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3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3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44篇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120,自引:6,他引:120  
为了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局限性颈动脉斑块的联系 ,对 91名受试对象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的斑块进行超声检测 ,并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分级。结果观察到有斑块者较无斑块者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 ( 0 .83± 0 .16mm比 0 .6 4± 0 .12mm ,P <0 .0 1) ,且随斑块的严重程度增加 ,其内膜中层厚度呈增厚趋势。该结果支持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相关 ,提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及其高危患者血脂及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及其高危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1例)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治疗组,32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24周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S)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采用动脉硬化及血管疾病检测系统(PP-1000)检测受试者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PWV)和股-踝动脉脉搏波速度(faPWV)。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血压和血清TG、hs-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血清TC和LDL-C较治疗前亦有明显降低(P〈0.01),24周后治疗组LDL-C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24周后,治疗组cfPWV和faPWV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crPWV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有降脂和改善大动脉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为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环氧合酶 2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影响 ,探讨环氧合酶 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和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机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的方法 ,观察 4 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 18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合酶 2的表达 ,同时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单核细胞在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 (0~ 10 μmol L)干预 2 4h后环氧合酶 2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环氧合酶 2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1.6 4± 0 .2 5比 0 .5 9± 0 .2 1,P <0 .0 5 )。阿托伐他汀在体外明显抑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合酶 2的表达 (P <0 .0 5 ) ,且呈浓度依赖性。结果提示 ,环氧合酶 2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中起作用 ,阿托伐他汀明显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合酶 2的表达 ,环氧合酶 2可能是阿托伐他汀发挥降脂外抗炎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高危因素患者和健康人血浆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sOX40L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高危因素患者以及20名健康人血浆中sOX40L及IL-10的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OX40L水平[(24.95±15.60)ng/L]高于健康对照组[(16.44±11.3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略高于高危因素组[(19.99±9.35)n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稳定型心绞痛组IL-10水平显著降低[(27.3±9.9)ng/L比(20.5±8.9)ng/L,P<0.05]。血浆sOX40L与IL-10呈显著负相关(r=-0.394,P=0.000)。结论本研究首次观察到血浆可溶性OX40L水平与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提示sOX40L可能通过影响IL-10的水平而影响冠心病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65.
限制型心肌病较少见,其临床表现与缩窄性心包炎极为相似,容易误诊,现报告1例如下。 ×××、女、37岁、住院号113161,因间断性心悸、气促、咳嗽、浮肿一年半于1974年2月4日第一次住院。患者于1972年8月渐起气促,面部、双下肢浮肿,咳嗽,1973年8月开始感心悸,气促,有时心前区痛。体检:面部浮肿,颈静脉轻度充盈,右背部第七肋间以下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心界不大,心率84次/分,心律齐,心音遥远,无心包摩擦音,心尖区有第3心音。肝剑突下4.5厘米。双下肢中度浮肿。肘静脉压27.5厘米水柱。心电图为窦性心律、肢导联低电压,aVL、aVF、V_5的S-T稍下移,肢导联T波普遍低  相似文献   
66.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67.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强效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药物。控制血脂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极为重要。及早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降低糖尿病心血管风险意义重大。然而,多个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后显示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新发糖尿病,相关机制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68.
血脂代谢紊乱与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脂与中青年人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检测了 111例中青年人脑梗死患者及 80例对照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 A-I(apolipoproteinA-I,ApoA-I)、载脂蛋白 B100(apolipoprotein B100, ApoB100)和脂蛋白 (a)血清含量. 结果脑梗死组三酰甘油 [(1.92± 1.33)mmol/L],总胆固醇 [(5.21± 1.08)mmol/L],LDL-C[(3.13± 0.96)]mmol/L,ApoB100[(1.10± 0.29)g/L]及脂蛋白 (a)[(0.23± 0.18)]g/L水平高于对照组 (t=2.523~ 3.796,P< 0.05),总胆固醇与年龄呈正相关 [青年 (4.96± 1.14)mmol/L,中年 (5.27± 1.06)mmol/L], HDL-C与年龄呈负相关 [青年 (1.39± 0.43)mmol/L,中年 (1.26± 0.35)mmol/L].亚组分析发现青年人脑梗死亚组的脂蛋白 (a)水平和中年人脑梗死亚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 LDL-C、 ApoB100及脂蛋白 (a)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 (t=2.571~ 4.107,P< 0.05);皮层支动脉闭塞亚组脂蛋白 (a)水平显著高于穿通支动脉闭塞亚组 (t=5.414,P< 0.01);首发脑梗死亚组与复发脑梗死亚组之间的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 结论血脂代谢紊乱是中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多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其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有:高脂血症、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近30余年来,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药物性降脂治疗是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0.
血脂 第4讲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发现 ,常常是在进行血液生化检验 (测定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时被发现。从不同的角度 ,可对高脂血症的临床进行分类。1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①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 ;②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产生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等。1.1 黄色瘤 是一种异常的局限性皮肤凸起 ,其颜色可为黄色、桔黄色或棕红色 ,多呈结节、斑块或丘疹形状 ,质地一般柔软。主要是由于真皮内集聚了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又名黄色瘤细胞所致。根据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