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目的探讨原发脑瘤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共调查128例原发脑瘤病例及128例对照。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良好的饮食习惯、性格、使用手机及肿瘤家族史与脑胶质瘤的发生有联系,而经常食用大蒜可预防脑瘤发生;经多因素分析发现,性格内向、使用手机、肿瘤家族史与脑瘤发生有关。结论避免手机辐射,培养良好的性格,并对具有肿瘤家族史社会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筛查,可预防脑瘤发生并有助于原发脑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4.
1 病历摘要 女,67岁;因复查发现动脉瘤体积增大于2011年2月入院.病人2年前因右侧脑梗死入院,头颅CT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2远端动脉瘤(4.5 mm×5.3 mm).本次入院CTA复查示动脉瘤7.8 mm×7.5 mm,呈梭形,载瘤动脉近端血管局限性重度狭窄.术前诊断: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动脉瘤.行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术中导航(Tria Plus导航系统,美国美敦力公司)引导下标记动脉瘤,取左额颞部U形切口,在神经导航实时指引下寻找动脉瘤,动脉瘤为近椭圆形,大小约7 mm×6 mm,分别用临时阻断夹夹闭大脑中动脉M2段近端和远端,分离动脉瘤后,以侧弯动脉瘤夹可靠夹闭动脉瘤,手术顺利结束.复查CTA示动脉瘤夹闭良好,载瘤动脉通畅.随访1年,病人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5.
兔脑基底动脉痉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脑动脉壁局部性反应,免疫反应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血管痉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脑池局部应用尼莫地平对迟发性血管痉挛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在经斜坡暴露并穿刺兔基底动脉制备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基础上,测量各组动物血管痉挛前,后基底动脉直径并观察血管病理变化及动脉壁免疫球蛋白IgG沉积情况,结果:存在迟发性脑血痉挛的脑动脉壁渐次出现动脉中膜平滑肌变性,坏死,内皮细胞脱落及外膜炎症细胞浸润等现理改变,免疫球蛋白IgG在血管壁上表现为“一过性沉积”,与血管痉挛程度无明显关联,及池局部应用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虽然可以明显缓解脑动脉痉挛,但并不能完全阻止迟发性脑血后迟发性血管痉挛的实质是以脑动脉壁的炎性反应为主,为临床超早期手术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