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选择性局部动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分析 6 1例超选择性局部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其中颈内动脉主干闭塞的 4例 (6 .6 % ) ,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 4 8例 (78.7% ) ,大脑前动脉闭塞 5例 (8.2 % ) ,椎基底动脉闭塞 4例 (6 .6 % )。结果 预后好的患者共有 4 6例 (75 .4 % ) ,血管再通程度 >5 0 %的 4 4例 (72 .1% ) ,再通程度 <5 0 %的 17例 (2 7.9% )。颅内出血率 19.6 % ,病死率 6 .6 %。结论 超选择性局部动脉溶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 ,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2.
多发性硬化(MS)系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点是脑和脊髓白质以及视神经髓鞘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失和胶质增生。近10余年来,国内外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MS,疗效颇佳。现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45例急性期MS患者分别应用甲泼尼龙、地塞米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并对其疗效作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I一般资料:对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具有可比性的急性期MS患者45例,按1983年Poser拟定的MS诊断标准确诊,分别用甲泼尼龙、地塞米松、ACTH进行治…  相似文献   
93.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 ,14岁 ,学生。因“持续双下肢无力 2月”于2 0 0 3年 7月 31日入院。缘于 2 0 0 3年 5月份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 ,浑身无力 ,服用感冒通、牛黄解毒片后 ,病情好转 ,但双下肢无力仍存在 ,伴大腿肌肉酸痛 ,不能跑步 ,走路约 10 0米后出现劳累 ,爬楼梯及下蹲起立困难 ,读书时低头 10分钟后自觉头颈酸感 ,抬头费力。自诉晨起症状较轻 ,活动后加重 ,休息后症状可减轻。活动后心慌 ,心率可达 10 0次 /分以上 ,休息后缓解 ,遂到当地医院行肌酶谱检查示 :谷草转氨酶10 8.4U/L、乳酸脱氢酶 12 0 8.3U/L、羟丁酸脱氢酶10 0 1.5U…  相似文献   
94.
[摘要] 目的:探讨皮质下梗死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的颅内血管病变情况,分析VCI的可能病因与机制,为早期诊断与寻找可能的预防和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连续入选我院皮质下梗死的住院患者,排除影响认知测评的患者,根据VCI诊断标准,分为VCI组49例,无认知障碍组(NVCI)42例,收集临床资料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蒙特利尔认知评估(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头颅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评估脑供血动脉。结果:皮质下梗死的VCI患者TOAST分型VCI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4例(48.98%),NVCI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2例(52.38%),两组无显著差异。CTA或MRA评估血管提示VCI组血管狭窄患者37例(75.51%),颅内血管狭窄占75.25%,其中大脑中动脉28.71%。单一血管病患者18.37%,多血管病变患者57.14%。NVCI组血管狭窄患者80.95%,颅内血管病变60%,其中大脑中动脉32%,单一血管病患者26.19%,多血管病变患者54.76%,与VCI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VCI患者每例颅内血管狭窄数目分别为0-6支,平均狭窄数量为(1.51±1.67)支,患者的认知评分与血管狭窄数目成负相关(Rs =-0.283,P=0.048)。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为VCI的最常见原因,且以颅内大动脉病变为主。由于颅内大动脉病变为华人常见脑动脉狭窄部位,且具有可治疗性,为华人的VCI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1病例1.1先证者男,37岁,农民。因握拳松开不易17年,双手变细无力8年,言语含糊5年就诊。患者于17年前偶有疲劳后持物放松不易,渐发展为握拳松开困难。8年前发现双手臂变细、无力,活动发僵感,伴颈部酸胀乏力。5年前言语含糊,时有进食呛咳,行走乏力易...  相似文献   
96.
潘通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潘通(己酮可可碱)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潘通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素进行对照研究,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各39例,于14d和21d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潘通治疗组血胆固醇,血小板降集率,纤维蛋白原和全血粘度(高切)有显著差异,以血浆粘度改变极其显著(P〈0.001);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高切)和血浆粘度有显著差异(P〈0.02);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  相似文献   
97.
我国的医学教学模式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在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要求医学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应相应的改革。医院与学校在不同程度上相分离,由于接触临床实践少,学生对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及今后工作的密切关系缺乏认识,只读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的内容多,为应付考试而学习。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和知识为先导,要求学生记忆,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可以看作是解答问题或问题解答式的教学。“以问题为基  相似文献   
98.
报道 男性,53岁,1989年8月17日因持续发热2个月入院。8月22日感左上肢无力,两天后双下肢无力至27日活动不能伴小便潴留。神清,高热无头痛呕吐,未扪及肝脾及浅表淋巴结,无腹水征。颅神经正常,左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0级,未引出腱反射和病理反射,T_(4_12)痛触觉减退,T_(12)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脑膜刺激征阴性。血沉65mm/h,血红蛋白渐进性下降9.8—4.7g%,头颅、C_(3_5)及腹膜后CT扫描阴性,脊髓MRI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信息化流程管理系统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救治中的构建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11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卒中绿色通道救治,并且纳入信息化流程管理系统的597例疑似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AIS救治流程中各环节运行现状以及运行效率。对卒中护士和接诊医师制定绩效考核指标,计算卒中护士判定卒中的准确率及漏诊率;以医师到达预检台-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和签署知情同意书-静脉团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时间评价卒中护士救治操作能力,达标时间10 min;以呼叫接诊医师-医师到达预检台和建立静脉通道-转运至CT室时间评价接诊医师应急处理能力,达标时间5 min,计算达标率。结果 597例预检判定为疑似卒中患者中,医师判定为卒中549例,建立静脉通道430例,转运至CT室443例,完成头部CT平扫441例,静脉溶栓52例。流程中患者到院-医师到达预检台、医师到达预检台-建立静脉通道、建立静脉通道-转运至CT室、转运至CT室-完成CT平扫、完成CT平扫-团注rt-PA时间、患者到院-完成CT平扫及患者到院-团注rt-PA的中位数时间分别为3(1,5)、8(3,16)、3(2,5)、3(2,9)、9(3,22)、20(10,30)、27(19,55)min。卒中护士判定卒中的准确率、漏诊率分别为92.0%(549/597)、8.4%(50/597);医师到达预检台-建立静脉通道、签署知情同意书-团注rt-PA时间达标率分别为82.1%(353/430)、80.8%(42/52)。呼叫接诊医师-医师到达预检台、建立静脉通道-转运至CT室时间达标率分别为94.5%(564/597)、91.4%(405/443)。结论以"时间管理"为核心的流程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分析AIS救治流程中各种环节和各种人员的效率,不断优化流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索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急诊诊疗流程,在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 溶栓和血管内取栓绿色通道对治疗效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溶栓和(或)血管内治 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例208例。根据有无卒中护士的参与分为有卒中护士组(43例)和无卒中护士 组(165例)。比较两组各治疗环节的延误时间:进门到用药时间(door-to-needle,DTN)、进门至影像学 检查时间(door-to-imaging,DTI)、影像学检查至用药时间(imaging-to-needle,ITN)、影像学检查至股动 脉穿刺时间(i magi ng-to-puncture,ITP)、进门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DTP)、到院至治疗 达标率(DTN≤60 min、DTP≤90 min)和出院时及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2分]的比例。 结果 较无护士组,有卒中护士组DTN中位数由39 mi n缩短至27 mi n(Z =-5.422,P<0.001);DTP 中位数由105 mi n缩短至68 mi n(Z =-2.707,P =0.007);I TN中位数由21 mi n缩短至8 mi n(Z =-5.981,P <0.001);I TP中位数由78.5 mi n缩短至45 mi n(P =0.013)。有护士组和无护士组DTN达标率分别为 97.67%和90.97%(P<0.001),DTP达标率分别为100%和35.62%(P<0.001)。出院时和发病3个月有 卒中护士组mRS评分≤2分比例显著高于无卒中护士组(62.79% vs 49.09%;69.77% vs 50.91%,均 P<0.001)。 结论 急诊预检台设置卒中护士作为第一反应者并贯穿整个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绿 色通道可以显著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DTN时间和ITP时间,提高到院至治疗达标率,改善患者 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