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 探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方法 在Pub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弥散张量成像、脊髓疾病、椎间盘”关键词,查阅2003年1月—2014年12月有关MR-DTI在脊髓疾病应用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MR-DTI体现脊髓病变早期组织空间组成和各组织成分之间水交换功能的改变,并能显示神经纤维束的走行方向,反映脊髓束功能的完整性。MR-DTI已逐渐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脊髓损伤时期的判断和腰骶椎神经根病变的诊断以及腰椎间盘退变的早期诊断。DTI应用于脊髓疾病的诊断时,由于存在脊髓体积过小、扫描时间过长、运动伪影等不足,阻碍其在脊髓疾病诊断领域的发展。目前,随着并行成像技术、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等新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结论DTI已在脊柱脊髓领域发挥出常规MR检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影像学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及经验的丰富,DTI应用存在的阻碍必将得到解决,DTI在脊髓疾病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2.
椎体成形术骨水泥聚合温度变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骨水泥聚合时温度的变化。方法 模拟人体环境,在37℃水浴环境中,观测5ml骨水泥球(palamed)共5个,测量聚合时中心温度及距表面5mm处温度变化;尸体椎体标本5个(骨质疏松椎体).椎体内注射骨水泥5ml.37℃水浴环境下测量骨水泥中心温度变化。结果 骨水泥球中心温度.最高温度63~65.4℃,50℃以上持续时间66~7.30;距表面5mm处最高温度52.2~56.3℃,50℃以上持续时间28~33s;椎体内骨水泥中心温度最高42~46℃。结论 在摸拟人体环境下,骨水泥聚合对温度与体外实验相比,最高温度较低及50℃以上持续时间短。在椎体成形术中不会出现聚合产热对周围组织造成热损伤。  相似文献   
163.
为研究真皮替代鞘内屈肌腱的可行性,用兔真皮条移植替代鞘内屈趾肌腱,以正常鞘内屈趾肌腱为对照,观察移植物的形态及组织学变化,新生血管情况及生物力学性能,结果显示移植物术后24周时大体形态,新生血管及胶原排列与对照组近似,生理需要强度与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毛囊及皮脂腺完全退化,移植物10周后延伸率为23%,实验表明真皮能替代鞘内屈肌腱。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准备的方式。方法:本组45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33例合并有内科疾病。术前及时诊断并治疗内科疾病,选择恰当的麻醉及手术方式,术后继续治疗,预防并发症。结果:38例经围手术期处理,顺利进行手术,7例因围手术期并发症采取保守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2%。结论:老年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手术风险大,只有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控制内科并发症,才能降低手术的风险,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在重庆市区生活10年以上的汉族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了40例绝经后患骨质疏松症的妇女和21名同龄绝经后无骨质疏松症的妇女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结果:骨质疏松组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bb、Bb、BB频率分别为82.5%、17.5%及0,无骨质疏松组分别为85.71%、14.29%及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就目前调查例数看,重庆地区汉族妇女骨质疏松与BB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6.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认知障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术后认知障碍(POCD)是术前无精神异常的病人出现术后大脑功能活动紊乱,导致意识、认知、记忆、定向、感知、运动行为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预防POCD的出现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临床课题。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讨经椎体入路在经皮内镜下进行颈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减压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3—9月,选取4具新鲜冰冻尸体标本进行前瞻性研究,男女各2具,年龄50~70岁。术前CT检查确定手术靶点和设计骨性通道,经C4、C5、C6、C7椎体入路手术各1具。于血管鞘和气管食管鞘之间进行椎体穿刺,置入工作外鞘于椎体内,镜下磨钻磨除骨质建立骨性通道,经皮内镜直视下去除突出的髓核及骨赘。记录手术时间、透视曝光次数,术后CT检查解剖术区相应组织结构。结果4具尸体均完成经椎体入路的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操作,C4和C5骨性通道方向为前上至后下,C6和C7为前下至后上。手术时间分别为92、73、65和60 min,平均72.5 min;术中透视次数24、21、19和18次,平均20.5次。术后CT检查证实骨性通道完整,椎体无骨折塌陷。结论经椎体入路在经皮内镜下进行颈椎间盘髓核摘除脊髓与神经根减压是可行的,该手术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68.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pedicle screw,APS)内固定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应用下颈椎APS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损伤患者10例.术前皆行颈椎CT扫描,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型,测量置钉参数(进钉点、置钉角度和螺钉长度与直径).采用常规颈前方入路术,显露椎体前壁致两侧外缘,辨清固定椎体上下终板.在X线透视引导下,严格按照术前的置钉参数置钉.术后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及MRI,由放射科医师与非术者骨科医师共同评价.术后1,3,6,12个月随访,并进行评价. 结果 术中除1枚C4和l枚C7螺钉未能成功置入外,共计置入C3~C7螺钉24枚.术后CT示4枚损伤椎弓根外侧壁.术后1例1周后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余9例均获随访.按Frankel分级,3例创伤患者中1例A级患者无恢复,但无加重,另2例有2~3级恢复;6例非创伤患者脊髓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提高到13.4分,按Hirabayashi法计算,改善率为60.7%.所有受访患者,除2例发生吞咽困难外,余均无并发症发生.各例早期均有骨融合出现. 结论 下颈椎APS内固定技术可行.置钉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个体化置钉参数的测定及术中X线透视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9.
邓忠良  安洪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896-2897
目的:观察低能脉冲超声波(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对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fic fracture,OPF)愈合中骨痂微血管及血流量的影响。方法:35只大耳白兔制成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随机分为1,2,4,6和9周5个组。LIPU对右前肢骨折进行照射(30mW/cm^2,1次/d,20min/次);左前肢假处理作为自身对照。微血管染色及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相术(SPECT)血流量测定。结果:实验侧血流量增加,在术后1,2,4周时明显高于对照侧(P&;lt;0.05);术后6周和9周时实验侧血流量高于对照侧(P&;gt;0.05)。实验侧血管生成增多,并早于对照侧。结论:LIPU可增加OPF骨折端血流量、促进骨折端血管再生,从而促进OPF愈合。  相似文献   
170.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神经生长因子(Ad-NGF)基因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方法取SD大鼠16只,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并缝合,随机分为Ad-NGF治疗组、神经生长因子(NGF)局部注射组、空腺病毒载体组和生理盐水(NS)局部注射组。术后第31天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神经电生理测定,Western blot检测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腺病毒介导神经生长因子较其余3组可显著增加局部NGF蛋白质表达水平,改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和神经传导速度。结论腺病毒介导神经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可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