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21.
目的 了解抑郁发作患者中焦虑兴奋症状出现的情况.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以及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6例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和分析.结果 (1)精神焦虑、躯体焦虑、焦虑心情、激越、紧张、易激惹、言语速度和数量、破坏攻击行为、愤怒、言语思维障碍、敌意、思维联想加快等症状在抑郁症中分别占有一定的比例.(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14的病例数87例,占总数82.9%,Young躁狂评定量表总分≧6的病例数15例,占总数17.4%o结论大多数抑郁患者有焦虑表现,部分抑郁症有类躁狂症状并到达了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六郁汤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继续使用原有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一组(研究组)加用六郁汤,另一组(对照组)患者加用安慰剂,观察12周.于第0、12周末分别测血常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并记录血压、体重、腰围.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症状进行评定,用治疗中副反应量表(TESS)对副反应进行评定.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12周治疗,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及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且糖化血红蛋白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后PANSS及TE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郁汤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代谢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23.
产后焦虑症是孕妇在生产后,出现以持续性紧张担心、恐惧或发作性惊恐为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行为特征。轻者会随着时间自然缓解,但重者产后焦虑症经常诱发惨剧。其主要表现为抑郁心境、睡眠障碍、焦虑、兴趣丧失及有自罪感等。孕妇是一群特殊群体,承担着哺育婴儿的责任,对使用的药物具有很大的限制。现有药物进行抗焦虑的治疗虽能取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双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缓释剂和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9例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5)。研究组应用碳酸锂、丙戊酸钠缓释剂以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周,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缓释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Beck-Rafaelsen躁狂评定量表(BRMS)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RMS分值明显下降(基线为27.7±7.8,第6周6.0±3.4),对照组BRMS分值也下降(分别为28.5±5.5,7.8±2.1),但是研究组从第2周末起BRMS分值改善比对照组明显。研究组第6周末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1.4%、28.5%,χ2=5.0,P=0.03)。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双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缓释剂联合碳酸锂)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一种心境稳定剂(丙戊酸钠缓释剂)控制躁狂发作效果好。  相似文献   
25.
邢葆平  徐方忠  郑谧 《浙江医学》2005,27(8):571-572,584
目的编制出适合于我国牙科临床的补牙焦虑畏惧调查表,为改善补牙患者心理健康服务.方法以Cynthia.等的研究为基础,参照华盛顿大学牙科焦虑畏惧模型,按照心理量表编制的要求编制出补牙焦虑畏惧调查表.结果量表包含一般性焦虑、特定性畏惧、不信任等3个亚量表,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同质性信度也较理想.结论补牙焦虑畏惧调查表可以较好地反映补牙患者的焦虑畏惧的心理状态,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一般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国内符合标准的13项研究进行分析,比较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一般特征的差异及差异的效应大小。结果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患者在躯体问题、年龄、发病年龄、发作次数、复发率、病程、预后或疗效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有某些特征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对临床鉴别抑郁症的类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治疗抑郁症引发失眠、焦虑、激越与躁狂的差异. 方法 应用循证医学的Meta分析,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 FEM)法对符合标准的63项对照研究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 SSRI与TCA治疗抑郁症出现失眠、激越差异有显著性(16%和3.8%, OR=5.05, 95%CI: 4.06~6.30, χ2=181.7, P<0.01; 8.7%和3.5%, OR=2.80, 95%CI: 1.82~4.76 , χ2=5.09, P<0.01), 但是焦虑、躁狂发作的差异无显著性(10.7%和8.9%, OR=1.75, 95%CI: 0.99~3.10 , χ2=2.39, P>0.05; 2.2%和3.8%, OR=1.68, 95%CI: 0.90~3.13 , χ2=1.90, P>0.05). 结论 在治疗抑郁症中, SSRI比TCA更可引发失眠、激越, 应特别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28.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老年躁狂症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比较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氯氮平治疗老年躁狂发作的疗效、耐受性与安全性。方法老年躁狂患者89例,分为利培酮组(12例),奥氮平组(22例)、奎硫平组(25例)、氯氮平组(30例),治疗6周,比较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均有显著性减少,但4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氯氮平组改善症状最为显著,但是不良反应也最为明显。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躁狂发作的效果比较理想,且不良反应少。但是不同药物之间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29.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问世时间不长,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已被广为认可.但近来有报道奥氮平对血脂浓度有影响[1],易致药源性肥胖,且与高血糖、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关.本研究以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108例奥氮平引起的高脂血脂症患者,旨在观察血脂康胶囊对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Hs-CRP)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抗抑郁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基础上联合不同中药汤剂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肝郁气滞、肝郁脾虚、心脾两虚3种讧型的75例抑郁症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SSRI的基础上联合不同的中医汤剂,对照组仅使用SSRI,应用海米尔吨抑郁评定量表(HAMD)、海米尔吨焦虑评定量表(HAMA)、临床总体印象(CGI)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末、2周末、4周末、6周末分别评定,比较两组之间症状学变化和有效率、痊愈率的差异。结果:①研究组的焦虑改善从第1周末到第6周末都明显于对照组,抑郁改善从第4周末开始至第6周末都明显于对照组;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分别是72.9%和50%,两组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x2=4.17,P〈0.05。6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是2413%和21.1%,两组之间统计学差异,x2=0.16,P〉0.05。结论:SSRI联合中医汤剂可以提高疗效,改善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