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血糖测定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液血糖含量时的干扰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方法应用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盒对临床标本进行血糖的测定,观察其时间反应曲线,同时测定其它24项常用生化示,分析对血糖测定产生干扰的物质及其影响程度。结果通过对临床标本的测定,我们发现体内的代谢产物对己糖激酶法血糖测定产生两种干扰,一种是在胆红素增高时伴随的快速干扰,一种是在革些病理情况下产生的慢反应干扰。结论血糖测定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准确测定血糖浓度对指导临床治疗非常重要,所以研究血糖测定的干扰因素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对Wistar大鼠滴注脂多糖(LPS)造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后,肾脏细胞表面水通道蛋白1(AQP1)mRNA表达变化与其损伤的关系.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经鼠尾静脉持续4 h滴注10 mL生理盐水后直接取血及组织);DIC组:滴注LPS(30 mg/kg,溶于10mL生理盐水持续4 h鼠尾静脉滴注)后4 h,6 h,8 h,10 h组,在滴注LPS后4 h,6 h,8 h及10 h取血及组织.检测各组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各组.肾、肺组织苏木苏.伊红(HE)染色,观察肾、肺组织中微血栓形成情况及病理变化(结合血液学指标与病理变化判断DIC病程),提取各组大鼠肾组织总RNA,RT-PCR检测AQP1 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SNK-q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实验组PLT计数、PT、APTT、FIB及D-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滴注LPS后4 h的AOP1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下调(P<0.01),6 h达最低;滴注LPS后6 h肾小管细胞浊肿,8h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肾脏AQP1 mRNA表达下调先于肾小管细胞的损伤,表明AQP1参与了大鼠DIC时肾小管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73.
腺病毒有两种属性:首先它们是普遍存在的病原体,机会性的引起威胁生命的疾病;其次也可以加工成为有效的转基因载体.然而,在进行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时会引起血小板减少,但是其机制仍然不明.该文章的目的 在于总结目前关于5型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后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机制,为腺病毒载体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 探讨大鼠脑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脂多糖(LPS)诱导的Wistar大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取健康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2、4、6、8、10和12 h组).通过鼠尾静脉注射LPS建立Wistar大鼠DIC模型.各组大鼠于不同时间点进行采样,分别进行血液学、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DIC时脑细胞膜表面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 DIC模型组出现凝血功能下降的变化,且6 h组最明显.肾脏病理片中出现微血栓.在大鼠DIC发展进程中,脑细胞膜上AQP4的表达不断增强.结论 大鼠尾静脉注射LPS可以引起大鼠凝血功能下降,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引发DIC.随着DIC病程的发生和发展,大鼠脑细胞膜上AQP4的表达有上升趋势,提示DIC发生时的脑部病理变化有可能与AQP4的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血小板功能的不同。方法采用玻璃球旋转法、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ACI患者和19例对照人群的血小板黏附率(PAgT)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GMP)CD41、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老年ACI患者组PAdT、PAgT、CD41、CD62p和CD63的检测值,分别为31%±13%、40%±14%、12.34%±3.31%、7.82%±2.59%、21.34%±6.63%;对照组上述各项检测值,分别为22%±9%、27%±13%、8.98%±2.5%、4.87%±1.79%、17.87%±4.45%。结论老年ACI患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等功能增强,血小板活化与老年ACI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7.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为卫生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卫生人才,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检验医学是以生物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技术、计算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抑郁症的病因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高Hcy与抑郁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1]。我们采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浆Hcy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就其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象和方法1对象抑郁症组为住院治疗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4±13  相似文献   
79.
李洁  李琳  毕莉  孙蕾  宋丽婷  辛晓敏 《中国微循环》2002,6(4):F003-F003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共同特点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目前认为,肾小球损伤主要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但亦发现,血液流变学异常是促进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我们对30例肾病综合征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肾病综合征病人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全血粘度明显增高、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Ia基因C807T的多态性与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330例心脑血管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至少7 d以上,用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作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找出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患者,用PCR法确定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C807T的基因型.结果 等位基因纯合子807(T/T)型和等位基因T在阿司匹林半抵抗与敏感人群中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膜糖蛋白Ia/IIa的纯合子等位基因807T/T型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相关,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