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肝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方法:CHB合并NAFLD患者21例作为实验组,单纯CHB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中MCP-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水平,非参数Mann-Whiteny检验比较CHB合并NAFLD患者和单纯CHB患者肝组织中MCP-1表达水平差异。结果:CHB合并NAFLD组肝组织中MC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0.034(0.024~0.058)高于单纯CHB组MCP-1mRNA相对表达水平0.016(0.012~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合并NAFLD组肝组织MCP-1免疫组化积分8.7±2.5高于单纯CHB组免疫组化积分(6.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B合并NAFLD患者肝组织中MCP-1表达水平高于单纯CHB患者。  相似文献   
22.
溴甲酚绿法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方法。方法 利用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中白蛋白的原理,改进为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结果 测定健康志愿者52人(男32人,女20人)随意尿中的微量白蛋白结果为23.27±14.57 mg/L,21.9±11.4 mg/g.Cr,2.48±1.30 mg/mmol.Cr。结论 经评价实验结果比较满意,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3.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质控物的制备及质控图的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自制HCV-RNA荧光定量PCR室内质控物,利用Excel绘制质控图.方法 取某一浓度HCV-RNA 阳性血清,稀释至一定浓度,分装数管,-70 ℃保存.首次分两批(A组:第1批在最佳条件下检测;B组:第2批在常规条件下检测)连续检测20次,计算均值的对数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绘制常规条件下质控图,进行室内质控动态监测;第2次(C组:第3批在常规条件下检测)标本-70 ℃保存12月后,连续检测20次,计算均值的对数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结果 HCV-RNA室内质控常规条件下及标本-70 ℃保存12个月后,均值的对数值分别为5.023、5.041;标准差分别为0.228、0.231;变异系数分别为4.54%、4.58%;经两组均数对数的显著性t检验,均值的对数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标准差、变异系数之间相差很小.结论 荧光定量PCR 检测HCV-RNA质控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性能稳定,质控图绘制方便,适合PCR实验室对HCV-RNA荧光定量的室内质控.  相似文献   
24.
血液采集后存放时间及温度对血液粘度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液粘度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9例标本在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存放时间进行血液粘度检测。结果全血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标本随存放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温度和血标本存放时间对血粘度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应严格控制测定温度和标本存放时间,以确保血液粘度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B(Cell Bacteria)染色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3例CB染色涂片资料.结果 总阳性率为80. 4%,其中霉菌检出率为28.6%,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28.3%,阴道加特纳菌检出率为15.8%,滴虫检出率为13.1%,淋球菌检出率为3.8%,纤毛菌检出率为2.0%,核异质细胞为0.5%,多重感染占12.6%;此法与盐水涂片法相比检出率有显著性提高.结论 CB技术筒单、快速,可同时做细菌、滴虫、霉菌、细胞等检查,染色清晰,一片多用.该技术对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及广大农村地区健康体检的筛查尤为适应,可以面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2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以FPG、HbAlc进行分组,分析比较FPG、HbAlc与其肾损伤的两指标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S-RBP)关系。另选健康体检者60例为正常对照组。按FPG(mmol/L)分组:6.1〈FPG≤7.0,7.0〈FPG≤11.1,FPG〉11.1;按HbAlc(%)分组:HbAlc≤6.5,6.5〈HbAlc≤7.6,HbAlc〉7.6。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PG〉7.0的两患者组U-MALB和U-RB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FPG〉11.0组的U-MALB和S-RBP与6.1~7.0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FPG在6.1~7.0的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HbAlc≤6.5组相比,HbAlc〉6.5的两患者组U-MALB和S-RB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bAlc〉7.6组与HbAlc 6.5~7.6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FPG和U-MALB、S-RBP均有显著相关(r=0.302,P〈0.01;r=0.309,P〈0.01);HbAlc与U-MALB、S-RBP也均有显著相关(r=0.236,P〈0.01;r=0.181,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U-MALB、S-RBP随着FPG、HbAlc升高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高FPG和高HbAlc是糖尿病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进行FPG和HbAlc联合检测有助于筛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肾损伤。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脏不同病变时期外周血IL-17和IL-22 mRNA水平,探索糖尿病肾病(DN)患者IL-17和IL-22基因表达水平与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 实验包括60名2型T2DM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NC),其中糖尿病患者包括:无蛋白尿组(NA,n=22)、微量清蛋白尿组(MA,n=18)和糖尿病肾病组(DN,n=20)。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L-17和IL-22 mRNA水平,分析各组外周血IL-17和IL-22 mRNA水平差异。结果 DN组IL-17和IL-22 mRNA水平显著高于MA组,NA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MA,NA和NC三组之间IL-17和IL-22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肾病外周血中IL-17和IL-22 mRNA水平升高,IL-17和IL-22可能在DN病变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B(Cell Bacteria)染色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23例CB染色涂片资料。结果总阳性率为80.4%,其中霉菌检出率为28.6%,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为28.3%,阴道加特纳菌检出率为15.8%,滴虫检出率为13.1%,淋球菌检出率为3.8%,纤毛菌检出率为2.0%,核异质细胞为0.5%,多重感染占12.6%;此法与盐水涂片法相比检出率有显著性提高。结论CB技术简单、快速,可同时做细菌、滴虫、霉菌、细胞等检查,染色清晰,一片多用。该技术对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及广大农村地区健康体检的筛查尤为适应,可以面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