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目的探索成人陈旧性胫骨骨折骨缺损的治疗办法。方法从2000年6月至2月,采用一期病灶清除,半环槽固定,骨折处持续加压,胫骨结节下截骨持续延长的方法,治疗11例29岁以下的青年病人。结果11例病人4~9月骨折完全愈合,无骨短缩畸型。结论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支架装置,一期病灶清除,骨折处持续加压,胫骨结节下截骨持续延长的方法治疗陈旧性胫骨骨缺损,能够较好的解决骨愈合、骨短缩及骨感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夏天无注射液对脑缺血和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模型初步筛选ICDP对动物脑缺血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蛋白含量;原代培养乳鼠神经元制备低糖缺氧模型,  相似文献   
83.
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材料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三维多孔支架材料是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基础,本实验用全物理过程将天然材料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和壳聚糖(Chitosan,CS)适当比例混合制备三维支架材料,探索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蚕丝脱胶、溶解并提纯得到适当浓度的丝素蛋白溶液,将丝素蛋白溶液与壳聚糖溶液按适当比例混合,用冷冻干燥法制备成SF—CS三维支架材料。观察指标:采用液体替代法检测SF-CS支架材料空隙率,并应用显微镜观测其平均孔径及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SF—CS三维支架材料平均孔径为60um,孔隙率为82.9%,完全符合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的要求。结论用全物理过程可初步制备SF-CS三维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三维结构和较好孔隙率,该方法有简单易操作,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该材料有望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中较为理想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84.
背景: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良好,但存在操作复杂,容易污染及花费时间长等不足,不利于临床应用。目的:观察自体红骨髓构建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在27只家兔一侧桡骨制作2cm大段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3组,分别植入自体红骨髓+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珊瑚羟基磷灰石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自体红骨髓/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复合人工骨材料。结果与结论:植入后4,8,12周,从植入物内部血管化程度、骨小梁数量、成熟骨结构形成及植入物的降解分析比较,自体红骨髓+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珊瑚羟基磷灰石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组成骨能力及材料降解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表明自体红骨髓构建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具有较高的成骨活性,修复大段骨缺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5.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丝素蛋白、壳聚糖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目的:探讨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与诱导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诱导后,与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支架材料体外共培养,以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增殖活力、材料细胞黏附率及扫描电镜等检测评价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与结论:经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保持正常的分裂增殖速度;随时间的增加,细胞黏附率增加,材料组较对照组黏附率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接种48 h 后细胞生长良好,与支架黏附紧密,增殖分裂活跃.说明丝素蛋白/壳聚糖三维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杜仲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杜仲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以尼莫地平为阳性对照药。灌胃14d后,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2h后对其神经功能障碍进行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梗死范围及计算脑含水量。结果杜仲提取物可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功能障碍(〈0.05);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含水量,并缩小脑梗死面积(〈0.05)。结论杜仲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7.
马立坤  邓江  黄文良  叶鹏  田仁元  吕雪峰 《重庆医学》2015,(8):1022-1024,1028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聚乳酸(PLA)缓释微球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相容性。方法通过复乳干燥法制备rhBMP‐2‐PLA缓释微球,并与兔BMSCs共培养,采用MTT法检测rhBMP‐2‐PLA缓释微球对细胞的毒性及增殖,并通过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等评价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 rhBM P‐2‐PLA缓释微球各浓度浸提液与BM‐SCs培养得出对细胞无毒性。实验组与对照组4个不同时间细胞增殖光密度(OD)值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时间之间 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实验组与对照组 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实验组 OD值高于对照组,时间与组数有显著交互效应,二者变化趋势明显不同( P=0.006)。倒置显微镜观察材料组细胞增殖正常,扫描电镜发现接种7 d后细胞周边有rhBMP‐2‐PLA缓释微球,细胞生长良好,增殖分裂活跃。结论 rhBMP‐2‐PLA缓释微球对BMSCs无毒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88.
文题释义: 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是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缺乏明显的开放阅读框,不具有或具有少许蛋白编码功能。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退化、软骨下骨的改变、邻近骨的广泛重塑以及骨赘的形成。 背景:长链非编码RNA能够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参与骨再生的调控,同时与骨关节炎有着密切的联系。 目的:综述长链非编码RNA在骨再生和骨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及Elsevier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长链非编码RNA,骨,骨再生,骨关节炎;英文检索词为:LncRNA,bone,bone regeneration,osteoarthritis。查阅2000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录的长链非编码RNA在骨再生和骨关节炎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包括综述、基础研究以及临床研究。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与文章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4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骨再生是一个涉及到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长链非编码RNA参与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破骨细胞的生成,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是骨再生过程中的关键分子;②长链非编码RNA参与了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在骨关节炎患者和健康人群中有着明显的差异,在骨关节炎患者中一些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升高,部分表达降低,明确各自的表达差异和功能对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炎意义重大。 ORCID: 0000-0002-6311-4748(熊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模式对胃癌患者康复效果及营养水平的作用,为胃癌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于西安某大学2所附属医院实行手术治疗的1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分阶段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肛门排气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康复指标、术后1周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首次下床活动、肠鸣音恢复、进食半流质食物、留置尿管、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等各个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焦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阶段护理干预能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早日恢复,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以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0.
王世强  邓江  宫开桓 《贵州医药》2003,27(2):123-123
从 2 0 0 0年 3月至今 ,我们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1 2例 ,疗效较为理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2~ 6 0岁 ,平均 4 2岁。车祸伤 6例 ,坠落伤 4例 ,砸伤 2例。骨折分型[1 ] :A1 型 4例 ,A2 型 3例 ,A3 型 3例 ,C1 型 2例 ,均为闭合骨折 ;新鲜骨折 1 1例 ,陈旧骨折 1例。2 手术方法术前测量患肢股骨骨折段长度及髓腔直径 ,选择合适之髓内钉。连硬麻醉下仰卧曲膝位 ,大腿上止血带 ,消毒铺巾 ,由髌骨前下方小切口 ,经髌韧带进入关节腔 ,由髁间窝偏前方骨锥钻孔 ,扩孔 ,C臂X光机下闭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