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的必要性。方法对首次收治的两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第1组243例患者保留甲状腺后被膜,未寻找甲状旁腺;第2组260例患者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保留甲状旁腺的血供,两组患者再依据病灶情况采用3种术式,分别为术式1、2、3组,观察术后甲状旁腺的功能情况。结果在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组中,采用术式2和术式3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较未寻找甲状旁腺组患者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尤其是甲状腺叶全部切除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加对侧甲状腺叶大部分或次全切除术中,暴露并保护甲状旁腺,可有效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实验室因素在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患者中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生殖医学科行常规体外受精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 o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VF/ICSI)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57例,其中自第3次胚胎移植失败后,将在第4或第5次胚胎移植后妊娠的患者作为A组(24例)和未妊娠的作为B组(33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与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资料分析结果显示,A组与B组比较移植胚胎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67±0.48 vs 1.36±0.49,P=0.024),但两组间在基线资料、临床因素和胚胎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因素中移植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卵裂胚,囊胚)、卵子授精方式(IVF/ICSI)和累计可利用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杂交技术(TaqMan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细菌学方法(涂片镜检和培养)及TaqMan法检测133份结核病患者痰标本,53份非结核呼吸系疾病患者痰标本。结果 细菌学方法检测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阳性率为36.1%,TaqMan法阳性率为61.7%,高于细菌学检测法,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TaqMan法检测临床标本特异性为96.2%。结论 TaqMan技术将PCR扩增、荧光探针杂交及检测一体化,在单一管内完成,具有简便、快速、防污染、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等优点,是结核病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4.
赵铭  姚进 《河北医药》2001,23(2):118-119
目的:研究结肠肝曲癌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率。方法:对误诊的6例结肠肝曲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达33.3%。结论:结肠肝曲癌在结肠癌中临床表现最为具隐匿性,误诊率极高。结肠肝曲癌容易形成闭袢性肠梗阻、肠穿孔,危害性极大。详细询问病史,对老年不明原因低位小肠梗阻,需考虑右半结肠癌可能。大便隐血试验是简单易行有价值的检查。钡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减少误诊率。CEA、MAM抗原标记测定可使结肠癌早期诊断变得可能。  相似文献   
55.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对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与手术人路的选择。方法对1984~2004年82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中良、恶性肿瘤分别占87.80%、12.20%。以神经源性(50%)及涎腺肿瘤(26.83%)最常见。手术采用口内径路8例,颈侧径路62例,颈颌径路9例,颈腮腺径路3例。结论颈部彩超及CT是诊断、鉴别诊断的良好手段,颈侧径路则是最常用而且安全的手术径路方式。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型并评估35个插入/缺失多态性(DIP)位点在陕西汉族中的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效能,并探索陕西汉族的群体遗传结构。方法 收集来自陕西地区汉族305名无关健康个体血样,基于课题组前期甄选并构建的包含35个DIP位点的复合扩增体系进行检测和分型,并计算35个DIP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法医学参数。通过分子方差分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遗传结构分析,进一步探索陕西汉族与29个参考群体之间的群体遗传关系。结果 35个DIP位点在陕西汉族中累积的个体识别率和非父排除率值分别为0.999 999 999 999 991 119和0.9991。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陕西汉族与我国不同地区的汉族群体遗传关系更近。结论 35个DIP位点在陕西汉族的多态性较高,可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也为陕西汉族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7.
随着社会的进步,喉肿瘤患者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在彻底切除肿瘤基础上,要求尽可能恢复喉的三大生理功能。随着喉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亦为此提供了可能性,我科自1992-2002年对中晚期喉癌行环状软骨上次全喉切除37例,其中环会厌吻合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y,CHEP)26例。环舌吻合术(cricohyoidopexy,CHP)11例。本组不仅完成了根治性喉癌手术,还保留了喉的基本功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以地方性氟中毒病区51名孕妇及其引产胎儿为研究对象。用氟电极法检测母体尿、血、脐带血、羊水的氟水平。同时对51例胎儿股骨全部进行了光镜观察,并分析了不同氟水平下胎儿股骨的病理改变率。结果表明,胎儿股骨的病理改变率随母体尿、血、羊水的氟水平增加而升高。当尿氟低于1.8ppm、母血氟低于0.93ppm、羊水氟低于0.018ppm 时,无胎儿股骨病理改变发生。当母尿氟高于4.0ppm、血氟高于1.3ppm、羊水氟高于0.07ppm 时,病理改变率分别为66.7%,63.2%,61.1%,RR 值各为12.7,7.6和5.5。研究结果提示,胎儿股骨病理改变率受母体氟水平影响,故可以用母体氟水平估测氟对胎儿有无影响。  相似文献   
59.
聚合酶链反应分子灯塔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子灯塔法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涂片镜检法、培养法及PCR分子灯塔法检测142份结核病患者痰标本,42份非结核呼吸系疾病患者痰标本。结果 涂片镜检法检测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结核菌阳性率为35.2%(50/142),培养法阳性率为35.9%(51/142),PCR分子灯塔法阳性率为44.4%(63/142)。用PCR分子灯塔法检测临床标本特异性为100%。结论 PCR分子灯塔法是一种全新的PCR分子交模式,PCR扩增、荧光探针杂交、检测一体化,在单一管内完成,其简便、快速、防污染,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是结核病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5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病症改善情况、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水平改变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征及病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