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目的分析PCR技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痰标本、咽拭子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30名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以自主排痰形式收集其痰液标本,以无菌咽拭子擦拭咽后壁收集咽拭子标本,采用PCR法做病原菌检测,分析PCR技术在CAP患者痰标本、咽拭子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AP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咽拭子定量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CAP患者共收集痰标本72份,做实时PCR反应检测,阳性率为100.0%,痰标本中肺炎支原体含量为(7.88±2.98)×106copies/m L,与急性期咽拭子定量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其他病原感染者仅血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仅凭实验室及临床特点诊断CAP准确度有限,一般提倡配合PCR技术,以快速确定CAP病因,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hs-CRP、IL-6和HbA_(1c)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2014年1—11月诊治2型DM合并ACS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单纯2型DM患者56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hs-CRP、IL-6和HbA_(1c)水平的差异,并分析炎性因子和HbA_(1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s-CRP、IL-6和HbA_(1c)水平患者均高于对照组(t=2.562、2.382、2.809,P均<0.05),三者的阳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X~2=2.653、P=0.037,X~2=3.592、P<0.01,X~2=3.221、P<0.01)。患者血清hsCRP、IL-6、HbA_(1c)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逐步升高(F=2.825、P=0.039,F=3.025、P=0.019,F=2.938、P=0.027)。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hs-CRP、IL-6和HbA_(1c)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421、P=0.036,r=0.382、P=0.032,r=0.576、P=0.024)。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IL-6活性均不同程度增高,炎性因子和HbA_(1c)可能在糖尿病的发生及糖尿病诱发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仰卧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3例,男25例,女28例;年龄30~65岁,病程1周~10年。全部患者均经CT或MRI明确诊断,采用仰卧旋转扳法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8周。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各方面较治疗前都有较大的改善,治愈33例(62.26%),好转15例(28.30%),总有效率为90.57%。结论:仰卧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但近期疗效比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44.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常见且极为凶险的外科急腹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病死率仍在30%~50%[1]。我院外科近5年来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31例。由于医疗设备有限,对重症胰腺炎的诊断只能依靠病人的症状、体征及胰淀粉酶的测定,不能在CT监护下以非手术治疗渡过急性期。因此,我们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治疗措施。1 临床资料男性14例,女性17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54岁。死亡6例,病死率193%。早期手术30例,死亡5例,手术死亡率166%,1例未及手术死亡。发病24h内手术治疗22例,术中见胰腺坏死程度不甚严重,多呈局灶性坏死,…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的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两组: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35例, 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35例.所有患者术前静脉血检测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和免疫功能指标(IgG、 IgM、补体C3),术后第 2 天清晨输液前复查上述指标.结果急诊LC组术后WBC、CRP、IL-6及IgG、IgM、补体C3测定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OC术后WBC、CRP、IL-6及IgG 、IgM、补体C3等测定值与急诊LC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小于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因素。方法:对病人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常规化验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数量化并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筛选出影响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功的因素,用这些因素建立一个判断式,逐例回代检验确定该判别式的可靠性。结果:从本组628例病人中42例(6.69%)实施中转手术;从年龄、性别、腹痛、WBC等28个因素中筛选出了性别、腹痛、厌油、恶心呕吐、粘连水肿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6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相关因素;利用这6个因素确定了需中转手术的判断值=X1+X2+X3+X4+X5+X6,前5项目指标均采用模糊定量,最后1项指标采用实测数据;通过计算得出3.139作为判别值,用该值判断为腹腔镜手术成功者的符合率为82.42%,“误判”为中转手术者103例(17.58%);判断为中转手术的符合率为69.05%,“漏判”为腹腔镜手术成功者13例(30.95%);理论判断的总符合率为81.53%。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筛选,可以增加腹腔镜手术成功的把握性。  相似文献   
47.
盐与高血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是常见、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是冠心病及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 ,高血压的研究是心血管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认为高血压是由多基因遗传和多个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 。在多个环境因素中 ,高盐是最常见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由于高血压的遗传性因素不易改变 ,故改变环境因素是高血压治疗过程的重要一环。本文就目前盐与高血压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1 盐与血压自本世纪以来 ,国内外学者就盐摄入量与血压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 ,比较不同的国家之间 ,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文化、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48.
宁夏地区胆结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胆结石成分特点。[方法]化学法对91例不同部位(胆囊、胆管)、不同民族(回族、汉族)的胆结石进行主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胆囊结石占90.11%,胆固醇类结石占88.5%,胆固醇均值含量为(809.07±14.91)μg/mg;胆管结石占9.89%,胆色素类结石占4.87%,胆红素均值含量为(26.41±4.91)μg/mg;其他类结石占4.66%。胆固醇、胆红素、钙、铁、铜、锌、镁、锰等微量元素在胆囊胆汁中含量,胆石病患者明显高于非胆石病患者,在胆石中的含量回族与汉族无显著差别。[结论]宁夏地区胆石类型以胆囊胆固醇类为主,回族与汉族胆结石成分无显著差别。长期高热量饮食致体内脂酯代谢紊乱的是结石形成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我院自1995年1月~1999年11月对收治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基础,包括重症监护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6例患者符合重症胰腺炎(SAP)诊断标准[1].其中男29例,女37例,年龄16~68岁,平均45岁.诱因:胆源性胰腺炎32例(48.5%),酗酒17例(25.8%),脂餐饱食11例(16.7%),无明显诱因6例(9%).患者均有突发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发热及腹部固定压痛等.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WBC>18× 109/L,B超、CT均提示:不同程度胰腺体积增大,轮廓模糊或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