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人群DNA修复酶X线修复交叉补体因子1(XRCC1)codon 399 Gln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PCR-RFLP检测分析140例HCC患者和536例对照人群XRCCl基因399位点多态性。结果:①XRCC1 codon 399 Arg/Arg为HCC保护基因型,XRCC1 codon 399(Gln/Gln Arg/Gln)为HCC风险基因型(校正OR=2.18,95%CI=1.27~3.74);②在AFB1暴露有中低度与高度两个层次,XRCC1 399 Gln多态性在AFB1中低度暴露群体中增加HCC危险性(校正OR-2.06,95%CI-1.01~4.20)。结论:XRCC1 399 Gln多态性与HCC风险相关,且在AFB1中低度暴露时更易感HCC。  相似文献   
22.
人乳腺良恶性肿瘤nm23-H1蛋白表达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m23-H1蛋白与乳腺上皮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1例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39例乳腺癌,nm23-H1生表达率为33.3%(13/39),无淋巴结转移的31例乳腺癌阳性率为77.4%(24/31),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良性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阳民生率为100%(11/11)〉乳腺癌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解毒酶基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GSTM 1)多态性与黄曲霉毒素B1(AFB1) 相关性肝细胞癌(HCC)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广西地区AFB1高污染区140 例HCC患者和536例对照人群的GSTM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GSTM1-present基因型为HCC保护基因型,而GSTM1-null基因型为HCC风险基因型,其校正风险值OR(95%可信区间CI)为2.07(1.20-3.5 7);(2)在AFB1暴露中低度与高度两个层次, GSTM1基因多态性均增加HCC危险性,其校正OR(95%CI)分别为1.92(0.92-4.00)和1.80(0.77- 4.17)。结论解毒酶基因GSTM1多态性与HCC易患性相关,其缺失型增加患HCC风险;GSTM1在中低度和高度AFB1暴露时均与HCC易患性相关,但在中低度暴露时更明显。  相似文献   
24.
本文报道我院于1985年5月~1986年8月对37例各种心脏病患者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EMB)的资料。男19例,女18例。年龄15~65岁(平均34.4岁)。原发性心肌病9例(扩张型7例、肥厚型及限制型各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发心肌病1例;心肌炎  相似文献   
25.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广西地区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高暴露是该地区HCC高发的主要原因[1].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sir,NER)在修复AFB1诱发的DNA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C(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C,XPC)在NER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识别DNA损伤位点[2].该基因在不同个体间存在遗传多态性,其中第939密码子A→C可致氨基酸Lys→Gln置换,并影响表达产物的功能状态[2].XPCLys939Gln多态性与黑色素瘤、膀胱癌等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36].本研究以AFB1高暴露人群为研究对象开展HCC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期阐明XPC Lys939Gln多态性在HCC发病中的作用,为HCC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在中国西南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鼻咽癌高发区内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与T1遗传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的相关性。方法病例与对照研究这些酶的遗传多态性(GSTM1和GSTT1零基因型),鼻咽癌总数为127例,对照207例。结果GSTM1和GSTT1零基因型的频数在NPC患者中较高,差异达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鼻咽癌是广西最常见癌症,GST酶与多种环境致癌物的解毒相关,同合子缺失GSTM1和GSTT1与数种癌相关,生鼻咽癌危险性已知与环境因素如吸烟和EB病毒感染相关联,我们的结果提示GSTM1和GSTT1缺失多态性与增加鼻咽癌易感性相关,若两种解毒酶基因同时缺失对鼻咽癌易感受性意义更重要。  相似文献   
27.
患者女性,26岁,出生于广西百色,后住北海市。因突发寒战、高热伴头痛至某医院急诊。疑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抗病毒及退热处理后回家休息。次日因症状加重而再次就诊。第3天又突发寒战,高热并头痛又来就诊,当时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和精神萎靡,仍疑为重症上呼吸道感染而入院。入院办理手续过程中呕吐两次,吐出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解毒酶基因gstM1和gstT1的空白基因型(null)与黄曲霉毒素B1(AFB1)相关肝细胞癌(HCC)的易感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广西地区AFB1高污染区140例HCC患者和536例对照人群的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①gstM1-present基因型和gstT1-present基因型为HCC保护基因型,而二者的null基因型为HCC风险基因型,其校正OR值(95%CI)分别为2.07(1.20~3.57)和1.44(0.85~2.45);②在同时有gstM1和gstT1两个基因缺失的个体中其患癌风险比单一缺失者大(校正OR=2.43,95%CI:1.19~4.97);③gstM1-和gstT1-null基因型与AFB1暴露程度在HCC发病中具有协同作用,从中低度至高度AFB1暴露时,其校正OR值(95%CI)分别升高达12.76(5.38~30.24)和7.82(3.61~16.90)。结论解毒酶基因gstM1和gstT1多态性与HCC易感性相关,二者的null基因型均增加患HCC风险,二者同时出现时患HCC风险更为明显;gstM1和gstT1的null基因型在HCC发病中与AFB1暴露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9.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一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卓霖  刘新民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5):348-348,I009
患者女性,28岁,已婚,无业。曾以发热20d,伴咳嗽、腹胀及头晕入院。当时体检:重症贫血,皮疹,双侧颈淋巴结可触及,肝、脾显著肿大。骨髓涂片查见圆形小体,主要位于巨噬细胞中,诊断为组织胞浆菌病。用氟康唑400mg/d,分2次服,治疗50d,脾脏很快缩小,其他症状及体征相继消失而出院。但不久原病复发又住进医院,再用氟康唑治疗无效,病情发展迅速且严重。受中华内科杂志1998年12期《评组织胞浆菌病六例》启发,对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真菌培养与文中所述吻合,遂请笔者会诊。会诊发现患者面色苍白,重病容,散在性坏死性丘疹,中央脐状下陷结黑色痂皮,…  相似文献   
30.
本文报道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在肝细胞肝癌组织内的定位分布情况。以丙型肝炎病毒(HCV)的C、E、NS3、NS4区四种单克隆抗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39例肝细胞肝癌(HCC)的肝脏标本,结果总的阳性率为15.1%。21例阳性标本中,C区单抗检测阳性占80.9%(17/21),E区占33.3%(7/21),NS3、NS4区均占57.1%(12/21),表明应用多区段单抗有助于提高HCV抗原的检出率。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浆中,呈细、粗颗粒及块状,3例出现膜及膜下型,1例核内有阳性反应。HCV感染与H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