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赵秀珍  马瑞霞  邢广群  刘丽秋 《临床荟萃》2004,19(23):1356-135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寻找有效治疗DN的药物.保护肾脏,避免或减少肾脏损伤,延缓病情进展非常重要。DN-1号是优化组成的一个中药方剂,其主要成分是黄芪、党参、丹参和大黄。本研究旨在应用DN-1号于DN患者.通过检测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8(IL-8)细胞因子的变化.以探讨DN-1号对DN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防范季节性血钾升高的饮食干预方法。方法选取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析干预前12个月中血钾分布状况,针对季节性血钾升高进行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连续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血钾显著下降,相关知识掌握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季节性血钾升高状况。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防范季节性血钾升高的饮食干预方法。方法选取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析干预前12个月中血钾分布状况,针对季节性血钾升高进行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连续12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血钾显著下降,相关知识掌握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饮食干预,可有效改善季节性血钾升高状况。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动态监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治疗全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初诊为LN并于初诊时及诱导治疗后均检测过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患者38例,监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LN患者初治、诱导治疗后及维持治疗期3个治疗节点的变化,其中20例于维持治疗期完善了第3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各治疗阶段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临床、免疫指标及临床感染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 初诊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降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活动性呈负相关(P=0.023)。但在维持治疗期再次出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却与免疫抑制和高感染率(70%)有关。ROC曲线分析发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预测感染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预测感染发生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5.7%。在LN患者维持治疗期,56.2%的感染发生在诱导治疗后的6月内,并以肺部感染最常见。结论 LN患者初诊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与SLE的活动相关;而在维持治疗期,尤其是诱导治疗后的6个月内,对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再次下降的患者需警惕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NET)在狼疮肾炎(L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与狼疮活动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NET(以瓜氨酸化的组蛋白H3为标志)在20例LN、8例微小病变(MCD)患者和3例健康对照的肾组织的表达,同时检测相应部位B淋巴细胞(CD19标志)的浸润.分析LN患者肾组织活动指数和慢性指数评分,以及它们与NET的关系.结果 LN患者肾小球中NET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MCD组(1.056±0.985比0±0、0±0,均P<0.01).在中、重度增生的系膜细胞、细胞新月体、有炎性细胞浸润的肾小管间质,NET表达显著上调;系膜细胞中、重度增生肾小球的NET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肾小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重度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的平均NET阳性细胞数与LN病理活性指数呈正相关(r=0.620,P=0.004);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492,P=0.027);与肾小管中NET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r=0.558,P=0.011).肾间质NET阳性细胞数与肾间质阳性B淋巴细胞数呈正相关(r=0.573,P=0.008);与LN病理慢性指数呈正相关(r=0.645,P=0.002).结论 NET在LN患者肾组织广泛表达,肾小球中浸润的NET可能参与了LN患者肾组织的活动性损伤.  相似文献   
46.
肾小球硬化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的主要病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失衡所致的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发挥着重要作用[1].研究表明,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能拮抗氨基糖甙类肾毒性;减少尿蛋白;改善CsA肾中毒大鼠的肾小管损害;延缓肾功能减退等等[2~5].但关于冬虫夏草在对肾小球硬化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5/6肾切除制备进行性肾小球硬化模型,观察了冬虫夏草水提取液对其的影响,以探讨冬虫夏草防治肾小球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7.
肾上腺髓质素与器官保护及肾脏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一种速效血管扩张剂,最初是日本学者Kitamure等[1]于1993年从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新的活性多肽.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内抑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DN)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和30例2型DN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和内抑素的浓度变化进行了观察,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并结合临床进行了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无肾病和2型DN患者血中VEGF和内抑素的表达与正常人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P<0.01),2型DN患者血中VEGF和内抑素浓度的增加与蛋白尿、肾功能及视网膜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而与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无肾病和2型DN患者血中VEGF和内抑素的表达动态的逐渐增加,其增加与2型DN患者的蛋白尿形成、肾功能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改变关系密切,VEGF和内抑素参与了2型DN患者血管增生的肾脏病变和功能紊乱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其附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发生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44例,随机选取同时段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未发生脑出血患者(对照组)22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Man...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其附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发生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44例,随机选取同时段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未发生脑出血患者(对照组)22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绘制危险因素列线图,建立临床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钙、低血清钠、高白细胞计数、高日常血液透析时收缩压、脑出血事件前收缩压、既往高血压病史、既往脑血管事件史、原发病为多囊肾、日常应用华法林为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曲线提示模型准确度良好。结论 高血清钙、低血清钠、高血白细胞计数、高日常血液透析时收缩压、脑出血事件前收缩压、既往高血压病史、既往脑血管事件史、原发病为多囊肾、日常应用华法林为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对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