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6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HBV为了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它们必须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因此了解HBV引起的慢性肝炎的自然进程和其特点及HBV逃逸机体免疫监视的可能机制,对掌握其致病机制十分关键,可为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2.
本文用宋内氏志贺菌加热致死后的菌体免疫BALB/c小鼠,以纯化脂多糖筛选,获得2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以小鼠腹腔感染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单克隆抗体被动保护实验。结果表明,在攻击前输入单克隆抗体,对同型菌感染有显著保护作用,保护率随抗体剂量增加而增高。提示识别脂多糖分子上某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能够对感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脂多糖是志贺菌毒力相关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3.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机理。方法 对 2 6例治疗前AIH患者的血清和穿刺肝组织进行血清学、病理学及临床观察分析 ,并采用IAIHG(1999年 )标准进行评分 ;采用多种树突状细胞 (DC)标志性抗体 ,以免疫组化方法对肝组织中DC的变化进行观察 ,并对肝星状细胞 (HSC)的活化与增殖 ,及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表达作观测 ,另取慢性乙、丙型肝炎肝组织各 10例 ,正常肝组织 5例作对照。结果  2 6例AIH中Ⅰ型和Ⅱ型分别占 80 8% (2 1 2 6 )和19 2 % (5 2 6 ) ,累计评分均值分别为 18 6± 1 4和 19 1± 2 1。Ⅰ和Ⅱ型比较 ,平均年龄、血清平均ALT、AST及γ Glo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或P <0 0 1或P <0 0 5 )。 2 6例AIH肝组织均呈活动性慢性炎症改变 ,其中界面炎 碎屑坏死 (PN) 10 0 % ,桥接坏死 (BN)Ⅰ型 5 7 1% ,Ⅱ型 80 0 % (P <0 0 5 ) ,显著性小叶内炎Ⅰ型 95 2 % ,Ⅱ型 10 0 % ,玫瑰形肝细胞Ⅰ型 71 4% ,Ⅱ型 10 0 % (P <0 0 1) ,小叶中央区融合性坏死Ⅰ型 33 3% ,Ⅱ型 80 0 % (P <0 0 0 1) ,明显的浆细胞浸润Ⅰ型 95 2 % ,Ⅱ型 2 0 0 % (P <0 0 0 1)。阳性DC弥散或聚集分布于汇管区及肝小叶内 ,尤其在AIH肝组织活动性病变区 ,Ⅰ型85 7% (18 2 1) ,Ⅱ型 5  相似文献   
84.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CH)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及CH的临床诊断。方法:对973例CH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症状与体征等多种因素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判别分析,采用肝功能指数(AAPEA指数)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在CH诊断中的应用。结果:CH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毒(TBIL)、白蛋白(ALB)、白/球蛋白比值(A/G)、蛋白电泳γ球蛋白(γG)、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等生化指标及B超脾脏厚度等,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密切相关;AST反映肝脏炎症活动程度优于ALT。多因素判别分析总体误判率为28.1%,但对中、重度误判率较率。肝功能指数(AAPEA)指数与CH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纤维化程度及病理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9、0.545及0.529(P<0.0001)。结论:PA、ALT、TBIL、ALB、A/G、γG、CHE、AST等生化指标以及B超脾脏厚度在判定CH程度方面有重要意义。AST反映肝脏炎症活动程度优于ALT。多因素判别分析对CH中、重度误判率较高。AAPEA指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单项指标判定为高。  相似文献   
85.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及肝组织病毒学标志与病理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及肝组织病毒学标志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的关系。方法对647例CHB患者血清病毒学标志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及其中418例肝细胞病毒学标志HBsAg、HBcAg的表达与肝组织病理损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B患者血清及肝组织病毒学标志与肝组织病理损伤密切相关。结论血清HBsAg、HBeAb、HBcAb阳性,HBVDNA阴性的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轻;HBVDNA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无明显相关;肝细胞HBsAg、HBcAg均阴性表达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86.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使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利用日本KURARAY公司产的KM-8900型人工肝治疗仪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治疗开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予适量氢化考的松预防过敏,统计分析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86例193例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共发生皮疹12例次(6.22%),血压一过性下降3例次(1.55%),血液管路部分凝血3例次(1.55%),下肢抽搐2例次(1.04%),无过敏性休克、畏寒、发热及出血发生,其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治愈,不影响疗效。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可发生多种并发症,但发生率很低,经对症处理后可治愈。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停药后肝炎复发情况。方法观察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停药6个月以上的临床表现。结果免疫耐受期的9例患者中0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停药6个月内4例有效患者均出现复发。非免疫耐受期患者中显效13例(13/113,11.50%),有效90例(90/113,79.65%),无效10例(10/113,8.85%)。治疗期间复发11例(11/113,9.73%),均为有效病例。停药后6个月内,显效患者中7例(7/13,53.85%)出现病情复发,有效病例中69例(69/79,87.34%)出现复发。突然停药组与逐步停药组患者治疗前ALT水平无显著差别,但停药后半年内最高ALT水平突然停药组明显高于逐步停药组(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但复发率较高,建议长期应用以抑制病毒复制。免疫耐受期患者不宜应用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88.
肝纤维化是以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生沉积及分布异常为特征的病理性纤维增生过程。当致病因子损伤肝脏时,枯否细胞首先活化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于静息状态的肝星状细胞(liver stellate cell,LSC),LSC活化增殖,大量分泌ECM,同时还通过自分泌机制加速自身合成ECM,沉积于肝脏内引起肝细胞功能障碍。肝功能受损后激活更多枯否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形成恶性循环。肝内ECM过度沉积,致使肝纤维维发生。干扰素是一类异源性细胞因子,分为α、β、γ三种,由于其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和抗增生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肝  相似文献   
89.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对4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人肝组织进行了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同时检测其中21例血清TGFβ1及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原肽(PⅢP)水平。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TGβ1血清水平上升,肝内表达逐渐明显,二者呈正相关;TGFβ1的血清水平及肝内表达HA、LNⅣ-C、PⅢP四项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90.
对解放军302医院1980~1992年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变118例死亡患者尸检分析,共发现肾小管坏死15例,为了解其临床特点,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5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例,年龄20~62岁;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4例,慢性重型肝炎9例,肝硬变2例。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经尸检证实。1.2 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本组患者均有腹水、少尿、临终前24h尿量不足500ml。所有患者均应用不同剂量(40mg~200mg)的呋喃苯胺酸(速尿)。并发肝性脑病8例,消化道出血5例,原发性腹膜炎7例。腹水量、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