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68篇 |
免费 | 670篇 |
国内免费 | 24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7篇 |
儿科学 | 78篇 |
妇产科学 | 38篇 |
基础医学 | 370篇 |
口腔科学 | 182篇 |
临床医学 | 914篇 |
内科学 | 573篇 |
皮肤病学 | 90篇 |
神经病学 | 127篇 |
特种医学 | 172篇 |
外科学 | 422篇 |
综合类 | 1653篇 |
预防医学 | 828篇 |
眼科学 | 94篇 |
药学 | 743篇 |
30篇 | |
中国医学 | 927篇 |
肿瘤学 | 1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9篇 |
2023年 | 517篇 |
2022年 | 528篇 |
2021年 | 562篇 |
2020年 | 428篇 |
2019年 | 340篇 |
2018年 | 332篇 |
2017年 | 181篇 |
2016年 | 217篇 |
2015年 | 208篇 |
2014年 | 385篇 |
2013年 | 354篇 |
2012年 | 366篇 |
2011年 | 301篇 |
2010年 | 248篇 |
2009年 | 239篇 |
2008年 | 256篇 |
2007年 | 252篇 |
2006年 | 235篇 |
2005年 | 200篇 |
2004年 | 146篇 |
2003年 | 139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116篇 |
2000年 | 88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39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口腔吞咽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社区居家失能老人口腔吞咽现状,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7名社区居家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口腔健康状况得分(8.45±3.51)分,前3位口腔问题为天然齿缺如、口腔卫生状况不佳、义齿破损或未正确佩戴;吞咽功能得分3(1,9)分,功能正常94名(45.4%),功能异常113名(54.6%);心理健康状况得分(18.26±7.41)分,良好102名(49.3%),异常105名(50.7%);失能老人口腔健康、吞咽功能、心理健康三者间呈正相关(P<0.001);口腔健康状况不佳(OR=1.155,P<0.05)、吞咽功能异常(OR=4.155,P=0.001)是失能老人心理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居家失能老人口腔吞咽现状不容乐观,应重视社区层面上的失能老人口腔健康及吞咽功能评估,以尽早筛查并识别口腔疾病及吞咽安全风险,维持或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胱抑素C(CysC)对人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中组织蛋白酶S (CatS)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ASMC为空白对照组, RT-PCR及Western-blot法测定CysC高表达质粒转染(CysC高表达组)及小干扰RNA(siRNA)分别干扰CysC (干扰组) 0、12、24、48、72h后CatS的表达;ELISA法测定空白对照组、CysC高表达24h组和48h组、干扰48h组和72h组中Ⅰ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N)和纤连蛋白(FN)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ysC高表达组中CatS的表达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干扰时间延长,干扰组中CatS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Ⅰ型胶原含量在各组虽有轻微增加或减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N和FN含量在CysC高表达24h组和48h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LN含量在干扰72h组明显减少,FN含量在干扰48h组和72h组明显减少(P均< 0.05)。 结论 正常ASMC中CatS表达极少;CysC和CatS在ASM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CysC和CatS的平衡关系对层粘连蛋白和纤连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对Ⅰ型胶原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3.
优化护理流程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将作业流程优化重组概念引入危重患者管理流程的可行性。方法引用作业流程优化重组概念优化接诊流程,比较优化前后在接诊时效、接诊流程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优化后患者的接诊时间较优化前明显缩短(97.29±0.4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化后栏诊流程中患者相应时间内生命体征稳定,与优化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vs67%,P〈0.05)。结论优化流程在危重患者管理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使ICU护理工作更具条理性及程序性,确保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5.
106.
最初,棕色脂肪组织(BAT)是被瑞士自然学家康拉德·格思纳(Conrad·Gessner)在1551年所发现[1]。人们通常认为BAT只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新生体当中,后来随着对BAT在新陈代谢相关性疾病中作用的了解,尤其是在肥胖和糖尿病的研究过程进一步发现,成年个体当中也存在着BAT[2]。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18F-FDG PET/CT)可以无创的通过测量组织的糖代谢来发现BAT,摆脱了以往只能通过病理验证的方法,这也加快了人们对BAT的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8.
背景:许多疾病都伴有基因表达的改变,能够为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组织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
设计:开放性实验。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山东中医药大学。
材料:实验于2005-04/10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选取SPF级健康雄性50d龄Wistar大鼠1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5只/组。②基因芯片类型为大鼠BiostarR-40S(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公司,批号G050510010052)。
方法:①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大鼠采用改良烟熏+气管滴加脂多糖的方法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气道病理改变,若出现气道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肺内支气管的管腔及周围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管壁周围平滑肌和纤维细胞增生;间隔变薄、断裂,肺泡扩大融合;小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变小,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说明造模成功。②造模成功后第30天,中药治疗组灌服浓度为0.65g/mL的自制中药合剂(麻黄,杏仁,黄芪等),2mL/次,1次/d,连续给药14d。模型对照组每天给予2mL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相同室内环境下自由饮食饮水。③给药完毕后处死各组大鼠,进行总RNA提取、探针的标记与杂交、洗片,采用芯片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芯片灰度扫描图,得到芯片上每个基因点的原始信号值(包括前景信号值和背景信号值),从而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判定。检验水准是Ratio值大于2.0为上调基因,小于0.5为下调基因。为了提高检验的可靠性,本实验将检验水准设为Ratio值〉2.5为上调基因。Ratio值〈0.375为下调基因。
主要观察指标: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②与正常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1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对照组的基因表达情况较正常组有明显变化,差异表达基因达57个,涉及免疫、代谢、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转运、细胞迁移及纤维化等。②中药治疗组的基因表达大多恢复到正常组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减少到11个,涉及应激反应、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等。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有7个,涉及免疫及神经递质的分泌。
结论:大量的基因表达改变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的原因之一,而经药物治疗后,大多数差异表达基因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有利于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9.
110.
在咖啡因麦角胺、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必利治疗偏头痛32例。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近,说明硫必利对偏头痛有肯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