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1.
经右开胸、胸腹两切口治疗58例食管癌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右胸腹两切口、食管- 胃右胸膜顶吻合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间采用右胸腹两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58 例,观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切缘情况、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1、3、5年生存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5例,无吻合口出血及乳糜胸发生,清扫淋巴结转移率62.1% (36/58) ,无切缘阳性发生.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3% (55 /58) 、68.97% (40 /58) 、48.28% (28/58).结论 经右开胸、胸腹两切口具有比三切口创伤小,肿瘤切除率高,术野暴露充分,吻合确切可靠,淋巴结清扫彻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不损伤膈肌,对呼吸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是目前中、上段食管癌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髌股关节成形术的概念已经提出了50多年,但由于假体本身的设计缺陷以及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迅猛发展,髌股关节成形术的应用因长期局限于少部分人群(如年龄太小而不适合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者),而致其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3.
肺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耐药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肺癌组织中HIF-1α、MRP1和GST-π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肺癌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者HIF-1α、MRP1和GST-π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53例肺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44例(83.0%),GST-π阳性表达28例(52.8%),两者呈正相关(P<0.05),HIF-1α表达与MRP1表达(阳性表达31例,为58.5%)无相关性(P>0.05).肺癌TNM分期T3、T4组HIF-1α、MRP1和GST-π高表达率分别为60.0%、80.0%和73.3%,与T1、T2组的26.3%、44.7%和4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HIF-1α、MRP1和GST-π高表达率分别为84.0%、72.0%、68.0%,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25.0%、42.9%和39.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可能对GST-π的表达起上调作用,HIF-1α、MRP1和GST-π高表达与肺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研究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采用MAKO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5例,其中男61例,女64例,平均年龄(65.2±7.6)岁。收集并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时间及诊断。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7例患者(21例次)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髋臼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14例次、股骨柄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1例次、重度贫血及输血4例次、脑梗死1例次和肺炎1例次。所有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均正常康复。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和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贫血组和无重度贫血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后重度贫血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存在一定的假体周围隐匿性骨折风险,但是该种隐匿性假体周围骨折不影响术后正常康复。同时,术后贫血仍然是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可忽视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小檗胺对蒙古沙土鼠脑皮质缺血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谭曾鲁,王青,赵翔,安林一、资料与方法利用健康50克左右蒙古沙土鼠20只,雌雄不拘。做颈部手术夹闭双侧总动脉20分钟,造成脑暂时性缺血,后恢复血运,在夹闭动脉前后共腹腔注射1mg%小檗胺生理盐水溶液7m...  相似文献   
16.
柳花散加味治疗尿毒症合并念珠菌性口腔炎16例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330006)赵纪生赵翔关键词尿毒症念珠菌性口腔炎柳花散笔者从1992年9月~1996年12月用柳花散加味外敷内服,治疗尿毒症合并念珠菌性口腔炎1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7.
MK801对沙土鼠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内白细胞介素-1Ⅰ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安林,刘国法,赵翔,吕证宝,谭曾鲁一、资料与方法在实验将沙土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组和MK801组。缺血组和MK801组动物均夹闭两侧颈总动脉30分钟。缺血组动物夹闭前后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鼻肠管和鼻胃管在炎性肠梗阻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之间收治的58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随机分成鼻肠管组和鼻胃管组予以治疗,观察各项临床治愈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治愈,鼻肠管组的各项临床治愈指标均优于鼻胃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  相似文献   
19.
背景:白杨素是保健食品和中草药中常见的具有防癌抗癌活性的食源黄酮类天然产物。白杨素是否有助于防治肝癌?其作用机制为何?是否促进肝癌干细胞的分化?对此尚缺乏系统研究。目的:以人肝癌细胞为对象,揭示白杨素的亚细胞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酸性磷酸酶实验、扫描电镜、免疫印迹技术探讨白杨素对BEL-740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与结论:白杨素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体外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9mol/L或6.3mg/L。白杨素与PI3K-AKT途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抗癌效应。但白杨素本身并不改变AKT、磷酸化pAKT、AKT下游分子GSK-3和磷酸化pGSK-3的表达水平,虽然高剂量下β-catenin略有下调。白杨素导致细胞表面微绒毛样突起密度明显增加并形成纳米膜粒;细胞回缩,间隙加宽;出现形态上不同于凋亡的死亡细胞。白杨素显著改变多种蛋白质的丝/苏氨酸磷酸化水平;对酪氨酸磷酸化亦有广谱下调作用,接近于表柔比星对照。白杨素对CDK1、磷酸化pCDK1和pCDK2、CDC25A、CDC25B和CD133均无明显影响,但可剂量依赖性诱导PARP-1降解。总之,白杨素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非起因于PI3K-AKT和Wnt/β-catenin通路阻断或细胞周期核心调控因子阻断,而更可能起因于生物膜功能障碍所致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和蛋白质磷酸化的大范围改变,并以非经典方式诱导肝癌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Ⅳ型瓦登伯格综合征患儿及其合并的肠道问题(先天性巨结肠或其同源病)的外科治疗情况,提高对此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分别于2017年6月、2019年4月及2020年6月收治了3例Ⅳ型瓦登伯格综合征患儿,年龄分别为9个月、6个月和1岁8个月。收集患儿的相关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