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的出血,又称脑溢血或出血性脑卒中,本文指非损伤性脑出血,也叫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这种脑出血绝大多数是由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动一静脉畸形所致。脑梗塞是由于血管阻塞、缺氧或营养缺乏,造成神经元、神经胶质及血管系统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出血与脑梗塞已上升到各种疾病的死亡率之首,随着CT的问世及机型的改进,CT  相似文献   
52.
实验采用离体工作状态兔心模型,比较研究温氧合血心停搏液连续灌注与低温冷晶体心停搏液间断灌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温氧合血心停搏液能为停搏心肌提供氧与基质,保存和增加心肌能量储备,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持心肌组织结构完整,使复苏后心功能迅速恢复至停搏前水平,心肌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冷晶体心停搏液间断灌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的特殊性及外科于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经开胸手术治疗小儿支气管异物16例,异物存留时间5d~22个月,术前均行胸部X线检查,7例在X线胸片上可见异物。术中经开胸切开支气管取异物14例,有肺下叶切除1例,左下肺段切除1例。结果 呼吸困难、咳嗽以及患侧呼吸音减弱是儿童支气管异物的最主要症状和体征。通过开胸手术于术中解剖均找到异物,术后无大出血、无支气管胸膜瘘及肺不张等并发症,随访良好。结论 儿童支气管异物尤其是慢性期的诊断有其特殊性。开胸手术绝大多数可以摘除异物,而对肺叶切除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54.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 1987年 4月至 2 0 0 2年 6月 180 2例肺癌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其中 132 5例手术患者进行随访 ,统计 1987年 4月至 1997年 12月间接受肿瘤切除的6 39例患者的 5年生存率。结果 肺癌患者中 ,男性 14 6 8例 ( 81 5 % ) ,女性 334例 ( 18 5 % ) ,平均年龄 ( 5 5 0 0±10 6 6 )岁。鳞癌占 5 0 7% ,腺癌占 38 5 % ,其它占 10 8%。术后总的 5年生存率为 2 9 4 % ,其中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Ⅳ期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75 0 %、 5 1 1%、 33 3%、 2 8 0 %、 16 7% ,7 3% ,0 %。Ⅰa与Ⅰb期、Ⅱb与Ⅲa期、Ⅲa与Ⅲb期患者的 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全肺切除的 5年生存率 ( 19 4 % )远远低于肺叶切除 ( 33 3% ) ,P <0 0 5。 5 0例支气管切缘癌残留患者的 5年生存率 ( 12 0 % )远远低于切缘无癌残留者 ( 30 9% ) ,P <0 0 5。结论 TNM分期、手术方式、支气管切缘是否有癌组织残留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索一种能准确预测风心辫膜病换辫手术前、后的心功能代偿程度的方法。方法:用肺循环阻抗图(IPR)对120例风心辫膜病手术前及术后10—15d、术后3个月分别与超声心动图作对比分析。结果:IPR换算的肺平均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HD/HS、P2—y间期、Ⅲ环/I环比值对心功能代偿程度的判断极敏感。结论:IPR不但可早期诊断风心瓣膜病,对术前心功能代偿程度及术后心功能恢复程度也可作出客观、敏感的动态监测,对选择手术适应征及术后预后并指导患者工作、生活极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6.
膝部骨折早期康复锻炼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膝部骨折晚期并发症为膝关节僵直、屈曲受限,为改善功能而探讨膝部骨折尤其是老年人髌骨骨折如何防治关节僵硬和骨质疏松。方法:对42例老年人髌骨骨折采用手术内固定,在术后1周内实行主动锻炼,肌肉等张收缩,2周后主动+被动锻炼,配合理疗。与保守治疗47例未做早期功能锻炼者进行膝关节活动范围和骨密度对比观察。结果:手术后早期锻炼42例,肌肉萎缩发生少,4周后膝关节可以达到正常活动范围,优良率95.2%。骨折如期愈合好,骨质疏松不显著。保守治疗组优良率为7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63.P&;lt;0.001)。结论:良好复位、可靠固定是膝部骨折康复的基础,早期积极功能锻炼,多样康复治疗是防止老年人髌骨骨折引起关节僵硬和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选择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DHS组49例,DCS组46例,PFN组29例,并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1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全部骨折愈合。DHS组优良率为91.84%,并发症发生率为8.16%;DCS组优良率为95.65%,并发症发生率为6.52%;PFN组优良率为96.55%,并发症发生率3.45%,PFN组优良率优于DHS组、DC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D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DHS组、D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DCS适用于骨折粉碎不严重的Ⅰ型、Ⅱ型及部分Ⅲ型骨折,DCS更适于股骨粗隆下或逆粗隆骨折。而PFN适用于股骨转子间各种类型骨折,尤其是骨折粉碎严重的Ⅲ型、Ⅳ型骨折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口结扎加脐正中襞覆盖在儿童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14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60例采用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覆盖疝环口治疗的患儿为腹腔镜组,8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患儿为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20.8±6.5)min,传统手术组的为(33.5±10.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为(2.4±1.5)d,传统手术组为(4.2±1.3)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组阴囊水肿、疝复发、异时疝发生率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正中襞内环口覆盖加强腹壁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可行,恢复快,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闭合复位透视下克氏针导向定位后经小切口空心钉固定治疗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股骨颈骨折26例,均按Garden分型。结果: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27个月,平均19个月。23例获骨性愈合,1例出现不愈合,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总优良率为89%。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可在伤后短时间内施行、操作简单安全、固定牢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化学感受器瘤是一类非常少见的肿瘤,多发生在颈部,也有发生在纵隔、腹膜后等,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最近本科收治1例纵隔化学感受器瘤,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