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50篇
  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芪参复康胶囊治疗抑郁症疗效。方法对30例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脑电超慢涨落图检查,分析其治疗前后症状和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①抑郁症患者经芪参复康胶囊治疗6周后,HAMD总分和SDS总分均下降(t=15.95,11.81;P均<0.05),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②抑郁症患者在治疗6周后脑内神经递质测量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变化,其中,5-羟色胺(5-HT)活动性降低,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活性增强(t=9.61,12.60,9.44;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纯中药制剂芪参复康胶囊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纯行乳腺癌保乳术与乳腺癌保乳术合并术中射频治疗(RFA)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保乳条件的345例0~Ⅲa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其中98例行术中射频治疗(RFA组),247例未行术中射频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病死率、乳腺外观的差异。结果:RFA组随访患者90例,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局部复发率2.2%,远处转移率7.7%,病死率3.3%;对照组随访患者219例,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局部复发率7.7%,远处转移率7.3%,病死率3.2%。RFA组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转移率、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外观评价,RFA组的外观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RFA组皮肤烧伤(4.4%)的并发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中射频治疗可以降低保乳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增加术后乳腺外观美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两类达标血糖控制对急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5分且合并高血糖的危重患者200例,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IIT)组和常规控制(CIT)组,比较两组近期死亡率、3d及7d后APACHEⅡ、严重并发症、低血糖、院内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 结果 IIT组住院时间和费用、院内感染发生率、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3d及7d后APACHEⅡ较CIT组低(P<0.05).两组低血糖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 vs 13%,P<0.01),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IIT可能为临床带来较多益处,但增加急危重患者低血糖风险,对降低总死亡率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本体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组不同摩尔比的L-丙交酯/乙交酯/ε-己内酯(LLA/GA/CL)三元共聚物。通过GPC、1H-NMR、DSC和XRD测试,研究了摩尔比对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摩尔比与投料摩尔比基本一致,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LLA和CL含量增加分别呈现升高和降低趋势,并且当LLA含量增加至77 mol%,即LLA/GA摩尔比85∶15时,共聚物表现出明显的部分结晶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人工冬虫夏草对香烟烟雾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的治疗和作用机制.方法 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组、造模前给药组、造模后给药组、中剂量(2.5 g·kg-1·d-1)和高剂量(5 g·kg-1·d-1)治疗组共6组,每组10只.动物连续烟熏90 d造模.造模前给药组于造模前两周开始给药,治疗组在造模前给药的基础上持续给药直至造模结束.造模后给药组为在造模结束后给药两周.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提取肺组织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对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点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气道阻力均值COPD组(0.386 9 cm H2O·ml-1·s)明显高于对照组(0.263 0 cm H2O·ml-1·s)(P <0.05);造模前给药组(0.252 5 cm H2O·ml-1·s)、中剂量治疗组(0.223 3 cm H2O·ml-1·s)、高剂量治疗组(0.184 6cm H2O· ml-1·s)、造模后给药组(0.301 1 cm H2O·ml-1·s)均明显低于COPD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各组特别是高剂量组与COPD组相比支气管和肺部病理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14种蛋白质的表达量在COPD组中显著下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醛脱氢酶及线粒体醛脱氢酶前体等三种蛋白则在高剂量治疗组中表达量得到恢复和改善.结论 人工冬虫夏草对大鼠COPD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推测与抑制或改善肺部组织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以及改善全身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识别缺陷的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匹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利用无特征成人面孔作为刺激材料,考察被试对不同背景下新旧面孔的识别能力,分析其判断反应时间、识别率及误判率.同时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分裂症组进行测评.结果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面孔类别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116)=4.27,P<0.05),提示被试依从性良好.精神分裂症组A类面孔的识别率明显高于B类面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对照组B类面孔的识别率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症组(t=3.29,P<0.01);精神分裂症组B类面孔反应时较A类面孔延长(t=2.33,P<0.05).分辨力与PANSS中阳性量表分呈负相关(r=-0.391,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面孔识别缺陷,变更面孔背景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终生的社会困境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脑血管病患者并发症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8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同时开展优质护理模式,出院时进行效果评定与并发症统计.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为76.47%,显著高于对照组55.8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脑血管病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何奕  赵瑾  龚倩 《肿瘤药学》2014,(3):182-186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6(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IP方案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D-SCLC)患者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应用IP方案治疗的46例ED-SCLC患者,化疗前采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焦磷酸测序法测定UGT1A1*6的基因多态性,化疗过程中观察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和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46例患者中,UGT1A1*6位点野生型G/G 34例(73%),杂合突变型G/A 8例(17%),纯合突变型A/A 4例(8%)。化疗期间,突变杂合型(G/A)及纯合突变型(A/A)患者3-4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UGT1A1野生型(G/G)(P〈0.05),UGT1A1*6各种基因型之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IP方案治疗ED-SCLC发生严重的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但与其临床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 【例1】女,14岁。主因晕厥20min入院。于3d前出现咳嗽,咳黄黏痰,入院当日自服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1010)60mL,2min后感胸闷、心慌、皮肤瘙痒,头、颈和躯干皮肤出现荨麻疹,双眼睑轻度水肿,5rain后晕厥,20rain后送入我院急诊科,急查血钾2.85mmol/L,行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异常。查体:体温36.4℃,脉搏112/min,呼吸24/min,血压40/20mmHg。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PCR和DNA测序技术,建立一种适用于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快速准确地识别病原细菌的分子检测方法.[方法]以布鲁氏菌为例,利用PCR分别从纯培养物、模拟标本中扩增布鲁氏菌16S和31kd基因,并对扩增产物测序,与数据库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扩增产物是否来源于布氏菌.[结果]从纯培养物和模拟标本成功扩增特异产物,测定序列与数据库比对,能很快准确确定病原的种类,优于单纯的PCR扩增.[结论]结合PCR扩增和产物测序的分子检测方法切实可行,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病原菌的快速识别提供了一个快速、高效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