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6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229例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肝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的肝病患者,评价甲胎蛋白对肝癌诊断以及肝炎病情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29例AFP升高大于500 ng/ml的肝病患者,进行病种、病情、转归等分析.结果 (1)肝病患者中AFP明显升高但非原发性肝癌者在临床中较常见(88/229,38.43%);(2)肝硬化患者如果AFP明显升高,原发性肝癌可能性较大(134/177,75.71%),慢性或其他肝炎患者AFP明显升高者肝癌可能性较小(7/52,13.46%);(3)AFP明显升高乙型重型肝炎比其他预后好,好转治愈率50%比27:78%;(4)AFP明显升高患者联合GGT、ALP分析,有利于肝癌的诊断.结论 肝病患者AFP升高不一定是肝癌,联合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对诊断及病情预后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32.
目的为了解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肝内NK细胞及Kupffer细胞的变化特点,探讨肝内NK细胞及Kupffer细胞与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例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肝组织内NK细胞及Kupffer细胞在肝内分布情况,以及HBsAg、HBcAg在肝细胞内表达状况,并与6例正常肝组织、17例免疫活动期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免疫耐受期患者肝内浸润Kupffer细胞明显多于正常肝组织(P〈0.01),但明显少于免疫活动期患者(P〈0.01);免疫耐受期患者肝内NK细胞数与免疫活动期及正常肝组织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耐受期患者肝细胞内HBcAg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免疫活动期患者(P〈0.01)。结论肝组织内Kupffer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组织炎症损伤及肝内HBV清除中起重要作用,而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内NK细胞的作用很有限。  相似文献   
333.
目的观察血浆吸附灌流(PP)联合血浆置换(PE)的组合型人工肝方法加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P和使用少量血浆的PE联合在1次治疗模式中完成,治疗35例68例次肝衰竭患者,检测治疗前、结束时及治疗结束72 h时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白蛋白(Alb),与同期进行的34例66例次单纯PE治疗患者做对照,两组患者皆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结果 (1)治疗1个月时并发症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HBV DNA下降超过100倍的患者比率分别为治疗组68.6%,对照组61.8%,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好转率(62.9%,61.8%),生存率(68.6%,64.7%),累积3个月生存率(65.7%,64.7%),6个月生存率(65.7%,61.8%),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2组患者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72 h时TBi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均<0.05),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TBil下降幅度更大(P<0.05),在治疗结束72 h时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PTA无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PTA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Alb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Alb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P联合PE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方法,血浆用量少,抗病毒疗效好,治疗HBV-ACLF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34.
目的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肝纤维化、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及甲胎蛋白(AF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预后将185例HBV-ACLF患者分为好转组(116例)和无效组(69例),检测血清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指标、病毒学指标、AFP水平,分析肝纤维化等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好转组和无效组性别、HBV基因型、HBeAg阳性率、HBV DNA载量、ALT、Alb、CH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好转组和无效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3.3±10.1)岁和(48.7±10.1)岁,TBil分别为(295.9±99.6)μmol/L、(355.4±136.8)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分别为(34.5±7.9)%、(30.4±7.6)%,AFP分别为85(9~4760)ng/L、26(4~529)ng/L,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6、0.009、0.0007、0.000),肝纤维化指标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与Ⅳ型胶原(C-Ⅳ)好转组和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层粘连蛋白(LN)好转组和无效组分别为657(45~1616)μg/L、306(29~172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LN、AFP、TBil、PTA水平、年龄可能对HBV感染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35.
肝再生增强因子是一种新型的肝细胞刺激因子。本文从分子生物学特性、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肝再生增强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36.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并克隆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2蛋白反式激活新型靶基因,进一步阐明HB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以HBV前-S2蛋白表达质粒pcDNA3.1(-)-PreS2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平行对照,提取总RNA进行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并克隆HBV前-S2反式激活作用的新的靶基因。结果获得该新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测序证实,因其可以被前-S2蛋白反式激活,故命名为前S2反式激活蛋白1(PS2TP1),已在GenBank中注册,注册号:AY561706。PS2TP1基因的编码序列全长为1113个核苷酸(nt),编码产物由370个氨基酸残基(aa)组成。结论HBV前-S2蛋白具有反式激活功能,调节宿主细胞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宿主正常的应答水平,引起病变。  相似文献   
337.
目的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TAT-SOX2,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方法 经PCR获得编码人SOX2的全基因序列,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b-TAT-V2上,得到重组表达载体TAT-SOX2,转化大肠埃希菌,IPTG诱导TAT-SOX2融合蛋白的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鉴定,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特异性,应用免疫荧光检测融合蛋白转导HSF细胞的效果.结果 成功构建了TAT-SOX2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在诱导下获得了高效表达并纯化了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正确.免疫荧光提示融合蛋白可快速转导入HSF细胞内.结论 为进一步的通过蛋白转导方式诱导多能干细胞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38.
目的 评价乙肝病毒(HBV)基因组核苷酸(nt)A1846T变异对病毒体外复制力及核心启动子(CP)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385例研究对象包括116例轻中度慢性乙肝(CHB-M)患者,123例重度慢性乙肝(CHB-S)患者和146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从患者血清中提取HBV DNA,PCR扩增HBV全长基因组,统计A1846T变异的发生率.挑选代表性A1846T变异株HBV全长序列克隆至pGEM-Teasy载体中,并通过定点突变获得野生型对照.BspQⅠ/ScaⅠ双酶切HBV基因组,转染HepG2细胞,检测病毒复制力和HBsAg表达水平;用PCR分别扩增含nt1846变异型和野生型的HBVCP区片段,构建pGL3-CP双荧光素酶真核报告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分析检测A1846T变异对荧光素酶表达的影响.结果 HBV A1846T变异发生率随疾病程度加重依次增高,CHB-M、CHB-S和ACLF患者的变异检出率分别为31.03%、42.27%和55.48%(P<0.01).A1846T变异株的复制力、分泌的HBsAg水平和核心启动子活性较野生株分别提高了320%、28%和85%,常见的CP区A1762T/G1764A双联变异株分别较野生株提高了67%、9%和72%,A1846T变异对提高病毒复制力的影响更强.结论 A1846T变异可显著增加HBV复制力,提高HBsAg表达水平,增强启动子活性,顺式激活下游基因转录表达,提示该变异可能与慢性乙肝重症化发生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339.
目的:初步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PBC)患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40例中国北方汉族PBC患者和67例健康对照人群进行了HLA-DRB等位基因的分型检测.两组年龄构成和男、女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组PBC患者中HLA-DR7的出现频率为50%,远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0.4%(χ2=20.77,P=0.000,RR=8.57),同时也高于文献报道的两组中国北方健康人群中的出现频率[分别为23.2%(N=342, P=0.000)和29%(N=255, P=0.008)].本组PBC患者中HLA-DR8的检出率为22.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7.5%(χ2=4.980,P=0.026,RR=3.60),同时也高于文献报道的两组中国北方健康人群中的出现频率[11.2%(N=342,P=0.038)和10.2%(N=255,P=0.025)].结论:HLA-DR7和DR8基因可能与中国北方人群的PBC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DR7在国外文献中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40.
不明原因肝病是指那些通过常规方法没有或不能明确诊断的肝病。近年来,不明原因肝病所占比例不断升高,临床疗效欠佳。提高对不明原因肝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水平是临床迫切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就不明原因肝病概念及临床诊断思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