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了解该地区老年健康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季节变化.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对1 105例健康老年者和614例脑梗死患者四季血浆Hcy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健康者血浆Hcy水平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季和秋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32.
反复脑梗死患者服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反复脑梗死患者同一次脑梗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差异,来探讨阿司匹林预防脑血管方面的作用。方法40名至少二次脑梗死的患者和28名一次脑梗死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天以上,用二磷酸腺苷和花生四烯酸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花生四烯酸作诱导剂时,反复脑梗死患者同一次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服用阿司匹林需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反映阿司匹林能否有效预防脑梗死复发。  相似文献   
33.
我们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测定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选择素,又称GMP-140)含量变化,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
35.
CAI课件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需要全体教学人员的参与,针对性要明确,风格要统一、脚本要详细,素材要广泛,应该注意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制作中“量”和“质”的关系、内容和技术的关系等,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3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趋势。方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65例,同型半胱氨酸正常者68例,分别检测这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差异。结果高半胱氨酸血症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与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血浆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在高Hcy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有升高趋势,易造成微循环障碍,引起微循环血液瘀滞。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检测3C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水平。正常对照组20人。结果脑梗死患者组治疗前跟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患者组PT、APTT较短,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高,D-二聚体稍有增加;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T、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大幅降低,D-二聚体含量大幅增加(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体内呈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用东菱克栓酶治疗后,使高凝变为低凝,激活纤溶系统,从而栓予溶解及血管再通。凝血和纤溶系统在整个疾病过程中起到了中间环节的作用,观察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对诊断及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盐酸丁喀地尔是一种血管扩张剂通过改善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使血液黏度各项指标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AR)概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67例病情稳定的脑血管病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连服7天,第8天晨起采取空腹静脉血,分别以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为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 用光学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患者中AR发生率为10.4%(n=7),女性较多(72.3%∶41.5%,P=0.002),吸烟者亦较多(45.4%∶24.0%,P=0.01),与高血压同样存在相关性(37.5%∶24.8%,P=0.001)结论 脑血管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用于抗血小板治疗及预防中,若有AR存在可选用其他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预测AR及抗血小板治疗个体化,将是抗血小板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0.
实验诊断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实验诊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通过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形式,将实验诊断课中用语言难以讲授的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表现出来,降低了教师讲课的难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