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了解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龋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推动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工作有效进行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共选取3 839名7,9,12,14岁回族和汉族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恒牙龋患、龋失和龋补情况,计算龋患(D)率、龋失(M)率、龋补(F)率、龋失补(DMF)率、龋均,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总体恒牙龋患率、龋失率、龋补率分别为19.6%,4.0%,2.0%;回族学生龋患率、龋失率(23.2%,4.9%)略高于汉族(16.9%,3.3%);女生龋患、龋失、龋补率均高于男生;乡村龋患率高于城镇;年龄越大,龋患、龋失、龋补率越高(P值均<0.05).总体龋患牙数构成比为42.0%,回族学生高于汉族(42.4%,29.2%).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牙龋均为0.50,回族龋均(0.6)高于汉族(0.4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民族、性别、年龄、片区及正常、消瘦学生对恒牙龋患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恒龋防治及治疗状况还需进一步提高,尤其需注重回族、乡村、女生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2.
了解我国五大少数民族2014年7~18岁学生耐力素质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7~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同年龄、同性别全国汉族学生的耐力跑测试时间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Z评分;将耐力跑测试时间≤同年龄、同性别全国汉族学生的耐力跑测试时间第25百分位(P25)时间值确定为耐力素质好.结果 2014年五大少数民族7~12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120.7~ 132.4 s之间,女生在126.4~ 143.7 s之间,男、女生均以蒙古族学生时间最短,维吾尔族学生时间最长(P值均<0.05);13~15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272.3~ 309.1 s之间,女生在257.3~286.4 s之间,男、女生均以蒙古族学生时间最短,男生以壮族时间最长,女生以维吾尔族时间最长(P值均<0.05);16~18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251.1 ~ 282.7 s之间,女生在251.5~271.7 s之间,男生以蒙古族时间最短,女生以回族时间最短,男、女生均以朝鲜族时间最长(P值均<0.05).五大少数民族男生Z评分在-0.29~0.30之间,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F--141.236,P<0.05);女生Z评分在-0.10~0.75之间,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维吾尔族(F=270.137,P<0.05).五大少数民族男生耐力素质好检出率在16.2%~37.0%之间,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x2=430.060,P<0.05);女生检出率在10.3% ~ 26.5%之间,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x2=272.290,P<0.05).结论 五大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学生耐力素质最高,且高于全国汉族学生;回族学生耐力素质接近全国汉族学生;维吾尔族女生耐力素质低于其他民族学生.  相似文献   
23.
分析宁夏地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与体能相关因素的关联,为该地区中小学生贫血提供多种防治途径.方法 资料来自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共选取3 633名7,9,12,14岁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浓度,采用HemoCue法诊断贫血.结果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8.4%.其中女生高于男生,低年龄组高于高年龄组(7,9,12,14岁组分别为11.4%,10.0%,6.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48,28.08,P值均<0.05).50 m跑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成绩优秀组贫血患病率最低.耐力跑成绩良好、合格的学生贫血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0 m跑、耐力跑成绩均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宁夏地区农村、女生贫血患病率依旧较高,体能成绩与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有关联.应加强教育宣传,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4.
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生贫血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性,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体质和健康调研的7,9,12和14岁年龄组3 747名回汉族中小学生,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的贫血诊断标准,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人体质量指数(BMI)分类标准和2014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WS/T 456-2014)评定营养状况.结果 回、汉族学生总体贫血检出率为4.7%,汉族学生贫血检出率(2.6%)高于回族学生(2.1%),农村学生(5.5%)高于城市学生(3.9%),女生(6.1%)高于男生(3.4%)(x2=4.17,P<0.05).在贫血学生中,回、汉族学生轻度贫血检出率分别占3.2%,3.5%;中度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3%,1.2%;汉族学生无重度贫血,回族学生重度贫血检出率为0.2%(x2=7.77,P>0.05).不同经济片区中,中等片区回族学生贫血率最高(4.1%),其次为好片区汉族学生(2.1%),差片区回族学生未检出贫血者.汉族学生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5%,42.1%,5.7%,3.6%,回族学生分别为4.4%,32.0%,4.3%,2.4%,不同民族间营养状况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P>0.05).各个年龄组中,12岁学生贫血检出率最高,为1.7%,其次为14岁学生.结论 回、汉族学生贫血检出率不同,应重视农村学生的贫血防治知识教育,尤其要加强青春期少女的健康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好的片区,进行贫血知识教育,提倡合理膳食;加强学生贫血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25.
26.
研究岩藻黄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5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高脂组(40只),高脂组经高脂饲料喂养12周形成肥胖胰岛素抵抗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岩藻黄质0.2%剂量组、岩藻黄质0.4%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连续喂养含有相应药物饲料6周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和附睾脂肪质量;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脂肪酸合成酶(FA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附睾脂肪质量以及FBG,FINS,TC,TG,LDL-C,HOMA-IR水平,肝组织中PPARγ,SREBP-1和FA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同时HDL-C水平及肝组织中p-IRS-1,IRS-1,PI3K,p-Akt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肝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果表明,岩藻黄质可明显减轻肥胖小鼠的肥胖及糖脂紊乱,并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可能与调控IRS-1/PI3K/Akt和PPARγ/SREBP-1/FAS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分析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与眼底视乳头形态改变的追踪观察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房角镜检查和多次侧量眼压,做24 h眼压曲线及视野检查,观察眼底视乳头形态的动态改变,对132例176只眼进行追踪三年的多次检测。结果 40只眼眼压在20.5528.97 mm Hg(1 mm Hg=0.133 kPa),其24 h眼压曲线为阳性,其中仅8只眼视野异常。再进行包括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生理凹陷和盘沿面积三方面的眼底视乳头形态学的追踪检测,发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局限性缺损的40只眼,其生理凹陷呈垂直椭圆形扩大并伴有加深或偏向一翻,追踪观察盘沿组织的丢失,三年里40只眼先后不同程度的出现盘沿变窄,面积减少。结论眼底视乳头形态学的检查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中至关重要。它先于视野出现,是青光眼的一种既客观又可见的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8.
DPN患者随机分A组28例,B组30例,C组30例,共2周.结果 A组总有效率89.3%,明显高于B组的63.3%及C组的46.7%.结论:三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DPN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升阳解肌法对风寒感冒的疗效。方法:选取近2年来北京市海淀区中医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收治的200例风寒感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升阳解肌法代表方十神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氨酚美沙糖浆治疗。经治3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获愈时间、血常规变化,以及1年内感冒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6/100),高于对照组的84%(84/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治愈时间及1年内感冒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治后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T)指标无差异(P>0.05),但单核细胞(MONO)、淋巴细胞(LYMPH)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升阳解肌法代表方十神汤用于风寒感冒的治疗,用药精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对本市献血者中筛查到的1例Del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分析造成其血清学表型的分子基础。方法 献血者EDTA抗凝血分离白膜层提取核酸用于基因分型和外显子编码序列分析,红细胞用于血清学检测,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做血清学分型,采用基因分型试剂盒做基因分型,通过测序分析基因编码的外显子多态性,确定基因突变的位点或类型。结果 血清学检测结果本例标本RhD表型为Del,RhCE表型为CCEe,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本例标本RHD编码基因外显子均为阳性,排除弱D15和RHD*DEL1[RHD(1227G>A)],RHD编码基因外显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标本在外显子编码序列的第28位发生点突变,为弱D61,基因型为RHD*01 W.61[RHD(28C>T)]。结论 在本市无偿献血者中发现1例弱D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