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0篇
  免费   916篇
  国内免费   370篇
耳鼻咽喉   133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426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1933篇
内科学   909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4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75篇
综合类   3027篇
预防医学   1350篇
眼科学   151篇
药学   1491篇
  30篇
中国医学   1455篇
肿瘤学   429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607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469篇
  2019年   492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436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734篇
  2012年   776篇
  2011年   796篇
  2010年   790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细胞程序化死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中,细胞程序化死亡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这一过程不仅涉及正常情况下细胞死亡,也涉及异常情况下的细胞程序化死亡,它的实现严格地控制着细胞死亡和增殖的平衡,这一过程的失衡则会导致疾病发生。近年这类文章报道较多,本文仅就细胞程序化死亡信号的获得与传递、与细胞程序化死亡有关基因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82.
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是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多形核白细胞中的一种阳离子抗菌蛋白。研究证实BPI功能性氨基端片段(rBPl2。/rBPl23)具有与天然BPI55,相同的生物学活性,它们不仅能广谱杀伤G^-菌还能有效中和内毒素。  相似文献   
83.
目的 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和EB病毒原位感染特征,以提高对IM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对15例IM进行了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EB病毒感染的研究.结果 (1)IM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中位年龄18岁),起病急,常有发热(12例),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多数在短期内痊愈.(2)病变以T区增生为主,斑驳状改变常见,细胞混杂,种类多样,可见B细胞分化谱(活化淋巴样母细胞、免疫母细胞、浆样细胞、浆细胞),包膜不厚,间质不多.(3)病变中以CD3阳性的小T淋巴细胞为主,部分活化的淋巴样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表达CD20和CD30,信号强弱不等,散在分布.(4)所有病例都有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阳性细胞,数量多少不一(10~100个/HPF),大中小淋巴细胞均可阳性,主要分布在T区,也见于套区、初级滤泡和生发中心内.结论 进一步确认了IM是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IM在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EB病毒感染方面都具有特点,只有综合考虑这4方面的信息才能减少错误,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4.
细胞因子参与介导了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反应,SOCS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通过JAK/STAT途径抑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的负性调控蛋白。目前SOCS家族成员中以SOCS1的研究最为深入。SOCS1的缺失会导致T细胞胸腺选择受阻,以IFNγ为主的多种细胞因子的过量分泌,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表达增加等等。因此,SOCS1的正常表达对于T细胞的分化发育和自身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
驻极体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经皮给药的促透方法和技术发展迅速,有关物理学、化学、药剂学的方法和技术的研究都很多。许多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使经皮给药系统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给药方法。本文主要介绍驻极体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透皮机理。  相似文献   
86.
目的: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与Apriori算法探索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选穴规律。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PSUI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利用R3.6.1进行集合可视化分析与Apriori算法分析针灸治疗PSUI的选穴规律。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2篇,针灸处方22个,涉及腧穴24个,腧穴出现总频次116次。其中,应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腧穴归属以任脉为主;分布以腹部、下肢及骶部为主。集合可视化分析、腧穴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腧穴组合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是针灸治疗PSUI的核心腧穴。结论:针灸治疗PSUI腧穴处方以温阳化气利水为主,重点应用特定穴,选穴以病变脏腑膀胱近部(腹部及骶尾部)任脉、膀胱经腧穴为主,佐以下肢脾胃经腧穴,契合本病的病机及女子生理特点,运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有助于总结PSUI针灸处方选穴规律。  相似文献   
87.
总结周仲瑜教授运用阴阳调理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周仲瑜教授认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血瘀,肾中阴阳失衡。肾虚包括肾阴肾阳的亏虚,血瘀为胞宫气血瘀滞,治疗当以补肾祛瘀为基本治则。补肾重在滋补肾中真阴,温补肾中元阳,祛瘀意在温阳行气、活血化瘀。临床治疗上运用具有温通温补作用的灸疗,辨证选取腹部、背部施灸,自创阴阳调理灸,选取其中的温阳益肾灸、培元固本灸阴阳相配以温补肾气,调和肾中阴阳,达到治病求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88.
目的:基于线粒体自噬及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的蛋白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通路观察枳实、白术及其配伍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动力障碍的改善作用,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枳实组、白术组、枳实-白术组和莫沙必利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采用洛哌丁胺连续14 d灌胃(3 mg·kg-1·d-1)构建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继续洛哌丁胺诱导外,正常组和自然恢复组采用0.9%生理盐水灌胃,枳实组(1.35 g·kg-1·d-1)、白术组(2.7 g·kg-1·d-1)、枳实-白术组(4.05 g·kg-1·d-1)和莫沙必利组(1.56 mg·kg-1·d-1)大鼠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7 d。观察药物对大鼠粪便数量、粪便含水率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苏木素-伊...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基于“四位一体”的全程管理对门诊手术患者服务流程改造的影响。方法:选取600名在试点科室接受服务的门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实施常规干预的门诊手术患者为对照组(300例),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实施“四位一体”全程管理的门诊手术患者为观察组(3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能指标、手术安全指标、手术服务质量指标以及隐患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爽约率、当日手术取消率低于对照组,手术室使用率、手术准时开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隐患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感染及非计划诊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前评估完成率、随访完成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生活和社会能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四位一体”的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90.
目的:构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肺结核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 ”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确立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共有45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22和0.859;两轮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40~0.379和0.107~0.665,P均<0.01。根据条目筛选标准、专家意见及院内外专家小组会议讨论结果,确立终版评价指标体系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73项。结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构建过程科学、可靠,可为肺结核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及专业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