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57篇
  免费   2297篇
  国内免费   1643篇
耳鼻咽喉   280篇
儿科学   461篇
妇产科学   196篇
基础医学   2079篇
口腔科学   483篇
临床医学   6061篇
内科学   3651篇
皮肤病学   729篇
神经病学   1247篇
特种医学   17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2756篇
综合类   12667篇
预防医学   5139篇
眼科学   716篇
药学   5712篇
  63篇
中国医学   5032篇
肿瘤学   1289篇
  2024年   332篇
  2023年   1108篇
  2022年   1214篇
  2021年   1201篇
  2020年   1077篇
  2019年   1051篇
  2018年   1128篇
  2017年   594篇
  2016年   817篇
  2015年   888篇
  2014年   2220篇
  2013年   2110篇
  2012年   2315篇
  2011年   2571篇
  2010年   2509篇
  2009年   2415篇
  2008年   2446篇
  2007年   2125篇
  2006年   2158篇
  2005年   2007篇
  2004年   1910篇
  2003年   1798篇
  2002年   1598篇
  2001年   1432篇
  2000年   1298篇
  1999年   1107篇
  1998年   935篇
  1997年   824篇
  1996年   880篇
  1995年   772篇
  1994年   723篇
  1993年   620篇
  1992年   567篇
  1991年   501篇
  1990年   490篇
  1989年   414篇
  1988年   337篇
  1987年   335篇
  1986年   245篇
  1985年   217篇
  1984年   200篇
  1983年   167篇
  1982年   208篇
  1981年   118篇
  1980年   106篇
  1979年   65篇
  1978年   40篇
  1977年   28篇
  1965年   17篇
  1960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评估后巩膜收缩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年12月 至2017年04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眼科行后巩膜收缩术的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患者24例(45眼),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屈光度、黄斑区视网膜劈裂高度的状况与手术并发症。对相关计量资料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黄斑区视网膜劈裂高度分别为(494±31)、(299±24)、(256±24)、(200±22)、(168±25)μm,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后1、3、6个月眼轴长度分别为(28.6±2.1)、(28.9±2.0)、(29.3±2.0)mm,与术前[(30.5±2.2)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眼轴(29.8±2.1)mm,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屈光度分别为(-15.14±5.16)D、(-15.64±5.05)D,与术前[(-17.33±7.43)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48),术后6、12个月的屈光度分别为(-15.96±4.97)D、(-17.05±5.10)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理性近视黄斑劈裂伴或不伴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后巩膜收缩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不同褪黑素治疗方案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远期组织学的影响,以寻求褪黑素治疗的较优方案。方法 将96只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组、单剂量即刻褪黑素治疗(SDIT)组及7日连续褪黑素治疗(7DCT)组(n=24)。HIBD大鼠模型采用分离并电凝大鼠右侧颈总动脉,低氧舱(氧气浓度为8%±0.01%)内缺氧2 h的方法建立。造模后7 d,采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SVZ)及海马齿状回(DG)区内源性NSCs的增殖情况(n=8);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Ne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n=8)。造模后28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尼氏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的组织病理学及锥体细胞数的变化(n=8)。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DIT组和7DCT组PCNA+Nestin+DAPI+细胞数均较HIBD组增加,且7DCT组显著多于SDIT组(P <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DIT组与7DCT组Ne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IBD组,且7DCT组显著高于SDIT组(P < 0.05);HE染色结果显示:SDIT组及7DCT组细胞损伤减轻;尼氏染色结果显示:SDIT组和7DCT组锥体细胞数均较HIBD组增加,且7DCT组显著高于SDIT组(P < 0.01)。结论 SDIT和7DCT均可促进HIBD新生大鼠脑内源性NSCs的增殖,减轻远期组织学损伤,且7DCT疗效优于SDIT。  相似文献   
993.
赵少华  郑立东  张振云  李忠杰  张震 《安徽医学》2019,40(12):1405-140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行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肺癌手术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复苏康复技术,观察组在常规麻醉复苏康复技术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系列康复技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阿片类麻醉药剂量、术后康复效果、术后48 h的镇痛效果、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麻醉复苏指标(麻醉清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低体温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康复指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自主咳嗽时间、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评分(NRS)比较,不同时间点NR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康复技术和时间对NRS评分无交互作用(P>0.05)。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术后不同时间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康复技术和时间对术后CRP有交互作用(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7.41%)、肺损伤并发症总发生率(18.52%)低于对照组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赵荔枝  王茜  雷宇  杨川  赵泽宇 《四川医学》2019,40(3):213-217
目的 评价纳布啡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麻醉恢复期的镇痛效果和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广元市中心医院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男性患者86例,其中年龄27~77岁,体质量46~72kg,TNM分期Ⅰa~Ⅲc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纳布啡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3例。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术毕送入麻醉恢复室,患者清醒后N组静脉注射纳布啡0. 1mg/kg,C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记录两组患者入恢复室时(T0)、清醒时给药前(T1)、给药后5min(T2)、给药后30min(T3)的MAP、HR、RR、SPO2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在T1~T3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躁动镇静评分(RASS评分)和导尿管膀胱相关刺激征评分(CRBD评分);记录患者在麻醉恢复室期间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舌后坠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TNM分期、ASA分级等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和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8. 264,113. 452,P<0. 05),与T0比较,C组MAP、HR在T1~T3时间点均升高,N组MAP、HR在T1时间点升高,两组RR在T1~T3时间点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患者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C组比较,N组MAP、HR在T2和T3时间点均降低(P<0. 05)。两组患者在T1时VAS、PASS及CRB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C组比较,N组在T2和T3时VAS、PASS及CRB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T1时比较,两组在T2和T3时VAS、PASS及CRB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发生舌后坠的情况N组有2例(4. 7%),C组有4例(9.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 717,P>0. 05)。结论 纳布啡可减轻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疼痛程度,预防和降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严重程度,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8.
赵菊花  庄化迪  李娜  杨羽  李达  王洁 《四川医学》2019,40(12):1200-1204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不同方法预处理皮损在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Ⅰ组(直接敷药组)、Ⅱ组(粉刺针清组)、Ⅲ组(点阵激光组),每组各30例。Ⅰ组不处理皮损,直接外敷5%盐酸氨基酮戊酸凝胶(ALA)后行光动力治疗;Ⅱ组洁面消毒后,用粉刺针处理囊肿、结节性皮损后外敷ALA凝胶后行光动力治疗;Ⅲ组洁面消毒后,采用点阵激光处理囊肿、结节性皮损后外敷ALA凝胶后行光动力治疗;每周1次,共3次。三组均口服克拉霉素胶囊和外用夫西地酸乳膏,共4周。三组均在治疗后第2、3、4周进行疗效判定,比较三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3月随访观察各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周,Ⅰ组、Ⅱ组、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 6%、13. 3%、10%;治疗后3周,Ⅰ组、Ⅱ组、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0%、40%、36. 7%。2、3周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4周Ⅰ组、Ⅱ组、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3. 3%、73. 3%、76. 7%,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2,P<0. 05)。Ⅱ组和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疗效相当。三组均无严重的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治疗结束3月后,Ⅰ组有3例复发,Ⅱ组、Ⅲ组未见复发,且还随时间延长后,部分皮损消退。结论使用粉刺针或点阵激光预处理结节、囊肿性皮损可以明显提高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但结节性皮损可能使用点阵激光更佳,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张平方  王鑫  马蒲阳  张辉  何杨  王建民  董红  赵宇宙 《四川医学》2019,40(11):1138-1141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49例采用骨水泥假体置换术(骨水泥组)、另外49例采用生物型假体置换术(生物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点的Harris功能评分、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BDM)变化。结果骨髓泥组和生物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骨髓泥组的术后引流量低于生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2个月,骨髓泥组和生物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骨髓泥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生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周、术后12个月,骨髓泥组和生物组的股骨假体周围Gruen 7个分区BDM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本组术后1周比较,骨髓泥组和生物组患者股骨假体周围Gruen分区第1区、第6区、第7区的BDM值均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生物型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与骨水泥假体相近,但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稍慢,术后患者假体周围存在一定的骨密度丢失,这可能导致术后假体松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