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目的了解广东省手足口病重复发病人群的比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重复感染的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病例病原学特点,为研究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信息。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手足口病病例,按姓名排序后,按总记录数平均分成10部分,随机抽取1部分作为样本,利用EXCEL2007软件按一定规则确定重复发病人群,利用SPSS13.0软件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对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分析其发病前后病原学构成。结果按10%的抽样比例共获得记录59294条,扣除重卡和重复发病记录,实际发病57549人,其中2.09%(1205/57549)在1个月后至3年内重复发病,平均间隔9.8个月(1~34.5个月)。病例初次发病年龄平均1.94岁,3岁以下重复发病的儿童占总数的82.10%。在有明确实验室诊断的手足病病例中,前后两次同为CA16或EV71的各有1例。珠三角地区重复发病病例的比例为2.38%,非珠三角地区为1.45%;城市重复发病病例的比例为2.28%,农村重复发病病例的比例为1.86%。结论因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有2%的人群出现再次发病,珠三角地区重复发病病例的比例高于非珠三角地区,城市重复发病病例的比例高于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对夜间门诊的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更好推行夜间门诊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夜间门诊需求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877份,回收率93.85%。结果:90.7%的患者认为有必要开设夜间门诊,不同居住地门诊患者对开设夜间门诊的必要性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文化程度的差异以及职业的不同并不影响门诊患者对开设夜间门诊的需求。结论:夜间门诊作为医院常规日间门诊服务的一个延伸,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需求,但提供人性化的夜间门诊服务,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门诊数字化建设才能使夜间门诊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43.
疾病控制领域网络媒体监测及其实施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疾病控制领域媒体监测结果,探讨疾病控制领域媒体监测系统的建设。方法用文献查阅法对各种媒体进行监测,并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2004年10月10日~2005年3月31日,监测网站138个,收集疾病控制相关信息2 029条。②信息主要来源于新华网、新浪网等知名网站。③信息收集时间和发布时间之差最短为当天收集,最长为106 d,平均0.60 d。④病种信息收集量前3位依次为传染病、伤害、其他。⑤信息内涵分类收集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疫情发生和流行、工作动态、监测结果、其他、危害因素预测预报、政策法规、科研、专家建议、官员参与、会讯、经验交流和防病常识。⑥信息属地分类由大到小依次为国外、省外和省内。⑦探讨了媒体、媒体功能、媒体监测及其在疾病控制领域中应用。结论媒体监测系统是现代疾病控制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媒体监测系统必须建立相应的监测网络、监测机制、监测模型,质量控制模式,以此作为现行疾病监测的补充。  相似文献   
44.
广东省2012年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系统掌握广东省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病毒性腹泻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东省选择广州、深圳、肇庆等11个地级市23家哨点医院,每家哨点医院每周至少收集≤5岁和〉5岁门诊就诊腹泻病例粪便样本各3份进行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2012年广东省11个哨点监测市23家哨点医院共采集门诊腹泻病例粪便样本4644份,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94%(645/4627)和22.14%(1028/4644)。轮状病毒≤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18.60%(445/2393),〉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8.95%(200/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诺如病毒≤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21.88%(524/2395),〉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22.41%(504/224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月份是1月,为41.50%(105/253);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月份是10月,为40.15%(218/543)。从1028份诺如病毒阳性样本中随机抽取226份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诺如病毒基因型GII型203份、GI型23份。203份GIL型中,GIL4型172份(其中GIL 4Sydney2012变异株87份、GIL 42006b变异株78份、GIL42010变异株4份、未分型3份)。结论2012年广东省病毒性腹泻的优势病毒是诺如病毒,而诺如病毒占优势与出现新的诺如病毒GIL4Sydney2012变异株有关。  相似文献   
45.
2009-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2009--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9--2010年广东省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和2010年广东省分别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3078和226620例,报告死亡病例22和63例.发病率为97.53/10万和235.13/10万,死亡率0.02/10万和0.07/10万。2年度发病率居前5位的地市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海、中山、东莞、佛山市)及惠州市为主;2年度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在4-7月和9-10月呈现2个高峰期(前者为全年高峰期),死亡病例在4-7月呈现高峰期;2年度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以3岁及以下儿童为主(2009、2010年分别占78.71%和81.04%),死亡病例均为5岁及以下儿童;2年度男女发病率性别比分别为1.81:1.00、1.74:1.00,死亡率性别比分别为1.67:1.00、2.58:1.00;2年度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均以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72.21%和73.96%。2年全省报告手足口病10例及以上聚集,}生疫情分别为29、39起,平均罹患率分别为1.47%、4.86%。2009年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2889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感染病例构成比最高(49.57%,1432/2889),2010年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5355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病例构成比最高(55.41%,2967/5355)。2009年报告的22例死亡病例均为感染EV71的实验室确诊病例,2010年报告实验室确诊的57倒死亡病例中,EV71感染病例构成比为94.74%(54/57)。结论2010年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大于2009年,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优势毒株发生转变。做好社区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当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6.
广东省流感监测数据早期预警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已有的流感监测数据建立广东省流感监测预警体系,进行早期预警监测.方法 采用2004~2006年14所哨点医院门诊每周就诊的流感样病例(ILI)占门诊病例总数百分比数据,使用控制图法、历史限法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对2007年的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早期预警的效果.结果 控制图法显示,2007年流感疫情从第14周起进入流行季节,一直持续到第34周后流行结束;历史限法显示,2007年流感疫情较平稳,没有高于近年历史同期水平;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显示,2007年流感活动在第24周有明显的增加.结论 2007年预警信号和实际流感疫情基本吻合,综合利用3种方法进行流感疫情早期预警,结果比较科学和可靠.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广东省2004~2007年流感暴发疫情特征,为科学防治流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7年广东省21个市流感暴发疫情的现场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2004~2007年广东省流感暴发报告集中在3~6月,人口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的城市如广州、深圳和佛山报告的暴发疫情占到全部的70%,94%的暴发疫情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而小学的暴发疫情又占学校和托幼机构的73%.引起暴发疫情的流感病毒主要为A型(H3N2)和B型流感病毒,其中2006年3月曾因为B型(Victoria系)发生变异而在多地区多个集体单位发生流感暴发,2007年流感暴发报告数是近几年最少的. [结论]广东省流感暴发有很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春夏季,发生人群主要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儿童,提示加强对这一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对于控制广东省流感暴发流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8.
广东省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发病及诊疗情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08年4-5月手足口病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程、就诊行为等.方法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电话调查网络报告的2008年4月24日至5月14日发病的实验室确诊手足口病非死亡病例的家长.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发病及就诊情况、临床情况等.结果 共调查115例确诊手足口病非死亡病例,其中EV 71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占65.2%,CoxA 16占15.7%,其他肠道病毒占19.1%.就诊1次、2次、3次及以上的分别为30.4%、45.2%、24.3%;66.1%的病例住院;住院时间以4~7d的为多,占61.8%,其中EV 71感染者住院时间最长;病程在4~10 d的占75.6%,其中CoxA 16感染者病程最长.自述发热的77例(67.0%);出疹的115例(100.0%),出疹部位主要在手掌(94例,81.7%),足掌(84例,73.0%),口腔(89例,77.4%)和臀部(42例,36.5%).在手、足、口3个部位中,任1处出疹的113例(98.3%),任2处出疹的92例(80.0%),3个部位都出疹的62例(53.9%).不同毒株感染者的发热与否和出疹部位多少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115例病例中自述症状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病例定义的占66.1%.结论 2008年4-5月广东省手足口病以EV 71感染为主.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所致手足口病的发热和出疹症状大致相同.我国的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49.
目的快速评估广州市城区居民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疫苗接种意愿,分析影响接种意愿的因素,为实施甲流疫苗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9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4个居民休闲集散点采用街头随机拦截的方法对广州市城区常住居民及暂住超过3个月的外来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对甲流及其疫苗的知晓及态度情况,被访者接种意愿及让其小孩(如果有)接种的意愿和不接种的原因;对影响接种意愿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69名被访者甲流疫苗免费接种意愿率为40.7%(191/469),被访者为其小孩接种甲流疫苗意愿率为81.6%(168/206),;一线人员(包括医务人员、警务人员、公交司机及老师)接种意愿率为51.0%(26/51);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人群的接种意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健康,不需接种"(54.3%,151/278),其次"担心疫苗不安全及无效"(13.0%,36/278);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担心自己或家人感染(OR=2.615)、知道甲流疫苗研制成功(OR=2.347)、认为疫苗有效(OR=1.306)是影响被访者接种意愿的因素(均P0.05)。结论广州市部分被访者(包括一线人员)的接种甲流疫苗意愿率较低,且比为其小孩接种的意愿率低。应加强对广州市城区居民甲流及其疫苗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接种甲流疫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0.
为了解新疆米泉市城区儿童龋齿的患病情况,2006年3~4月对城区20所幼儿园儿童的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