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对策。方法对2003年6月~2006年6月笔者所在心血管内科病房的老年病人急性左心衰竭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及早发现,及时的诊断,正确的治疗,本病的近期疗效是比较理想的。结论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易误诊或漏诊,医生必须高度警惕,及时正确的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的近期疗效是满意的;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消除诱因可减少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患儿 女,10个月,因阵发性咳嗽伴发现肝脾肿大半月而入院.查体:体温37℃,呼吸40次/分,脉搏100次/分.神清,精神可,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呼吸稍促,浅表淋巴结轻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可闻及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膨隆,肝右肋下7 cm,质中,脾左肋下6 cm,质中,移动性浊音(-).神经系统检查未引出病理性神经反射.智力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无类似该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3.
喷他佐辛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患者镇静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喷他佐辛对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患者镇静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C组(生理盐水+丙泊酚组),P1组(喷他佐辛0.5 mg/kg+丙泊酚组)、P2组(喷他佐辛1 mg/kg+丙泊酚组).全麻诱导前启动丙泊酚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1.5μg/mL,5min后P1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5 mg/kg(30 s),P2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1 mg/mL(30 s),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记录丙泊酚TCI启动前(T0)和丙泊酚TCI启动后1 min(T1)、3 min(T2)、5 min(T3)及分组给药后5min(T4)、10min(T5)、15 min(T6)各时点的反应熵(RE)、状态熵(SE)、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静脉靶控丙泊酚1.5 μg/mL后3~5 min,3组患者的RE、SE及OAA/S评分均显著下降,T2-3与T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2组静注喷他佐辛1 mg/kg后RE、SE及OAA/S评分继续下降,T5~6与T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和HR在T6时点轻度升高(P<0.05).P1、P2组在静注喷他佐辛后SpO2明显降低(P<0.05),C组的SpO2则一直在正常范围内波动(P>0.05).结论:喷他佐辛与丙泊酚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静脉注射喷他佐辛1 mg/kg可加深丙泊酚血浆靶浓度1.5 μg/mL的镇静程度,患者由清醒镇静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可降低RE和SE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西藏高原地区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西藏山南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HSP患儿作为观察组,武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6例HSP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HSP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西藏山南地区HSP患儿平均发病年龄高于对照组(PPPPPPPP>0.05).门诊随访发现复发3例(2.4%),低于对照组(16.7%,P结论 西藏高原地区儿童HSP患儿在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面与平原地区相比存在部分差异;总体预后较好,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邓玉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114-1114
目的观察口服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单剂口服缬沙坦40-160mg/d,每日测血压2次。结果50例高血压患者除2例因不良反应头晕中途退出观察外,其余48例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治疗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结论口服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婴儿胆汁淤积症在临床表现为黄疸、瘙痒,粪便、尿液颜色改变和血液生化异常。在活产婴儿中发生率约1,2500—1/5000。婴儿胆汁淤积症已成为中国儿童肝病的首位住院原因,严重影响中国儿童的健康目。其与胆道闭锁的临床表现和血生化检查具有重叠性,故两者的鉴别诊断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胆合剂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武汉市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治疗的240例CMV感染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每组再按症状、体征检验量化积分标准划分为3个亚组,即治疗1组、对照1组各30例(轻度),治疗2组、对照2组各30例(中度),治疗3组、对照3组各60例(重度)。对照组予更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胆合剂,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黄疸消退时间、肝脾回缩时间、体重增长情况、肝功能指标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实验室指标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77.50%,总有效率88.33%,对照组治愈率为60.83%,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两组在黄疸消退、肝脾回缩、体重增长、肝功能指标等方面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CMV感染实验室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转阴,血清CMVIgM(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3.54%、63.64%)、血清CMVDNA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4.52%、67.47%)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CMV抗原快速培养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合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CMV感染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疗效肯定,对重症患儿早期治疗或许能改变预后,中药还能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高等医学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责任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医学人才。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造就医学实用人才已成为社会现代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根据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总体目标,建立了麻醉学实用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以下是我们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利胆合剂对婴儿肝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82例肝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诱导期5 mg·kg-1,每天2次,连用14 d;维持期5mg·kg-1,每天1次,连用14 d。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利胆合剂口服或灌肠治疗,28 d为1个周期。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M(CMV-IgM)转阴率、症状消失时间、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变化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和CMV-IgM转阴率分别为92.7%和8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和68.3%(P<0.05)。试验组黄疸消退天数、肝脾回缩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酸、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206.7±48.6),(29.7±5.0)ng·L-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3.6±34),(38.9±3.1)ng·L-1(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婴儿肝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通过减轻患儿炎症反应改善整体症状。  相似文献   
20.
将128例小儿急性肾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与西药进行治疗,产对比观察疗效。结果在病例痊愈数及尿爱迪氏计数等方面,两组对比,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性肾炎,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