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以地方性氟中毒病区51名孕妇及其引产胎儿为研究对象。用氟电极法检测母体尿、血、脐带血、羊水的氟水平。同时对51例胎儿股骨全部进行了光镜观察,并分析了不同氟水平下胎儿股骨的病理改变率。结果表明,胎儿股骨的病理改变率随母体尿、血、羊水的氟水平增加而升高。当尿氟低于1.8ppm、母血氟低于0.93ppm、羊水氟低于0.018ppm 时,无胎儿股骨病理改变发生。当母尿氟高于4.0ppm、血氟高于1.3ppm、羊水氟高于0.07ppm 时,病理改变率分别为66.7%,63.2%,61.1%,RR 值各为12.7,7.6和5.5。研究结果提示,胎儿股骨病理改变率受母体氟水平影响,故可以用母体氟水平估测氟对胎儿有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90例,依据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根据中央区淋巴结数量将转移组患者分为3组,A组(淋巴结转移数=1个)27例,B组(淋巴结转移数=2个)14例,C组(淋巴结转移数≥3个)24例。比较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A、B、C 3组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计算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侧区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转移组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 <0.05)。转移组患者65例,其中A组27例,B组14例,C组24例,3组患者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1.85%、71.43%和83.33%。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65例,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51例,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在侧区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的敏感性为96.08%,阳性预测值为75.38%。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越多,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越高,术中可根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侧区淋巴结清扫术,预防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基于PET/CT的不同方法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效能。方法收集161接受PET/CT检查的SPN患者,比较良恶性SPN患者间临床表现、高分辨率CT(HRCT)征象及SUV max值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SPN的数学诊断模型,比较诊断模型、PET/CT及HRCT的诊断效能。结果161例SPN中,经病理诊断恶性131例,良性30例。PET/CT诊断恶性SPN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8.47%(129/131)、76.67%(23/30)及94.41%(152/161),HRCT分别为59.54%(78/131)、83.33%(25/30)及63.98%(103/161)。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将SUV max、年龄、钙化及气管血管集束纳入回归方程并建立模型,模型诊断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2.44%(108/131)、86.67%(26/30)及83.23%(134/161)。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PET/CT及HRCT诊断恶性SPN的AUC分别为0.909、0.876及0.714,PET/CT及模型的AUC均高于HRCT(P均<0.001),模型与PET/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8)。结论基于PET/CT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及PET/CT定性诊断SPN的效能优于HRCT,且特异度高于PET/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检测血浆中微量亚甲蓝的高灵敏荧光分光光度法。方法:利用羧甲基-β-环糊精对亚甲蓝荧光信号的增敏作用,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血浆中的微量亚甲蓝。结果:亚甲蓝检测浓度在0.0080.2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包合反应20 min后体系荧光强度稳定,20、40、60、120 min的RSD为0.57%。高、中、低浓度的日内RSD分别为0.36%、0.53%和0.92%,日间RSD分别为2.31%、2.62%和5.43%;回收率为97.04%0.2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包合反应20 min后体系荧光强度稳定,20、40、60、120 min的RSD为0.57%。高、中、低浓度的日内RSD分别为0.36%、0.53%和0.92%,日间RSD分别为2.31%、2.62%和5.43%;回收率为97.04%107.70%。20个实际样品亚甲蓝残留量均在线性范围内,且低于规定最大残留量。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直接用于血浆中微量亚甲蓝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1年11月共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222011年11月共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42.3岁;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合并骨盆前环骨折9例,骶丛神经损伤4例,四肢骨折6例,尿道断裂1例。根据骨盆环损伤的Tile分型法,该组病例均为骶髂关节复合体旋转垂直不稳定,C1型5例,C2型9例。14例患者均行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757岁,平均42.3岁;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合并骨盆前环骨折9例,骶丛神经损伤4例,四肢骨折6例,尿道断裂1例。根据骨盆环损伤的Tile分型法,该组病例均为骶髂关节复合体旋转垂直不稳定,C1型5例,C2型9例。14例患者均行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714 d。术前经骨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基本复位后,采用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和髂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应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应用PACS软件系统测量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骶髂关节中部间隙变化,评价内固定的有效性。[结果]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14 d。术前经骨牵引,使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基本复位后,采用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和髂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应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应用PACS软件系统测量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骶髂关节中部间隙变化,评价内固定的有效性。[结果]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21.3个月。术后X线片复查示骶髂关节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骶髂关节得到有效固定,未发生严重的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移位情况发生。Majeed评分获优6例,良4例,一般3例,差1例。[结论]脊柱骨盆内固定系统可使骨折脱位的骶髂关节获得有效的即刻稳定性并维持至骨折愈合,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颈淋巴结清除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科赵铭自Crile于1906年首次提出颈淋巴结清除术(Neckdissection,简称颈清术)以来,颈清术在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手术方法亦不断改进,日趋完善,但如何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18.
甲状腺隐匿癌的诊断及治疗(附4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腺隐匿癌的诊断及治疗(附45例报告)赵铭,余树观,李天心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科(郑州市450003)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甲状腺组织学分类,肿瘤直径≤1.0cm时称为隐匿癌或微小癌。我院1983~1994年收治甲状腺隐匿癌45例,占同期甲状腺癌的9.2%...  相似文献   
19.
Radiotherapy is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in brain tumor therapy. Early and accurate evaluation to the curative effect can not only help therapeutist to institute impersonal radiotherapy program, but also reduce injury and expense owing to excess radiotherapy.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uch therapy as soonas possible. We used 99Tcm-HL91 (a new generation agent for imaging hypoxia tissue) SPECT imaging to evaluate the early effect of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rain…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1557例涉及喉返神经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术中提倡暴露喉返神经,但对于双侧或巨大肿瘤及甲状腺癌侵犯神经者,可区别对待。本组采用三个解剖标志寻找喉返神经,神经麻痹率: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分别为2.3%和9.8%;首次手术与再次手术分别为3.9%和10.5%。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术中发现误断神经应及时行神经吻合术,本组成功率为55.5%(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