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有膀胱逼尿肌无反射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1年8月该科23例经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有膀胱逼尿肌无反射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3例确诊为前列腺增生并发逼尿肌无反射的患者行TURP。手术前和术后12个月分别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det)、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并进行手术前后比较,分析综合治疗疗效。结果 2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逼尿肌无反射患者治疗前后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明显改善。结论 TURP术对BPH合并逼尿肌无反射患者的临床疗效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对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用于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等数据进行分析,证实其具有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9例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研究对象65例,采用静滴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就其疗效,安全性及客观指标进行评价和统计,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82.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5%和25.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CA、MCA、PCA、VA及BA的V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是治疗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的药物,且具有客观指标改善显著等优势,具体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Twist蛋白和E-钙粘蛋白在人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方法检测40例R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Twist蛋白、E-钙粘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 RCC组织中Twis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7.5%)明显高于癌旁肾组织中Twis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32.5%);RCC组织中E-钙粘蛋白的阳性表达率(12.5%)明显低于其在癌旁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5.0%),Twist蛋白和E-钙粘蛋白表达在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Twist的异常表达与R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钙粘蛋白的异常表达与R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两者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直径、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Twist蛋白可能是RCC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亚临床型皮质醇增多症(即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瘤)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提高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其中单纯性醛固酮腺瘤8例,合并亚临床型皮质醇增多症5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腺瘤及瘤旁组织类固醇合成限速酶编码基因(CYP11B1和CYP11B2)的表达情况。结果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瘤的最大直径[(3.48±1.51)cm]大于单纯醛固酮腺瘤[(1.61±0.36)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12,P=0.006);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瘤患者血钾水平[(4.00±0.29)mmol/L]高于单纯醛固酮腺瘤[(3.15±0.72)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60,P=0.032)。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亚临床型皮质醇增多症并不少见,其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5.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疾病谱的变迁、腔内泌尿外科的普及、微创外科新概念的引入及肿瘤疾病综合治疗、抗菌素的广泛应用等因素 ,使泌尿系感染 (urinarytractinfection ,UTI)疾病具有新的特征 ,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回顾分析我科 1998年~ 2 0 0 1年就诊的泌尿系感染患者 2 4 2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 2 4 2例 ,其中多次手术的尿路感染 2 4例 (其中多发性复发性结石 2次以上手术 14例 ,膀胱肿瘤的多次手术 6例 ,前列腺 2次手术 4例 ) ,泌尿系内支架应用的尿路感染 6 9例 (其中输…  相似文献   
36.
酒石酸-镁预防实验性肾结石的病理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服诱石剂的大白鼠经酒石酸-镁治疗后肾组织的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发现酒石酸镁能明显减轻诱石剂对肾组织的损害,并使肾脏内的草酸钙结晶和草酸钙微石形成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7.
原发性输尿管癌24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断和治疗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24例采取了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5年生存率为33.3%。结论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手段,CT检查有助于肿瘤的术前正确分期。患侧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是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为了提高后腹腔镜技术在肾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经后腹腔镜技术完成各种肾脏手术41例。结果:41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为25-180min,平均80min;术中出血量5-250mL,平均30mL;术后住院时间为5~14d,平均7d。无并发症发生。34例术后获随访3~32个月,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在肾脏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暴露充分、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双层连续免打结缝合,单层连续免打结缝合与单层间断缝合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1月-2015年1月93例肾肿瘤患者接受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所有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术中依据手术创面缝合方法分为3组。单层间断组22例,采用单层间断8字缝合,肿瘤床同时填塞止血纱布卷。单层连续组28例,采用单层可吸收缝线免打结连续缝合,应用Hem-o-loc替代打结。双层连续组共43例,为双层免打结可吸收单向倒刺缝线连续缝合。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结果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差异。结果 93例患者无中转开放,5例术中转为根治性手术。3组除肿瘤大小有差别外,性别、年龄和部位无差别。单层间断组,单层连续组,双层连续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4.00±19.00)min vs(85.00±14.00)min vs(75.00±10.00)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31.00±57.00)ml vs(96.00±34.00)ml vs(76.00±22.00)ml(P0.05)。平均肾热缺血时间3组分别为(27.30±4.90)min vs(22.60±4.20)min vs(19.90±3.80)min(P0.05)。3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术后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层间断组、单层连续组和双层连续组术中转根治术分别为3、1和1例。术后尿瘘分别为3、1和0例。术后血肿形成分别为3、1和1例。均给予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免打结可吸收倒刺缝线双层连续缝合可减少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热缺血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间歇性内分泌治疗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采用间歇内分泌治疗和29例采用持续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发生激素非依赖或疾病进展为观察终点,比较两组患者进展至终点时间,生活质量评价以量表 EORTC QLQC30及子量表 QLQPR25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持续内分泌治疗组平均治疗期20.4个月,最低 PSA 平均值为0.025 ng/ml;间歇内分泌治疗组第一周期,平均治疗9.7个月,间歇8.7个月,最低 PSA 平均值为0.026 ng/ml。间歇内分泌治疗组平均进展时间为26.6个月,持续内分泌治疗组为22.4个月,两组生存曲线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体生活质量、治疗相关症状等方面评分均无差异。结论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比持续治疗在延迟疾病进展至激素非依赖时间上没有益处,但能缓解患者经济压力。在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上两组比较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