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梅毒螺旋体融合双价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构建含有梅毒螺旋体Gpd和Tp92抗原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体,并检测其在兔体内的免疫应答效果。方法 定向克隆构建双基因融合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Gpd-Tp92,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同时将其与先期构建的pcDNA3.1(+)/Gpd、pcDNA3.1(+)/Tp92真核表达重组体分别免疫新西兰兔,ELISA检测免疫兔特异性抗体产生水平和脾细胞IFN-γ诱导水平,MTT法检测兔脾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pcDNA3.1(+)/Gpd-Tp92在HeLa细胞中能有效表达。新西兰兔分别接种3种核酸疫苗后,均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第3次免疫后2周抗体最高滴度均可达1:1024及以上,免疫后兔脾细胞受相应蛋白刺激有明显增殖反应,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显著升高。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空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3组核酸疫苗组抗体诱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Gpd-Tp92融合核酸疫苗组刺激机体引发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之两单基因核酸疫苗组有明显提高。结论 梅毒螺旋体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Gpd-Tp92的成功构建及对新西兰兔产生强特异免疫应答的有效刺激,为梅毒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梅毒螺旋体(Tp)重组蛋白Tp0453的单克隆抗体(mAb),评价其在早期梅毒Tp抗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重组蛋白Tp0453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后的小鼠脾脏与SP2/0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并对阳性细胞经亚克隆建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抗体,用硫酸铵沉淀法对mAb进行纯化并测定其亚类和效价;以自制的mAb建立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梅毒患者分泌物标本,并与镀银染色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重组蛋白Tp0453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5B2、8B9、9C6和2F8,其mAb效价分别为1∶25000、1∶8000、1∶50000、1∶10000;2F8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为IgG2b,其他3株交瘤细胞分泌的mAb均为IgG1;4株mAb腹水经SDS-PAGE均显示出一条分子量约为50kDa的重链条带和一条分子量为26kDa的轻链条带;4株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在90~108范围内变化。IIF显示自制的mAb能与天然的Tp抗原结合,检测86例分泌物标本,IIF与镀银染色的符合率为95.3%。结论本实验成功获得了抗Tp0453重组蛋白的mAb,该mAb能识别天然的Tp0453抗原,有望应用于早期梅毒感染的抗原检测。  相似文献   
33.
目的表达梅毒螺旋体(Tp)重组蛋白Tp0608(rTp0608)并鉴定其抗原性,为深入探讨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Tp0608全长基因,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ET-28a(+)/Tp0608,转化宿主菌诱导表达rTp0608,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形式与纯度,Western blot鉴定rTp0608的抗原性。结果原核表达重组体pET-28a(+)/Tp0608在宿主菌内经诱导表达了分子量大约为38 kDa的重组蛋白,以包涵体表达形式为主,纯化蛋白的纯度>9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蛋白能被梅毒患者混合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PET-28a(+)表达载体高效表达了rTp0608,该重组抗原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34.
梅毒螺旋体(Tp)是一种可以引起慢性和持续性梅毒感染的病原体。比较基因组学通过对不同个体基因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本文通过比较Tp不同菌株以及Tp和其他致病性螺旋体之间的基因组数据,探讨Tp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35.
目的表达、鉴定梅毒螺旋体(Tp)重组蛋白Tp0993(rTp0993),为进一步评价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去除信号肽核苷酸序列的Tp0993基因,构建原核重组体pET-28a/Tp0933并诱导表达蛋白;Ni-NTA法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重组体pET-28a/Tp0993,经诱导表达了一分子量大约为40 Ku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蛋白能被梅毒患者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 rTp0993有较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梅毒螺旋体Tp0319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克隆和表达梅毒螺旋体Tp0319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免疫活性分析。方法 挑选并克隆出Tp0319免疫优势区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鉴定;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间接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参考血清及临床标本。结果 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32/Tp0319;高效表达和纯化出一相对分子质量约30 000的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能刺激其产生高水平抗体滴度。Western印迹证明其能与梅毒患者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阴性对照菌未见目的表达条带。间接ELISA法检测80份梅毒螺旋体参考血清(阴性、阳性各40份),阳性和阴性结果的符合率均为100%。检测200份临床梅毒血清标本及200份正常人血清,结果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相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和100%,符合率为96%。结论 制备的Tp0319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针对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紧密联系性,以白喉棒状杆菌为例,介绍逆向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内涵和实施步骤,总结逆向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便探讨其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粤北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株分布特点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预防感染及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常规方法从粤北地区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应用WHONET5.6和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2013-2014年的药敏试验数据,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结果 58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来自于重症医学科、骨科和呼吸内科,以呼吸道标本和伤口分泌物标本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药敏试验的12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耐药率最高的是庆大霉素,对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加酶抑制剂类耐药率相对较低,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呈下降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肺部和伤口感染,尤其在重症医学科、骨科和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多见;该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临床仍需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尤其是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9.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各学科的两项重要任务,只有同时重视两者并将其有机结合和合理安排,方能带动学科各项工作,促进学科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CT感染与血清中AsAb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ELISA法对177例男性不育患者分别进行CT和AsAb检测。结果 CT阳性者AsAb的阳性率(27.9%)明显高于CT阴性者的AsAb阳性率(8.3%,X2=12.2,P<0.01)。结论 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增加AsAb的产生,可能与男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