心脏移植模型。观察手术成功情况并评价供心功能;移植后8h和24h采血化验:CK-MB和TnT变化;移植24h后处死大鼠取供心留取组织标本检测:SOD和LPO的活性;SABC法检测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法评价心肌细胞凋亡。 结果 供心全部成功复跳,并存活到实验结束;EPO预处理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移植8h,供、受体预处理组 CK-MB、Tn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24h供体预处理组CK-MB、TnT及受体预处理组CK-MB、TnT低于对照组(P<0.05);供、受体预处理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8、24h组内比较,移植后24h两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8h(P<0.05)。心肌组织中SOD和LPO活性:供受体预处理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LPO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供、受体预处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PO预处理组心肌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36±0.36、3.48±0.22明显低于对照组3.2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供体预处理组细胞凋亡指数与受体预处理组(3.36±0.36 vs 3.48±0.2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供、受体预处理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受体预处理组caspase-3蛋白表达量高于供体预处理组(P<0.05)。 结论 EPO预处理供受体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来发挥保护供心作用,提高移植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38.
李占清 关晓海 王世军 陈晶 伊雪 邬鹏宇 肖志 Bruns Helge Hoffmann Katrin Nickkholgh Arash Schemmer Peter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1,15(5):891-893
目的:对大鼠肾移植进行经验总结以指导实验与临床研究。
方法:作者在2004-01/2009-07海德堡大学移植中心期间,采用大鼠肾动、静脉与腹主动脉、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对于急性肾移植模型,输尿管直接植入膀胱内;对于慢性肾移植模型,输尿管采用端端吻合法。术中直接切除对侧肾脏,完成大鼠肾移植1 000例,并对其进行总结。
结果:只要供体肾脏冲洗良好,吻合时暖缺血时间小于30 min,手术时间60 min左右,吻合技术娴熟,移植成功率达98%以上。
结论:该实验模型安全、方便、可行。肾移植成功的关键是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39.
①目的 探讨具有较强免疫活性树突状细胞(DC)的制备及其鉴定。②方法 采用3M KCL提取法和弱酸洗脱法获得肺癌细胞GLC-82的可溶性抗原多肽,并定量抗原多肽浓度;用GLC-82细胞抗原多肽;中击致敏,从人外周血PBMC中用GM—CSF、IL-4和TNF—α体外诱导扩增并经鉴定的DC;利用负载GLC-82细胞抗原多肽的DC,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诱导产生具有识别肺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CTL;③结果 人体外周血PBMC体外经7天诱导出的D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特性,经GLC-82抗原致敏的DC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CTL,高表达CD3^+、CD4^+、CD8^+,且随培养时间延长,CD3^+和CD8^+ T 细胞百分率增加,CD4^+/CD8^+比例下降,动态观察CTL增殖倍数迅速增加;④结论 利用3Mkcl单盐提取法制备肿瘤可溶性抗原,并以终浓度50ng,/mL冲击致敏,从外周血PBMC中分离、扩增、活化的DC,使其负载肿瘤抗原,体外诱导能产生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肺癌的可溶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 (CTL)的杀伤作用各个环节的研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影响条件. 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加入GM-CSF和IL-4后,在第4日加入不同的促成熟因子,观察DC的表型变化及测定上清中的细胞因子情况. 通过DC表面HLA-DR的表达来比较不同抗原致敏DC的优劣. 应用不同浓度的肿瘤可溶性抗原(TSA),DC负载TSA的不同时间,不同活化时间的CTL及不同TAK与GLC-82细胞的效靶比来测定其中各种引起TAK最高杀伤活力的情况. 结果:DC较好的促成熟因子是MCM,第7日时达到高峰;TSA是较好的致敏DC抗原;最佳效靶比为1∶50. 结论:肺癌可溶性抗原是良好的DC致敏物,可在单核细胞条件培养基(MCM)协助下致敏并使DC成熟,表达更多的HLA-DR,高效激活T细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