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01.
小檗碱对2肾1夹致心肌肥厚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2肾1夹模型大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外基质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2肾1夹法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4周后根据动物收缩压水平将手术动物均匀分为:模型组,小檗碱5、10、20 mg/kg组,卡托普利45 mg/kg组,另设假手术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6周.实验结束时,测定心重指数、左心室肌组织胶原含量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小檗碱连续给药6周使2肾1夹模型大鼠心重和心重指数降低,左心室组织胶原含量显著下降,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也有所减少,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抑制心肌间质纤维化而改善心室重构,其作用与对AngII等神经内分泌因素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本院制剂抗流感合剂的制备、质量标准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煎煮法制备抗流感合剂,对160例春季流感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本制剂对控制流感症状效果显著,使用方便,质量可控,无不良反应。结论:可作为春季流感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中医医院处方点评方法及质量管理。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定期评价处方,制定措施,加强处方质量管理。结果:通过实施处方点评,提高了处方质量。结论:处方点评是规范处方管理的有效办法,中医医院应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04.
赵海  沙迎菁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24-2425
目的 动态观察并分析该院临床标本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200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纸片扩散法中的筛选试验和确认试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福氏志贺菌、变形杆菌属和沙雷菌属.耐药分析显示,亚胺培南一直对所有常见肠杆菌科细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舒巴坦.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除大肠埃希菌以外的其他肠杆菌细菌抗菌活性好.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比例逐年增高.结论 院内细菌耐药性监测不仅能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还能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对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表达的影响,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神经元ERK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再灌注损伤24 h,采用TUNEL法、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及皮质内神经元凋亡和ERK的表达。结果 sham组鼠海马及大脑皮质偶见凋亡细胞,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少见ERK免疫反应阳性细胞;I/R组鼠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凋亡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ERK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假手组;bFGF组鼠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凋亡减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ERK表达较I/R组明显增加。结论 bFGF显著减少缺血神经元凋亡,上调脑缺血诱导的ERK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及皮质神经元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经消化科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使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率、半年后复发率。结果:泮托拉唑组的愈合率为92.0%,奥美拉唑组为88.0%,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半年复发率为10.0%,奥美拉唑组为1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常规用量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方面及在愈后半年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7.
HPLC测定不同种蟾皮药材中不同部位蟾蜍噻咛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不同种蟾皮不同部位中蟾蜍噻咛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种蟾皮中不同部位蟾蜍噻咛的含量.样品中蟾蜍噻咛峰通过与对照品进行HPLC-DAD 3D及HPLC-MS-MS比对分析进行了确定.提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为50倍量50%甲醇超声60 min.样品分析选用了WondsiITM 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μm),以乙腈-水(6∶9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6 nm.结果: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 7)、精密度(RSD,0.59%)、稳定性(RSD.0.72%)和重复性(RSD,1.5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7%,RSD为2.03%,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经测定,中华大蟾蜍与黑框蟾蜍不同部位均含有蟾蜍噻咛成分,含量为0.07% ~0.17%.结论:蟾蜍噻咛在不同种蟾皮药材中的不同部位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8.
MR对鼻咽癌局部侵犯规律及其临床靶区勾画指导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MR)评价鼻咽癌局部侵犯的规律性,探讨临床靶区(CTV)勾画.方法:连续收集具备鼻咽及颈部MR扫描的初诊鼻咽癌患者345例.由两位影像学医师独立阅片,根据受侵的发生率,将各解剖结构划分为高危组(≥35%)、中危组(≥5%~35%)和低危组(<5%)3个等级.结果:高危组解剖结构毗连于鼻咽腔,中危组和低危组解剖结构与鼻咽腔间隔解剖屏障.高危组解剖结构受侵时,毗连中危组解剖结构受侵发生率高达54.3%.高危组解剖结构未受侵时,毗连中危组解剖结构受侵的发生率<10.0%.高危组或中危组解剖结构受侵时,毗连低危组解剖结构受侵的发生率高达40.0%.鼻咽癌非中线结构双侧同时受侵的发生率较低(<10%),椎前肌除外(11.9%).结论:鼻咽癌遵循从近到远逐步进行局部侵犯,跳跃性扩散较为罕见,神经孔道是重要的扩散途径.鼻咽癌非中线结构双侧同时受侵的发生率较低,鼻咽周围解剖结构的选择性CTV勾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9.
赵海 《中国保健》2010,(2):42-42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逐渐下降,而且,老年人又常伴有脑血管疾病,心肺疾病,糖尿病等,使老年人极易发生肺部感染。目前,肺炎已经成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文献报道,65岁以上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为1.6%,75岁以上为11.6%,占老年感染性疾病的54%。现将我院几年来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常规MRI结合DWI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雍昉  张发林  潘爱珍  赵海  高强   《放射学实践》2010,25(8):851-854
目的:探讨常规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良性(Ⅰ级)、11例非典型性(Ⅱ级)和4例间变性脑膜瘤(Ⅲ级)患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①良、恶性脑膜瘤的最常见部位均位于额部;两者在肿瘤大小、形态和信号特点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恶性脑膜瘤在肿瘤囊变坏死、边缘不规整、周围水肿、肿瘤强化方式和脑膜尾征等征象发生率上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两者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肿瘤侵犯脑实质或(和)破坏周围颅骨是诊断恶性脑膜瘤较为特异性征象;②良、恶性脑膜瘤的扩散系数(ADC)值分别为(8.73±1.68)×10^-9mm^2/s、(7.26±3.22)×10^-9mm^2/s,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结论:常规MRI对于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有一些特征性征象,结合ADC值的变化,能明显提高对于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