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病例报告患者女,57岁。因双乳肿物1年于2004年11月1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意间发现双乳肿物,偶有隐痛,无乳头溢液,近来自觉肿物增大而入我院诊治。既往9年前曾予液体硅胶注射隆乳。体检:双乳发育良好,对称,无皮肤水肿,无乳头、乳晕糜烂。其中右乳中下方肿物4cm×2·5cm,边界尚  相似文献   
32.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一种严重的胰腺炎症反应性疾病,常伴发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病情发展快,常伴有继发感染、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DIC等并发症,因而死亡率高,预后极差。而胃肠麻痹是其中较早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因为腹膜炎症引起的,可形成"二次打击",是SAP病变发展的重要环节,可诱发或加重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纠正肠道功能衰竭、恢复肠道功能是SAP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3.
Meek植皮术在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家金  周华  黄毅  陈星光  邓勇军 《江西医药》2009,44(12):1206-1208
目的总结Meek植皮术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Meek植皮方法治疗2例特重烧伤患者.Meek植皮面积分别为38%和42%,供皮区为头部和胸腹部,其中一例切削痂后即刻进行Meek植皮,扩展比例为1:4和1:6;另1例为切削痂后第7d进行Meek植皮,扩展比例为1:3和1:4。结果2例应用MEEK植皮术手术时间分别为65min和60min.2例均疗效满意,创面愈合后较传统植皮方法排列整齐、外形美观。结论Meek植皮术适用于体表任何形式的创面(骨外露除外)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患者行眼内容剜除术的原因,探讨Ⅰ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7月行眼内容物剜除术联合Ⅰ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行眼内容物剜除术的原因,随诊观察患者的义眼座植入情况以及患者义眼片佩戴后情况。结果61例患者中,48例患者属于严重眼外伤,4例患者属于感染性角膜溃疡;3例患者属于角膜葡萄肿;4例患者属于眼部手术后并发症;2例患者属于绝对期青光眼。术后随访4~60个月,平均(10.3±11.0)个月,无义眼座脱出、眶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行眼内容物剜除义眼座植入术的主要为严重眼外伤患者,患者对眼内容剜除术和Ⅰ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联合应用的治疗满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提高对心包内恶性神经鞘瘤的临床认识.方法:对我院治疗的1例心包内及后纵隔恶性神经鞘瘤合并心包填塞患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报告,并分析国内外文献报道的6例心包内恶性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心包内恶性神经鞘瘤以心包填塞为主要症状,心脏彩超及胸部CT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心包内肿瘤的主要手段,确诊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肿瘤能缓解心包填塞症状.结论:心包内恶性神经鞘瘤临床罕见,预后较差,手术切除肿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eyclinD1(CCND1)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SSCP和DNA直接测序技术,对宣威、昆明地区非小细胞肺癌各45例(分别为宣威、昆明组)和非肺癌(肺大疱、肺出血)行手术切除的正常肺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8例(对照组)进行CCNDI的G870A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CCND1的G870A的从、AG、GG基因型在宣威组的频率分别为46.7%、42.2%、11.1%;在昆明组中分别为24.4%,44.4%、31.1%;对照组为22.2%、38.9%、38.9%。CCND1的G870A的从型发生频率宣威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昆明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CNND1的G870A基因多态性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参与的过程,CCND1的G870A多态性与宣威地区特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Meta分析以确定fibulin-3对MPM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等数据库中fibulin-3对MPM诊断价值的相关研究,由两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21项研究纳入本次Meta分析,fibulin-3诊断MPM研究的合并敏感度为70%(95% CI:67%~72%),特异性为82%(95% CI:80%~84%),阳性似然比为5.09(95% CI:3.56~7.27),阴性似然比为0.27(95% CI:0.20~0.36),诊断比数比为27.28(95% CI:14.15~52.60)。拟合SROC曲线,得到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6及0.9164,Q*指数为0.8518。结论 fibulin-3对MPM的诊断具有较高程度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可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作为临床诊断MPM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宣威、昆明两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16蛋白表达的差异性,探讨P16蛋白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对宣威、昆明地区非小细胞肺癌各45例和非肺癌(肺大疱、肺出血)行手术切除的正常肺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8例进行P16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P16蛋白免疫组化阴性表达共有45例,总失活率为41.7%,其中宣威肺癌组、昆明肺癌组、对照组的失活率分别为57.8%、37.8%、11.1%。两肺癌组P16蛋白失活率分别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肺癌组P16蛋白的总失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8);宣威肺癌组在Ⅰ期、T2期和腺癌的失活率比昆明肺癌组高(P<0.05)。结论与昆明肺癌组相比,宣威肺癌组P16蛋白不表达率在肺癌早期和腺癌中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39.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PCNA及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增殖细胞核抗体(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CNA基因及survivin基因的表达,分析PCNA及survivin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92例非小细胞肺癌中PCNA阳性表达率为60.9(56/92),其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等无关,而与NSCLC的组织学分级及原发肿瘤T分期有关,在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级的肿瘤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7%vs52.6%,x^2=4.269,P=0.039);在T3+T4期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T1+T2期中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8%vs52.5%,x^2=4.789,P=0.029)。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46.7%(43/92),其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以及组织学类型等无关,而与NSCLC的组织学分级有关,在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级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1%vs37.5%,x^2=3.975,P=0.046)。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CNA阳性组及survivin阳性组的总生存时间均低于PCNA阴性组及survivin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及0.033)。结论PCNA和survivin表达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联合检测PCNA和survivin并结合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可以更准确地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置入食管加膜支架对恶性食管狭窄和/或瘘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8月X线电视透视下置入的12例15枚食管加膜支架病例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转归,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内支架置入全部1次成功,置入过程中未发生技术性并发症或死亡。放置24~48h后,吞咽困难明显缓解,瘘道被封闭,吞咽困难程度由术前的平均3.5级降至术后的1.0级,均能进普食,临床有效率100%。随访3~6个月,早期胸骨后疼痛不适7例;术后1个月支架移位2例;术后4个月出现再狭窄1例;术后3~4个月死亡2例。结论:食管加膜内支架置入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能迅速有效地改善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解除食管狭窄和/或瘘的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