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通常食管异物大多数为非透射线性的 ,一般需常规在术前行胸及颈部正侧位放射线检查以确定异物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有时检查距手术时间较长 ,以至需术前重复放射检查以确定异物是否位移。 Younger等在二年间利用手持式金属探测仪 (HHMDs)对 2 6例 9~ 92个月的儿童行前瞻性研究 ,所入选患儿均经放射线确诊为食管异物 ,并排除食管、肺、心脏疾患或其它需开胸取异物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术前胸部放射学检查并在手术室中行 HHMDs检测定位标记至皮肤上。经硬质食管镜取出异物 ,异物全部为硬币。结果显示所有术前定位正确。该作者认为 ,与需…  相似文献   
82.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病情况以及早期诊断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意义。方法 总结2002年7月~2004年6月在我院社区腰背疼痛老年病人90例及入院老年骨折病人38例。共128例,其中女性103例,男性25例;手术患者女性27例,男性11例。所有病例均经X线脊椎正、侧片检查,除外其他骨科疾病,并判断其是否存在有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并分析误、漏诊率。结果 128例患者中56.25%发现有一个或多个椎体骨折(72例),72例骨折患者中17例存在两个椎体骨折(13.28%,17/128),5例存在两个以椎体骨折(5/128,3.9l%)。72例骨折患者中有4例患者从未就诊,68例平均有1~10次病历就诊史。在有就诊史的68例患者中,51.47%存在明显的漏、误诊(35例)。结论 正确诊断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对于及时治疗骨质疏松症是极为重要;首次非暴力脊柱骨骨折的正确诊断为预防再次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赤丹退黄颗粒是由赤芍、瓜娄、丹参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凉血活血,清热祛湿等功效,主治血淤血热,湿热中阻所致重症黄疸肝炎。本文通过对α-萘异硫氰酸酯造成实验性大鼠肝内胆汁淤积模型,观察赤丹退黄颗粒对胆汁排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赤丹退黄颗粒利胆及退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动物实验验证赤丹退黄颗粒利胆退黄作用。方法:α-萘异硫氰酸酯造成大鼠胆汁郁积模型,以熊去氧胆酸对照.观察各实验组胆汁流量及胆红素(TBIL)变化。结果:治疗药及对照药均可增加正常动物胆汁流量。造模后各组胆汁流量下降,TBIL升高。治疗后治疗组96小时段及模型组120小时段TBIL恢复正常;对照组TBIL仍高于正常。结论:赤丹退黄颗粒消退黄疸除利胆作用外,与降低血栓素B2、加强TBIL代谢、改善肝脏病理等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芪丹通脉片组,并予相应处理以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以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医学图像分析结合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Fas-L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芪丹通脉片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Fas-L阳性细胞表达减少。结论芪丹通脉片可下调Fas-L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芪丹通脉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6.
一、总论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最终增加骨折发病率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量的诊断至今仍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7.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 ahyponea syndrome,OSAHS),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国内的发病率为3%-4%,它是在睡眠期间由于上呼吸道狭窄或闭塞导致上气道阻力增高,呼吸间断性减少或停顿,常见症状为打鼾、白天嗜睡及伴随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 PO)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假手术组插入栓线但不阻塞大脑中动脉。模型组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川芎嗪组于制模前30 m in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33 m g/kg。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6 h时TNFα含量及缺血/再灌注24 h时的M PO活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NFα含量〔(1.576±0.153)μg/L〕及M PO活性〔(0.409±0.044)U/g〕较假手术组〔(0.601±0.089)μg/L和(0.026±0.008)U/g〕均显著升高(P均<0.01);川芎嗪组TNFα含量〔(1.035±0.092)μg/L〕及M PO活性〔(0.293±0.039)U/g〕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川芎嗪可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TNFα含量及M PO活性来减轻炎症反应,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报道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 ml·kg-1·d-1灌胃)、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l·kg-1·d-1灌胃)和黄芪干预组(黄芪煎剂6 g·kg-1·d-1灌胃),每组12只.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结合的方法检测Bcl-2、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Bcl-2、FasL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干预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Fas-L阳性细胞表达减少,Bcl-2阳性细胞表达增多(P<0.01).结论:黄芪可增强Bcl-2蛋白表达,下调Fas-L蛋白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黄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0.
在骨折发生率日渐增加的今天,对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已经从绝经后妇女扩展到男性、青壮年,如今已经开始了对儿童的骨健康的研究。保护儿童骨健康可以保证儿童正常成长,并使骨量达到人类基因所赋予的最高峰值骨量。儿童的骨丢失过程和成人一样,也是静悄悄的,骨折前没有任何症状。一般情况下,儿科医生也不会去关注儿童患儿是否存在骨丢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