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5篇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离职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稳定高级职称卫生人才队伍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方式选取调研对象。采用问卷网开展调查,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3 226人,其中不可能离职的有2 397人,可能离职的有829人。个人属性中,不同岗位类别和工作年限对离职意愿有影响(P<0.05);工作属性中,工作压力、晋升机会、与同事关系、与领导关系、管理制度、工作量等对离职意愿有影响(P<0.05)。结论为减少高级职称医务人员流失,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完善现有收入分配方式和福利待遇;医院管理者应改善工作环境,减轻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优化晋升机制,完善高级职称评审政策。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双肺移植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等终末期良性肺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12年5月,共完成40例序贯式双肺移植,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26例,弥漫性支气管扩张6例,慢阻肺5例,矽肺、双肺弥漫性淋巴管平滑肌瘤和原发性肺高压各1例.ECMO支持下完成手术36例,常规体外循环下完成2例,无体外支持下完成2例.结果 术后30天内死亡4例(10%),主要原因是术中大量出血、移植肺早期失功能和由此而继发的多脏器衰竭.术后随访2 ~ 66个月,平均37个月,总l、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0% (26/40)、55.0%(22/40)、42.5%(17/40).影响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随着经验的积累,近6年手术无术后30天内死亡,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3%(25/30)和70.0%(21/30).结论 双肺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呼吸衰竭的手段安全、有效.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并发小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PFO并发小ASD患者18(男7,女11)例,其中不明原因卒中6例,偏头痛12例, 年龄21~58(36±13)岁,均行介入治疗。结果18例PFO并发小ASD患者,PFO直径2~4(2.7±0.8)mm,ASD直径3~5(4.0±0.9)mm,10例两孔间距离<7 mm,5例8~12 mm,3例>12 mm。15例患者置入单封堵器,3例置入双封堵器。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静息状态均有右向左分流(RLS),Valsalva动作(VM)后大量RLS。术后18例患者静息状态下均无RLS,15例置入单封堵器者术后:1个月VM后均为大量RLS,3个月11例为少~中量RLS及4例为大量RLS,6个月4例为大量RLS,其余11例无RLS。3例置入双封堵器者术后1个月VM后为大量RLS、3个月为中量RLS,而6个月均无RLS。6例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复查头颅MRI无新发梗死病灶。12例偏头痛患者,封堵术后6个月1例无明显改善,11例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HIT-6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66±10)分 vs.(42±10)分,P<0.01〕。结论介入治疗PFO并发小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短期内仍有部分患者存在RLS,尤其是置入单封堵器者。  相似文献   
44.
病人,男,74岁,于3个月前无明确诱因反复出现腹胀、腹痛,以右下腹为著,伴有消化不良。1d前再次出现右下腹痛,进行性加重,伴有便秘,于当地医院就诊,腹部超声示: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右侧输尿管结石?人院时查体: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体形消瘦,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坦,未见明显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压痛明显,未触及包块,墨菲征阴性,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右肾区叩痛阳性,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3±8.3)岁。结果 43例(71.7%)穿孔位于心尖部,11例(18.3%)位于后间隔,6例(10.0%)位于前间隔。单支冠状动脉病变24例(40.0%)。术前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4例(23.3%),室间隔穿孔至外科手术时间为48.3(3~217)d。所有患者均行室间隔穿孔修补术,其中53例(88.3%)患者同期行室壁瘤缝闭或切除,49例(81.7%)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远端吻合口数为2个)。术后在院并发症包括8例(13.3%)死亡、8例(13.3%)心力衰竭、5例(8.3%)心室颤动、3例(5.0%)心脏压塞、11例(18.3%)二次开胸以及11例(18.3%)残余分流。除8例在院死亡患者以外,其余52例治愈出院患者均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9年,患者2年和5年生存率为95.8%,8年生存率为89.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2%,包括3例(5.8%)死亡、5例(9.6%)心力衰竭、2例(3.8%)心肌梗死、4例(7.7%)脑血管事件。结论对于心肌梗死后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患者,外科手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围术期死亡率虽高,但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仍可达到满意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6.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成为治疗性血管生成的研究热点,它能够促进缺血下肢的新血管生成,适用于内科疗效不佳、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而无法进行下肢搭桥的患者及年老体弱或伴发其他疾病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这种方法临床操作简单,虽然存在移植安全性、远期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等问题,但其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且发展空间广阔。本文综述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有所增长,梅毒患者的血清固定发生率居高不下,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但血清固定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其相关的临床因素有年龄、性伴数量、治疗前快速血浆反应素(rapid plasma reagin, RPR)滴度、吉海反应、治疗方案等,相关的分子免疫学因素有趋化因子水平、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表达水平、相关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菌株等。本文就血清固定发生的相关临床、免疫因素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新辅助结合手术切除治疗ⅢA-N 2 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 月至2013年7 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术前明确单侧纵隔淋巴结(且淋巴结短径≥ 1 cm)转移(ⅢA-N 2 期),经新辅助治疗后再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 ung cancer ,NSCLC )91例患者。总结并分析经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反应率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3 年和5 年总生存期(OS)分别为57.7% 和34.2%;3 年和5 年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37.9% 和30.5% 。在OS和DFS 方面,R 0 和R 1 组之间(P = 0.118;P = 0.369)、新辅助化疗和放化疗组之间(P = 0.771;P = 0.953)、临床反应和无反应组之间(P =0.865;P = 0.862)以及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组之间(P = 0.685;P = 0.20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叶切除及术后病理性淋巴结降期的患者分别优于相应地扩大性切除(P = 0.023;P = 0.024)和未降期(P = 0.036;P = 0.025)的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肺叶切除和术后病理性淋巴结降期为有利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淋巴结降期为术后DFS 的有利预测因子;无吸烟史及肺叶切除为OS的有利预测因子。结论:术前新辅助治疗ⅢA-N 2 期NSCLC 是可行的,能有效地使肿瘤大小及淋巴结降期,预后较为满意;预测预后方面,术后病理性降期要比临床反应更有意义;可行根治性肺叶切除及有病理性淋巴结降期的患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总结痰热清胶囊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对痰热清胶囊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与结论:痰热清胶囊处方是依据中医温病理论建立的,方中以黄芩为君药,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熊胆粉和山羊角均为臣药,熊胆粉性寒,山...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