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特点。方法 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云南省普洱市不同等级医疗卫生机构90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人员职业倦怠特点,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务人员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均分为(1.55±1.40、0.99±1.29、2.47±1.98),明显低于一般地区;②不同等级医院医务人员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得分和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总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市级、县级、乡(镇)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③女性医务人员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得分高于男性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5);④本科医务人员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得分和MBI总分高于专科和中专及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12);⑤拉祜族医务人员成就感低落得分高于其他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少数民族地区医务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呈现明显的性别、学历、医院等级及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不同信息框架下军校学员特质焦虑及人格特征对风险决策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风险决策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某军校403名学员进行团体心理测评,分析不同信息框架下风险决策的差异.结果 ①正性信息框架下32.18%的被试倾向于保守,67.82%的被试倾向于冒险;负性信息框架下20.63%的被试倾向于保守,79.37%的被试倾向于冒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负性信息框架下80.71%的被试倾向冒险,而在正性信息框架下仅有67.55%的被试倾向冒险,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两组之间决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性信息框架下,高神经质的被试24.19%倾向于保守方案,75.81%倾向于冒险;低神经质的被试有46.00%倾向于保守,54.00%的被试倾向于冒险,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性信息框架下,两组间比较,决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正性还是负性信息框架,内外向人格的风险决策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面框架下军校学员个体更倾向于冒险决策,正性信息框架下高神经质人群倾向于冒险决策.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军校医学生网络成瘾特点及其与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方法 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400名军校医学生为被试,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R)和情绪调节问卷(ERQ-Huang&Guo)进行调查,进行组间比较与相关分析.结果 ①网络成瘾各因子得分和总分未发现显著的性别、专业和子女结构差异.②强迫症状、耐受症状、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和健康问题以及网络成瘾总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 <0.05,P<0.01),三年级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一、二年级(P <0.05,P <0.01),一年级强迫症状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二年级(P<0.01).③网瘾量表总分及各症状分与情绪抑制调节和情绪宣泄调节均存在显著相关(P<0.05,P<0.01).④不同程度情绪调节组之间在网瘾量表各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组网瘾量表各症状因子分均高于低分组,且情绪抑制调节高分组与低分组差异更显著.结论 高频率使用宣泄或抑制情绪调节方式可能更加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研究我国退役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特点、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方法,对我国12个城市2428名退役军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有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5(PCL-5),运用变量为中心的方法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发生率及其特点,运用个体中心方法研究其潜在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我国退役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发生率13.71%,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女性(OR=1.96,95%CI=1.21~3.20)、25~30岁(OR=3.08,95%CI=1.01~9.36)、离婚 (OR=2.64,95%CI=1.19~5.89),目前患重病(OR=2.73,95%CI=1.86~4.00),特殊环境服役(OR=1.56,95%CI=1.13~2.16);②我国退役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存在3个潜在类别,分别是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以轻度症状组为参照,中度症状组的危险因素为高人均GDP地区(OR=3.15,95%CI=1.25~7.93)、目前患重病(OR=2.84,95%CI=1.27~6.33) 、立功受奖(三等功及以上OR=6.30,95%CI=1.51~26.31、嘉奖OR=4.83,95%CI=1.30~17.93),重度症状组的危险因素为目前患重病(OR=8.08,95%CI=1.66~39.43)、参战(OR=15.03,95%CI=1.41~159.82)。结论 我国退役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发生率高于现役军人和民众,人口学变量是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服役时的军事应激事件是其严重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旨在了解临床医学本科生专业课程阶段自我调节学习基本状况,构建适用于该群体广泛开展自我调节学习的结构模型。确定以齐默曼自我调节学习概念框架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梳理出学习意愿表达、自我效能、学习行为调节、课程策略管理、学习环境适应五个影响该群体自我调节学习的主要维度,进而运用Amos24.0软件构建起结构模型,得出该群体的自我调节学习是以学习行为调节为中心,学习意愿和自我效能为副中心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方法 2016年1月整群抽取重庆地区三所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326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发放调查问卷326份,回收326份,剔除填写不全、漏答、前后答案矛盾等无效问卷11份,有效问卷315份,回收有效率96.6%。采用SPSS 19.0对问卷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2法。结果 ①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症状筛查阳性率为11.11%,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躯体化、偏执、焦虑、恐怖、精神病性。②除恐怖因子外,不同年龄段研究生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岁”组研究生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和总均分高于“≤24岁”组和“25~29岁”组(P<0.05),“≥30岁”组抑郁因子得分高于“≤24岁”组(P<0.01)。③博士研究生SCL-90躯体化(P=0.038)和强迫因子得分(P=0.043)高于硕士。④不同年级研究生SCL-90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年级组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高于一年级组,三年级组敌对、偏执因子得分和总均分高于二年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除恐怖因子外,“和睦安宁”组研究生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低于“争吵”组(P<0.05)。⑥除躯体化和偏执因子外,“导师关心”组研究生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低于“导师不关心”组(P<0.05)。结论 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因年龄、学历层次和年级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受集体氛围和导师态度影响。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考虑人群特点差异,细化教育目标、内容和形式,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重庆地区1 031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测评。结果 戒毒人员心理问题发生率为53.73%;除人际关系敏感外,其余项目得分高于常模(均有P<0.05);男性在敌对、偏执和状态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女性(均有P<0.05);文化程度越低,躯体化、强迫、焦虑和抑郁得分越高;除特质焦虑外,不同年龄阶段戒毒人员在各维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脱毒期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最高,状态特质焦虑得分随戒断阶段的推进逐步降低;戒毒三次及以上人员特质焦虑最高;除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四个维度外,注射式吸毒人员的得分均高于口吸式吸毒人员(均有P<0.05)。结论 重庆地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严重程度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戒断阶段、戒毒次数和吸毒方式影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野外长途行军综合训练对军校新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问卷(Mental Quality Questionnaire for Army Men,MQQA)、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和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于不同军训阶段对某军校330名新生进行心理测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营区军训后,除抑郁因子外,新生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显著下降(P<0.05, 0.01);与军训前相比,野外长途行军后军校新生SCL-90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显著下降(P<0.05, 0.01);与营区军训后相比,野外长途行军后军校新生SCL-90各因子得分,除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外,其余因子得分和总均分显著下降(P<0.05, 0.01)。(2)SDS、SAS得分随军训的进行呈现先升后降的倒“V”型变化趋势。营区军训后,SAS、SDS得分显著升高(P<0.01);与军训前相比,野外长途行军后军校新生TAI得分显著下降(P<0.01);与营区军训后相比,野外长途行军综合训练后军校新生SAS、SDS和TAI得分显著下降(P<0.05, 0.01)。(3)营区军训和野外长途行军综合训练后,新生心理素质各因子得分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野外长途行军能有效提高军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方法 采用军人急性应激反应量表(acute stress response scale for armymen,ASRSA),对中国援利医疗队130名军人进行团体心理测评,分析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急性应激反应特点.结果 ①女性的认知改变、情绪反应、行为变化、生理反应、工作效率、总反应指数维度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②抗埃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得分在认知改变、行为变化、生理反应维度和总反应指数不同军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随军龄增高逐渐增高的发展趋势.③军官情绪反应、行为变化维度分显著高于战士(P<0.05).④抗埃军人急性应激反应得分呈现明显的学历组间差异(P<0.05),随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呈现倒“V”型的发展趋势:本科组认知改变和行为变化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研究生组(P<0.05)和专科及以下学历组(P<0.05).⑤护士认知改变和行为变化得分显著高于医生(P<0.05);护士认知改变、行为变化和总反应指数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人员(P<0.05).结论 援利医疗队军人急性应激反应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军龄、层次、文化程度和人员类别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