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3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224”是青蒿素的衍生物,即甲还原基青蒿素。化学结构式经动物试验,证实是一种高效、速效、安全的抗疟药。一九七九年7—9月,我们在勐连县用“224”治疗恶性疟疾病人66例,效果很好,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以恶性疟原虫配子体血症病人血,喂饲大劣按蚊,血餐后12~13d,解剖唾液腺,计数子孢子感染率。本芴醇服药前及药后24,48h腺感染率分别为35.0,9.13,3.8%(P〈0.05);本芴醇分别与蒿甲醚,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伍用,治疗前腺感染率分别为25.4,42.6,63.2%,服药后48h皆降至0,蒿甲醚,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单独使用,治前感染率分别为14.3,67.9,5.3%,治后48  相似文献   
33.
本文于1987年在勐腊及景洪县,以磷酸咯萘啶1.2克与磺胺多辛1.5克、伯喹67.5毫克伍用;磷酸咯萘啶0.8克与磺胺多辛乙氨嘧啶复合片2片伍用,随机抽检在性别,年龄、病程等相近的甲组(34例)和乙组(32例),其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34.
磷酸咯萘啶1.2g、磺胺多辛1.5g,伯喹67.5mg 伍用;磷酸咯萘啶0.8g 与磺胺多辛乙氨嘧啶复合片伍用,在抗氯喹恶性疟流行区分别治疗恶性疟34例和32例,治后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35.5±19.1h、37.3±17.6h,平均疟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为58±15.3h、59.8±18.9h,一个月内复燃率为6.5%、13.3%。前者清除配子体时间为5.4±3.7d,服药后配子体出现率17.4%,并能阻止恶性疟原虫在蚊体内的有性繁殖。后者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35.
恶性疟原虫对药物产生抗性,阻碍着控制疟疾的进程。为制定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我们选择了一个抗药性恶性疟暴发的小区,进行研究,并获得了迅速控制流行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试区情况勐腊县加布托垦区,位于北纬21°31′以南,东经101°以东,约10km的河谷区。有2个居民点,人口259人,系疟疾病灶点。另有10个新建定居点。1990年8月入现场调查,9月份发病较高的7个定居点的月发病率高达17.6%(72/409),P.f.占43.1%(31/72),P.V.占56.9%(41/72)。现场用氯喹1.5g试治4例;复方乙胺嘧啶片(磺胺多辛250mg,乙胺嘧啶17.5mg/片)试治12例,证实该地区属抗氯喹、抗复方乙胺嘧啶恶性疟流行区。1990年体外测定抗体率100%(44/44),  相似文献   
36.
37.
苯芴醇与青蒿琥酯伍用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芴醇1600mg与青蒿琥酯400mg3d分服治疗抗药性恶性疟56例,退热时间33.3±14.5h,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34.1±9.7h,28d根治率100%,无明显不良反应,对配子体形成和原虫孢子增殖有一定抑制效果,疗程和剂量均低于单方组,疗效也较单方组为优,是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适宜方案。  相似文献   
38.
云南恶性疟抗氯喹株地理分布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测定法和临床观察法,调查云南恶性疟抗氯喹株地理分布,证实云南省西南边境一线,恶性疟对氯喹的抗性程度很高,抗性率在96.0%以上,Ⅱ、Ⅲ级抗性在半数以上,半数有效量在6.9微微克分子/孔以上;滇中地区抗性程度低,临床观察未发现抗性病例,体外测定半数有效量为2.55微微克分子/孔;边境与滇中地区之间的地带,抗性程度居于两地区之间。  相似文献   
39.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纵向监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应用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测定法于停用氯喹前的1981年及停药后的1984、1988—1990和1992年在云南省南部的勐腊县测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率分别为97.4%、100%、96.1%及93.7%;ID50依次为170、132、125及110nmol/L,ID95为1000、740、707及576nmol/L;平均抑制量分别为55.4、46.7、45.8及35.4pmo1/井。与1981年测得结果相比,抗性率无明显变化;ID50分别下降22.3%(P<0.05)、26.4%(P<0.05)及35.3%(P<0.01),ID95依次下降26.0%(P<0.05)、29.3%(P<0.05)及42.4%(P<0.01)。平均抑制量分别下降15.7%(P>0.05)、17.3%(P<0.05)及36.1%(P<0.01)。提示云南南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性并不稳定,而是随药物压力的下降而降低。  相似文献   
40.
复方蒿甲醚片是由抗疟新药苯芴醇与蒿甲醚配伍的新制剂,在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治疗恶性疟现症病人57例,临床治愈率100%;平均退热时间35.7±18.2h,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40.1±10.8h,28d根治率94.6%。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原虫配子体出现率2.1%。它对原虫在蚊体内孢子增殖有抑制效果。对减少疟疾传播有益,适宜于抗药性恶性疟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