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对经方中芍药药证进行探析.方法:结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芍药的条文及方剂,进行比较归纳鉴别分析.结果:芍药的药证主要体现在缓解挛急和疼痛的治疗,其次尚有蠲除血痹、化癓瘕坚积、调和气营、通利小便、调理大便的功效.通过和其他药物配伍,可以加强其主证和次证的相关疗效.不适宜用芍药的情况:虚寒下利、胸闷、咽痛.结论:经方中芍药的应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52.
高霖雨  赵鸣芳 《河北中医》2013,(11):1751-1752,1755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由于在临床上常见、高发及对女性生殖内分泌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受到妇产科医生的重视。高雄激素血症被认为是PCOS的诊断依据之一,对于PCOS的发生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兹就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产生机制及中西医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3.
宋爱人为近代为数不多兼通伤寒、温病的大家,为现代伤寒、温病学说体系的奠基人。其学术上摒弃门户之见,主张寒温一体,提出了"伤寒为温病之源,温病为伤寒之变"的观点,完善了伏气温病的证治理论,系统梳理了春温与伏暑的理法方药,补前人之所未备;临证主张六经与卫气营血同参,经方与时方同裁,打破了因流派纷争而产生的流俗积弊,并融古训与新知于一体,为现代温病学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宋爱人的一生,矢志于岐黄,躬耕于杏林,其治学严谨,勤于著述,包容并蓄,堪称一代大家。  相似文献   
54.
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思路及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鸣芳 《江苏中医药》2005,26(10):45-49
半夏泻心汤是和解剂的代表,应用广泛,涉及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等多个系统的病证,尤其是消化系统病证更为常用,效果显著,是历代医家公认的治疗脾胃病的良方。心下痞、呕吐、下利、肠鸣等是半夏泻心汤证的主证,也是应用半夏泻心汤的重要线索。半夏泻心汤所治病证,与其升降相因,寒温同用,补泻兼施,健脾助运,化湿燥湿等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5.
五苓散的应用思路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五苓散几乎参与了水液代谢的全过程,非“利小便”一端,临床治疗病证50余种。小便不利、水肿、局部水液潴留、呕吐、下利、心下痞、眩晕、口渴欲饮、饮不解渴等症状,分别是五苓散治疗病证的关键特征,也是应用五苓散的重要线索。五苓散所治病证与其温阳化气利水、健脾运脾布津等功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