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8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目的 探讨不同保存方法对甲状旁腺组织保存的影响,为组织库规范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的散发甲状旁腺腺瘤组织共22例标本,所有标本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11例标本用传统液氮法保存(A组),另11例标本用RNAlater保存(B组),分别提取组织总RNA,测定OD 260/OD 280值;进行RNA质量评价,琼脂凝胶电泳判断RNA完整性;分别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内参基因β-ac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RNA的提取纯度和浓度及RNA完整性方面对比2组标本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参基因β-actin的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RNAlater在保存RNA和预防RNA降解方面和传统液氮法相比无明显差异,但RNAlater保存法对于长期保存组织标本方面优于传统液氮法.  相似文献   
82.
吉西他滨与胰腺癌化疗耐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癌对吉西他滨化疗产生耐药性的相关机理。方法复习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介导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性的主要基因及信号通路加以综述。结果癌基因c—Src与bcl—X1、NF-κB炎症信号通路、细胞因子IL-1β及NO等与介导胰腺癌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密切相关;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与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的相关性仍有待研究。结论癌基因c—Src与bcl—X1、NF-κB炎症信号通路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以增加胰腺癌的化疗敏感性;介导胰腺癌化疗耐药的关键基因与中心信号通路尚有待阐明。  相似文献   
83.
早在1960年就有人应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壁胃泌素瘤,但因其手术死亡率及併发症率较高而未得到广泛采用?晁孀哦源瞬∪鲜兜闹鸾ピ黾?外科切除的治愈率也由以前的5%提高到82%。本研究试图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伴Z-E综合征的十二指肠壁胃泌素瘤的指征,有效性和安全性。作者从1960~1991年收治45例Z-E综合征病人,所有病人均经免疫组化,病理检查或血清胃泌素测定及胰泌素刺激试验确定诊断。井采用以下部份成全部检查进行定期随访:包括血清胃泌素测定、胰泌素刺激试验,输钙试验,肝功能、CT、血管造影、超声、同位素扫描及再手术探查等。肿瘤切除后经胰泌素刺激试验证明无残余或复发肿瘤定为治愈。随访  相似文献   
84.
胰岛细胞瘤的定位诊断方法很多,可先采用B超和CT扫描作为初步检查方法。水中细致的双手扪诊是肿瘤定位的重要步骤,术中B超、核素扫描和美篮染色是有效辅助手段。本文还对几种新诊断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5.
自1935年Whipple首先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癌获得成功以来,该手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开展,其手术技术和消化道重建方式也有了很大改进。胃部分切除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术后吻合口溃疡的发生和保证癌肿的彻底根治。  相似文献   
86.
胰管内粘液栓致胰腺炎反复发作一例郭俊超赵玉沛蔡力行朱预患者男,43岁。因反复发作中上腹痛3年余入院。患者于1992年因进食后中上腹剧痛在我院就诊,查淀粉酶3180U/L,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解痉等治疗,症状缓解。但以后仍反复发作。9...  相似文献   
87.
论胰头癌根治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虽然要提高胰头癌治疗的效果决不是仅仅依赖于手术,但手术的质量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至今仍然是治疗胰头导管腺癌的一个主要方法,然而由于手术切除率低,并发症多,远期疗效又甚差,因此多年来世界各国的胰腺外科同行们在手术的方法上不断改进,以求提高胰头癌疗效。手术方法很多,名称亦多,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外,有部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良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88.
胃间质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78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男34例,女44例。手术完全切除76例,其中胃楔形切除39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7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0例;姑息性切除2例。结果肿瘤平均直径5.5cm,其中<5cm者39例,5~10cm者27例,>10cm者12例。病变位于胃窦部12例,胃体部30例,胃底部36例。胃周淋巴结转移2例(2.6%)。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74例(94.9%),CD34阳性61例(78.2%),SMA阳性29例(37.2%),Desmin阳性8例(10.3%),S-100阳性8例(10.3%)。72例(92.3%)获随访,平均56.1(3~168)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70.3%,术后复发转移11例(15.3%),术后复发转移者再次手术治疗6例,再次手术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命。结论胃间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中应注意完整切除和防止肿瘤破裂。  相似文献   
89.
目的EGFR靶向治疗和AAV介导的基因治疗在胰腺癌治疗方面具有广泛前景。本实验将上述两种手段相结合,构建表达人抗EGFR单链可变区抗体的rAAV载体,并筛选出对抗EGFR治疗敏感的胰腺癌细胞株。方法以包含人IX因子基因的rAAV载体中的FIX基因替换成目的基因,转染293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同时将C225作用于六株胰腺癌细胞,通过CCK一8法测定生长曲线,P1染色法及AnnexinV-FITC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结果WesternBlot法检测到目的条带;生长曲线显示C225仅对AsPC-l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Annexin V-FITC试剂盒可检测C225引起ASPSl细胞的早期凋亡(P〈0.05)。结论rAAV载体构建成功,并在293细胞中获得表达;ASPSl对C225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五株胰腺癌细胞。  相似文献   
90.
大剂量放射治疗后大鼠5-氟尿嘧啶血胰屏障通透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大剂量放射治疗对化学治疗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分别测定大白鼠经 10Gy 60Co胰腺外照射后第 2、 4、 6、 8、 10天时,静脉注射 (93.75mg/kg)5-氟尿嘧啶在胰腺组织中的穿透比( PR)。同时行胰腺病理检查。结果 10 Gy胰腺外照射后, PR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第 6天达高峰, PR=0.8300± 0.1662(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